刘芳
摘 要:简要介绍了《基础汉字形义释源》(修订本)(中华书局2007年)这本书的内容、价值以及不足,本书对540个部首进行了严密的分析和归纳,书中引用了最早的古文字材料,对每一个字形都做了细致的分析和讲解。无论对专业研究者还是从事汉语教学的工作者,甚至是普通读者都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邹晓丽;《说文》;部首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6--01
一、内容简介
本书名为《基础汉字形义释源——<说文>部首今读本义》。顾名思义,这是一本运用古文字材料来探求《说文解字》部首本义并注明其今读的专著。此书以《说文》部首为纲,充分运用甲骨文、金文材料,结合汉字基础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说解基础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
二、价值与不足
1、以《说文解字》为纲。
这本书抓住《说文》部首这个纲,但又不完全依附于《说文》。在本书的叙例中提到:“<说文>的部首不仅是为了查检,而且是许慎确立的基础字,也就是说,全书所收的一万零五百一十六个形体,都是由这批基础字再度组合而成的,它们的本义,也都与这批基础字的意义直接或间接相关。”只有把《说文解字》五百四十个部首也就是基础字的形、音、义弄清楚明白,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他由这些基础字组合变化而成的汉字的意义,掌握汉字的形体结构。这是既科学又便捷的方法。所以本书的编排是把五百四十部首分类讲解。虽说是以《说文解字》为纲,但是又不拘泥于《说文》,打破《说文》的体例,重新编排顺序,把五百四十部首重新进行分类。书中在每个部首字下列出《说文》的解释,作者再自己进行阐述解释,有的认同许慎的解释,有的则对许慎的说解提出否定和质疑。比如在本书与“人”形有关的部首中,第28页,“毋”字:“毋”与“母”(母,甲文一期,是指抚育过孩子的妇女,故字形从“女”且有二乳)同源。如兮甲盤“母敢不即市……”的“母”即市否定词。从读音上看,“无有”二字连读成“母”。今吴语区“没有”称“ 啥”可证。考“毋”字之来源,则是因母亲对孩子最有权威(特别是母系社会),故“母”被借为禁止词。后来字形改写成“毋”。《说文》的说解荒谬。
作者并不认同许慎对于“毋”字的解释,她认为“毋”由“母”字形变化而来。吴大 《古籀补》:“古毋字与母同。”而《说文》说是表示有与女人姦淫的人,作者指出了许慎的错误,毋、母古本一字,后分化为禁止之词,于是加一画用以区别。
许慎的《说文解字》先列部首字,下设一部分例字,“这些例字是与部首字的形、音、義分别或综合相关的,既是为了印证部首字的讲解,又是为了在部首的统帅下帮助读者掌握更多的古代汉字。”因为作者的匠心,纷繁的部首字变得简单有序,容易把握。
2、大量运用各种材料
该书用甲骨文、金文、竹简、印玺等古文字字形来核证《说文》本义,纠正了《说文》中一部分字的分析。《说文》采用的古文字是小篆。小篆是古文字的末流,距离造字初期已经很远,字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甚至发生了讹变。本书在对这些部首字的本义进行探源时,借助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竹简、玺印等古文字材料来核证《说文》本义。比如在本书中与“人”形有关的部首中,第5页,“氐”字:众说纷纭。如华石斧、王襄:通作“地”……王宇信:卜辞“氏”即致送、进贡(《甲骨文通论》104页)。……(有来自南氏龟-有从南方贡龟)。卜辞中载贡龟共491次,凡贡12334版。当时龟主要产自南方,最大者与今马来西亚产龟同。
作者运用卜辞中的材料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氐”的本义,在各家众说纷纭的解释中得出了相对正确的结论,不仅利于读者更好的辨识汉字的本义,而且也有利于读者阅读甲骨卜辞文献。
除了大量的古文材料,同时还有丰富的传世文献来证明,有时还结合生活中的文化遗俗和常识来说解,从中我们可以见出作者厚实的功力、朴实的学风。例如,在以器用为内容的部首中,第143页的“贝”字就从贝壳的出土以及在古代考古中的发现还有一定的地理知识来详细解释。
3、努力沟通《说文解字》和其他古文字学工具书之间的关系
作者既列出《说文》的说解,同时利用其他古文字学的工具书对同一字的解释,“为读者进一步查阅诸如《甲骨文编》、《甲骨文字集释》、《金文诂林》、《常用古文字字典》等打通渠道”。例如,在本书中以器物为内容的部首中,第157页,“火”字条里的“煨”就联系了《白虎通·五行》、《甲骨文选注》《诗·七月》这几种不同的文献及工具书。
4、努力展示许慎的哲学思想和文字观
许慎的《说文解字》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唯心主义的文字学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说文解字》中有关天干地支和数目这样的字,许慎对它们的解释是迂曲的,一般都是按照阴阳五行说的图式去套就,本书的作者在解释某些字的时候充分描述了许慎的这种唯心主义的文字观。
5、也可算是不足之处的不足
先举一例,“吕”字。在以人体为内容的部首中第28页,吕:
众说纷纭。《说文》据小篆以为脊骨之象形,与“膂”为古今字。……象两环相偶,当为“伴侣”的“侣”的初文。赵诚以为“吕”是古代炼就的铜块(铜料)。缺疑待考。
在上述例子中,关于“吕”的解释有很多家,作者罗列了多家的解释,但是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算是小小的不足之处,但是另一方面也看出了作者的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缺疑待考”并不盲目胡乱的猜解字义。
参考文献:
[1]汤可敬撰.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7.
[2]邹晓丽.基础汉字形义释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