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盈莹
(钦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二区,广西 钦州 535099)
成功救治高压电击伤伴恶性心律失常病儿1例
心动过速,室性;电击伤;急救;儿童
骆盈莹
(钦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二区,广西 钦州 535099)
病儿,男,5岁,入院2 d前不慎触及高压电源后立即出现一过性晕厥,未经特殊处理约1 min后转清醒,有心前区疼痛、胸闷,未予处理。因自觉胸闷加重,伴有气促而来本院就诊。半年前曾查心电图、心脏彩超未见异常。入院查体:神志清,对答切题,右手拇指部皮肤可见裂痕及炭化样伤口,左侧膝部可见椭圆形黄褐色伤口。呼吸45 min-1,心率83 min-1,心律不齐,未闻及杂音。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查电解质未见异常。心肌酶:乳酸脱氢酶(LDH)290 U/L、肌酸激酶(CK)70 U/L、肌酸肌酸同工酶(CK-MB)60 U/L、α-羟丁酸酶(HBDH)387 U/L,肌钙蛋白I 0.006 μg/L。心电图(ECG)示ST改变、室性期前收缩、QT间期0.5 s、QTc 0.58 s。心脏彩超示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左心室前壁运动幅度减弱。其他辅助检查未见异常。入院诊断:电击伤所致心肌损害合并心律失常。行心电监护,予以磷酸肌酸钠、维生素C等营养心肌。入院当天下午心电监护突然出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图1),半分钟后转为心室纤颤,伴有大汗淋漓、抽搐、全身发绀、晕厥等,考虑为阿斯综合征发作。立即
予吸氧,快速非同步电复律,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心率为52 min-1,心律不齐,心电监护下有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仍有QT间期延长,给予异丙肾上腺素0.05~0.50 μg/(kg·min),提高基础心率为90 min-1,以缩短QT间期而改善心室复极不平衡,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纠正异常复极,并继续营养心肌治疗。住院第5天心电监护有偶发室性期前收缩,未见恶性心律失常再次发作。住院第7天胸闷、气促缓解,呼吸30 min-1,心率95 min-1,偶有心律不齐。复查心肌酶有所好转: LDH 203 U/L、CK 50 U/L、CK-MB 48 U/L、HBDH 340 U/L,肌钙蛋白I 0.005 μg/L。心电图示偶发室性期前收缩、ST改变,QT间期、QTc正常。心脏彩超示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考虑无QT间期延长,停用异丙肾上腺素、门冬氨酸钾镁,并继续营养心肌治疗。住院第14天病儿胸闷等症状消失,心率90~120 min-1,心律齐。复查心肌酶正常。心电图示轻度ST-T改变(图2),QT、QTc正常。心脏彩超示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未见其他异常。
图1 入院后突发室性心动过速
图2 治疗后的心电图检查
讨论 人体与高压电源直接接触后电流进入人体, 造成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电击伤后的心电图多表现为ST改变异常,而本例病儿高压电击伤后心电图除了有ST改变,还出现室性期前收缩、QT间期延长甚至继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进而心室纤颤,病情凶险,诊断明确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尤为关键。
治疗体会:①该例病儿有TDP、心室纤颤的恶性心律失常发作,导致严重血流动力学改变需立即行电复律。②急性期提高基础心率,以缩短QT间期而改善心室复极不平衡,消除TDP的发病基础,可选用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也可以提高基础心率,但对阻滞部位在希氏-浦肯野系统者,阿托品可能通过增加心房率使阻滞程度加重,从而增加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的危险。③静脉给予门冬氨酸钾镁,
镁离子参与心肌复极可辅助细胞内外钾的转移,使复极趋于一致,其机制可能为膜稳定作用和抑制钙通道。④本例为获得性QT间期延长,与原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的治疗不同,前者在去除病因积极保心肌治疗后短期可恢复正常,无需长期服药。
该病例较为少见,病儿在电击2 d才出现症状加重和恶性心律失常,故并非越早期症状越重,在病程第1~2天由于再灌注损伤反而加重原有病情,值得重视。出院后随访追踪半年病儿心电图仍有ST-T的改变,这是心肌坏死病变遗留的结果,希望广大医生能进一步观察电击伤病儿的远期预后。
(本文编辑 刘宁 于国艺)
10.13362/j.qlyx.201506050
2015-03-06;
2015-07-02
骆盈莹(1982-),女,硕士,主治医师。
R541.71;R647
B
1008-0341(2015)06-07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