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超
(广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
桂东南闾山教临水夫人信仰探析
——兼论陈靖姑暨闾山教的宗教特色
刘道超
(广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
广西民间临水夫人信仰,主要存在各地道坛及师公(道公)群体中。桂东南闾山教中的临水夫人信仰,集中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治病救急、驱邪除魔、求子保胎等各种科仪法事;二是在大播酸仪等大型科仪中的《夫人忏》仪。“夫人忏仪”的内容佛道兼具而以佛为尊。陈靖姑儒道释巫四教一体的宗教形象十分突出。陈靖姑所属闾山教,同样具有儒道释巫四教一体的宗教特征。中国社会传统宗教的内在结构也是儒道释巫四位一体,不可分离。因此,陈靖姑及其所属闾山教,实为探究中国传统宗教及其特征的活化石,学术意义与现实价值十分重大。
闾山教;临水夫人;陈靖姑;桂东南
广西民间临水夫人信仰与福建人(尤其是闽西客家人)南迁入桂密切相关。在闽籍客家人聚居的地区,道坛道派及其科仪经文,存在诸多临水夫人信仰的内容。由于相邻杂居的缘故,一些与客家道公有师承关系的壮族、仫佬族、毛南族等的师公,也发现有临水夫人信仰流传①。其中客家聚居最集中的桂东南地区,传承最盛。现就桂东南间山教科仪本及大幡醮仪中所见临水夫人信仰整理介绍并略作剖析,以求教于方家。
在桂东南地区,民间道教教派众多,其中间山教派的队伍尤其庞大。这一教派在元明时期随闽西客家移民传入广西,至今传承不辍,发展良好,宗教活动十分兴盛。当地乡镇村落,民众个体由生到死之漫长过程,以及村落社区整体之祸福兴衰,间山教科仪几乎全部覆盖②。间山教对当地民间生活之影响,至密至巨,不可或离。在间山教丰富繁杂的科仪法事体系中,临水夫人信仰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桂东南地区,凭籍民间道公的宗教热诚与智慧,间山教的大量宗教科仪本获得较为完整的保存。间山教科仪文本涉及临水夫人信仰的主要有:《法教救急科》(上中下)、《急救科》③、《法教仙神科》《夫人法忏》《妙沙经忏老君法忏夫人忏》④、《武家投坛科》(上下)、《五灵醮科全集》《投幡斩煞状难星疏格》《玉皇解冤科》(分阴、阳木刀山两种)、《急救字格》《立神咒》《天师符格》《什保科》《起水符》《真一法》等。在这些科仪本中,临水夫人的称谓有“临水夫人”“陈氏夫人”“大圣无极大夫人天尊”“顺靓无极天妃”“护国大阴(疑为“太阴”之误)菩萨”“大圣无极夫人”“无上大天尊”“无极夫人”“奶娘”等⑤。此外,还常与林氏、李氏合称“三奶夫人”,或“三奶大夫人”“陈林李奶三夫人”等。
经研读桂东南间山教科仪经文及与道公访谈,临水夫人信仰在当地主要应用于(启建)急救赎魂、长生五雷、置花剖胎、追魂捉鬼、断案取魂、解关斩煞集福道场,以及(启建)当天斗下举留什保、花园什保、礼星进钱、开粮转限、遣煞化患、安花度桥集福保安福筵等道场。
在当地间山教体系中,临水夫人法力宏大,是一位有求有感,常求拥护,灾难消除”的重要神抵,拥有“左右驱邪,杀鬼绝踪”等种种神力⑥。法事科仪主要集中于驱邪斩煞、求子安花、救胎助产、除病转限救急等方面,在治病、退病、除病方面的应用尤其普遍、灵验。
在治病、退病、除病、救急等法事科仪中,大多以临水夫人为核心,应用符、咒、罡诀等多种手段。其中符有临水夫人治病符、退病符、除病符⑦,三宫夫人退疮疥符⑧,三奶夫人细子符与三宫夫人小儿夜啼符⑨等多种。
如三奶夫人罡诀⑩:
一更打鼓响惶惶,金童玉女出烧香。不问凡间世上事,思量弟子一炉香。
二更打鼓夜又深,奶娘带集九州兵。兵马扶(下缺)
三更打鼓夜深深,奶娘点集九州兵。兵马扶持郎作法,邪魔百鬼伏灰尘。
四更打鼓夜连连,奶娘带兵到坛前。加持弟子行罡法,救起高床良病人。
五更打鼓天又光,奶娘早起巧梳装。头上梳起龙凤髻,后头梳起九凤楼。或带兵马无万众,五伤猛将随后行。有罪鬼神重枷锁,钾起天槛牢狱中,加扶弟子神通力,不舍慈悲降来临。
奉请奉请,天黄黄是地皇皇,三奶夫人出行罡。天宫妙妙娘行法,地宫渺渺娘行罡。娘行一步二步罡,再行三步向东方。
奶娘行起东方查神查庙罡,何神何鬼敢来当。何神敢来斗娘法,何鬼敢来斗娘罡(五方同)。
奶娘行起北斗七星罡,何神何鬼敢来当。何神敢来斗娘法,何鬼敢来斗娘罡。千邪来郎罡上死,万鬼来郎罡下亡。今夜不愁邪不伏,不愁奴鬼不担枷。
