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若梅
初中生英语阅读的认知诊断
高若梅
【摘要】本文采用规则空间模型对太仓市某中学的初二学生进行英语阅读认知诊断,研究分析了英语阅读的策略,确定了各考生的能力值和英语阅读的认知模式。在五项英语阅读技能中学生对于“直接从句子提取信息”掌握最好,而“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则掌握得较差。男女生在认知模式上没有显著差异,但男生的能力值比女生显著偏低。研究结果为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因材施教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认知诊断;英语阅读;规则空间模型
英语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然而王耀军(2010)的调查报告显示初中英语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41.5%的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被动阅读英语,英语阅读的主动性差,大部分同学只限于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作业,没有进行课外英语阅读;26.1%的学生对阅读策略一无所知,阅读的效率比较低。
针对传统的诊断方法只能给出一个笼统的分数或者能力值,无法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问题,本文以新一代测验理论——认知诊断理论为基础,使用规则空间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深入分析学生的英语阅读认知模式及其性别差异,了解每一个学生关于英语阅读的认知结构和特点。
经典测验理论、概化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都属于标准测验理论。标准测验理论强调对被试宏观层次的能力水平测量及评估,而对测验分数这一结果背后所隐藏的心理内部加工过程、加工技能、认知结构/知识结构等无法提供进一步的信息。
作为新一代测验理论的认知诊断理论则强调个体宏观能力和微观内部加工过程、能力水平和认知水平的评估并重,强调用心理学理论来指导测验编制,从而使测验所测量的特质及对测量结果的解释具有心理学理论支持。认知诊断不仅是对能力的定位,更重要的是对认知能力结构和形状进行诊断。
由于理论基础不同,认知诊断模型也不尽相同。规则空间模型(Rule Space Model,RSM)是Tatsuoka等在项目反应理论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认知诊断模型,关注于对被试作答过程的考查与分析,研究个体潜在知识结构与作答过程之间的关系,通过被试对试题做答的情况,推断被试的知识结构与认知过程等。
Tatsuoka等人应用RSM分析了TIMSS-R(the third international math and science study-revised),考查美国、英国、法国和中国香港在内的20个国家和地区的八年级儿童数学发展状况,诊断出各国和地区八年级儿童数学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为跨国研究提供参考。
国内范士青(2008)应用RSM模型对小学三年级减法计算错误进行认知诊断。李峰等(2009)基于RSM模型研究小学四、五年级数学诊断型测验的编制,在RSM模型指导下编制的试题具备优良的信效度,尤其在结构效度上具有突出优势。梁娟等(2011)运用规则空间模型诊断阅读障碍儿童的语音、字形阅读掌握模式,通过规则空间分析,获得有关阅读障碍儿童的具体诊断信息。其他学者(黎娇2008;刘启亮2008)也研究了规则空间模型在物理、化学等学科中的应用。
本研究选取太仓市明德初级中学初二年级403名学生,精心选取某次期末考试英语阅读试题,对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进行认知诊断,以了解其英语阅读认知特点。
测验涉及三篇阅读理解文章,共15小题。采用SPSS 21对测验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克龙巴赫藁系数为0.798,信度可以接受。效度系数为0.880,Sig=0<0.001,测验试卷有效。
研究采用逻辑斯蒂克2参数模型(2PLM),被试在试题上正确作答概率对潜在特质分数的回归曲线即项目特征曲线(Item Characteristic Curve,ICC)形式为:
其中ai为项目的区分度参数,bi为项目的难度参数。
应用eirt插件对项目进行参数估计,确定项目参数ai、bi和被试能力参数兹,经整理得到被试能力分布如图1,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值分布比较理想。
图1 :被试能力值分布
根据规则,空间模型的步骤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确定属性、构建Q矩阵;第二阶段,规则空间的构建及认知模式判别。
(一)属性确定和Q矩阵的建立
由5位英语教师深入讨论研究,确定本次测验涉及以下五项英语阅读技能:
(A1)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A2)直接从句子中提取信息;
(A3)从句子中提取信息,进行转述;
(A4)根据句子内容进行推理;
(A5)对内容的总体把握。
五项技能与《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相符。
建立项目Ai与所测认知属性Xi间的关系,即构建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15个项目与属性之间的关系
五个属性间的层级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五个属性间的层级关系
根据属性层级关系,确定理想掌握模式。首先根据属性层级关系建立邻接矩阵A。
邻接矩阵为:
由此得到可达矩阵
表2 :11种理想掌握模式
根据理想掌握模式(表2)及各项目属性确定被试的理想反应模式(表3)。
表3 :理想掌握模式下对各项目的理想反应模式
(二)规则空间的构建及认知模式判别
应用规则空间模型对被试进行分类,得到被试的认识模式如表4,从结果可知,被归入模式9的学生最多,达到40.94%,即除了“由上下文猜测词义”外,掌握了其余的技能。其次被归为模式6的学生达到16.63%,掌握了A2、A3、A4三种阅读技能,但没有掌握“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和“内容的总体掌握”两项技能。掌握全部技能的学生(模式11)占总数的10.42%.也有3名学生没有掌握任何阅读技能,占总数的0.74%。
表4 :被试的认知模式分布情况
对男生与女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水平进行整理得到表5,利用SPSS进行显著性分析,男生英语阅读能力比女生显著偏低,且内部差异大。
表5 :男生与女生的能力值统计
从认知模式上看(表6),男生与女生的认知模式基本一致,利用SPSS对男女生的认知模式进行卡方检验(表7),表明男女生在英语阅读的认知模式上没有显著差异。
表6 :男生与女生的认知模式分布情况
表7 :男女生英语阅读认知模式的卡方检验
本文采用认知诊断理论的规则空间模型,对初二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进行了认知诊断。确定了每个学生的能力值以及认知结构,在涉及的五项英语阅读技能中A2“直接从句子提取信息”掌握最好(99.26%),而A1“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掌握最差(29.53%)。男女生在认知模式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男生的能力值比女生显著偏低。研究结果为教学提供了参考,但男女生的能力差异原因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引用文献
范士青.2008.基于规则空间模型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减法计算错误的认知分析[C]//“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黄石: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78.
李峰,余娜,辛涛.2009.小学四、五年级数学诊断性测验的编制——基于规则空间模型的方法[J].心理发展与教育,25(3):113-118.
黎娇.2008.规则空间模型在中学物理教学评价中的实证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梁娟,范晓玲.2011.运用规则空间模型诊断阅读障碍儿童的语音、字形阅读掌握模式[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7):4-8.
刘启亮.2008.规则空间模型在初中生化学知识学习诊断与补救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王耀军.2010.关于初中生英语阅读现状、问题和解决策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信息:215431,江苏太仓,江苏省太仓市浏河镇明德初级中学edwin_78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