(嘶)一步行罡一步锁,一步不锁不成罡。锁塞罡头收邪鬼,锁转罡尾收邪神。
临水夫人咒,在桂东南间山教科仪中称为“陈林李三奶夫人咒”。各本所见有较大差异,或三夫人分别立咒,或三位一体并为一咒。《立神咒一本》⑪所载为三夫人分别立咒体例。其咒曰:
奉请福州古田县,陈林李奶三夫人。我娘十五十六去学茅山法,舍身学法救良民。十七十八传天下,护国救民灭灾殃。三元将军护娘法,五伤猛将护娘罡。或在云头骑快马,或在云里摄生童。或在人家救产难,或在海上摄般船。加持弟子神通力,不舍慈悲降来临。
(林氏)奉请日落西山处处阴,花林姊妹出花园。自小无曾梳解脱,自幼无曾解脱除。毛巾常在衣架上,水盆交持在门前。学娘法是照娘声,学娘罡诀照娘行。一身都是娘被钾,黄砂盖面不忘恩。加持弟子神通力,不舍慈悲降来临。
(李氏)奉请泉州海口李三奶,倒插金钗要千双。十指廉尖如嫩筍,眼似琉璃放毫光。眉如九霄云内月,口似芙蓉花正鲜。口吹白角连天响,山崩地烈鬼神惊。加持弟子神通力,不舍慈悲降来临。
三位一体三夫人咒共发现二例,咒语内容亦有不小差异。《法教急救科》⑫所载为:
奉请奉请,福州古田县,陈林李奶三夫人。三十六丁行正法,幼年十八入茅山,三位将军随娘去,七十二宫左右行。我娘或在闾山打快马,或在海上救翻船。或在人家收产难,或在坛下摄生魂。破庙三山林九姊,争魂夺命大夫人。有罪鬼神重枷锁,钾赴厅中牢狱中。加持弟子神通力,三奶(慈悲降来临)。
另本《急救科》⑬所载为:
奉请福州古田县,陈林李奶三夫人。大奶夫人陈四姊,泉州海口李三娘,海上番坛林九姊,三人姊妹赴明香。舍身学得茅山法,茅山学法救良民。隔江叫娘娘着到,隔海喊奶奶着来。奶娘只望香承供,郎法只望奶娘宫。买伞之时望遮雨,出门望娘随后行。或带阳兵行罡法,五伤猛将随娘行。有罪鬼神重枷锁,钾赴天监牢狱中。加持弟子神通力,不舍慈悲降来临。
兹以《武家投坛科》⑭为例,探究桂东南间山教在启建花园什保、安花度桥、遣煞延寿等道场科仪中,临水夫人在其中的作用。
《武家投坛科》分上下两分册,系相对独立的不同内容。
上册所载有8目,依次为:1.做投坛一段;2.告圣请仙神献衣一段;3.告圣奉咒一段;4.行罡入房治病一段;5.告圣安灶一段;6.告圣排兵结界一段(下注“此段朝会用”);7.告圣奉状一段;8.做朝告神接圣一段。除6、8二目之外,显然为一个法事的完整科仪程式⑮。故以上册所载简析之。
《武家投坛科》言:凡启建当天斗下、举留什保、花园什保、礼星进钱、开粮转限、遗煞化患、安花度桥、解关斩煞、集福保安福筵等道场⑯,均可运用,并且灵应有准。科仪分为7个层次,依次为:
其一,启首(即原目所称“做投坛一段”):请众神降临道场、宣读文书奏状。
其二,告圣请仙神。
包括:祈请众神及师爷赐予灵丹妙药,救治患者;派遣三元将军追寻患者魂魄,归还花子花女,使之转危为安,并保丁财两旺;请师爷化现护佑;请师爷收禁一切邪魅恶煞;祈请师爷赐予弟子神勇,保救患者。
其三,存变(身)与变水。
存变:祈请师爷存变弟子之身——请师爷祛除弟子身上一切污秽、隐去其身形,并将之存变为天罗地罗、三清玉帝、北帝王姥、佛家三宝观音普庵诸师、间山众仙神、祖本诸师、五营天兵天将,使其“十个手指化为收魂童子,十个脚指化为收魄童郎”,神力加持,圆满完成驱邪、收魂、救治法事。
变水:祈请众仙神及师爷助弟子将自然之水转变为“老君殿前作法神水”,助其驱邪除病⑰。
其四,告圣奉咒。首先祈请临水夫人等众神明扶持弟子入房救治患者;继而吟诵诸神咒,计有:洒水神童咒、太上老君咒、王姆咒、三夫人咒、洪山神咒、蛮师咒、治病功曹咒、真武帝咒、玄坛龙虎帅咒、祖本二师咒、三坛口教师等咒、李广将军咒、泰山府君咒、三元将军咒等。
其五,行罡入房治病。核心是三夫人行罡诀(具体内容详上),同时祈请其余神明入房襄助,加强治病救急神力及功效。
其六,告圣安灶:拜谢五帝灶君、土地龙神及众神明帮助弟子行法,使患者消灾得福。
其七,告圣奉状:向三清玉帝、太上老君呈递感恩鸣谢奏状,祈请确保患者之家康吉、丁财两旺、金榜提名;同时祈请众仙神铭记弟子名号,增进其法力佑其吉祥。
整个法事的核心为第四、第五层次,即告圣奉咒与入房行罡治病。所奉神咒虽有十多条,仍可看出系以三夫人咒最为重要。至于“入房行罡治病”,虽亦祈请其余神明襄助,实以三夫人罡诀为核心,其余众仙神师爷香火祖公本境列真等,只起辅助作用。由此可知,桂东南间山教道公治病救急、安花度桥、收魂驱邪、举留什保、化患延寿等法事,以陈靖姑为代表的三夫人实为此类科仪之核心。
《法教救急科》(上中),运用于“急救赎魂、长生五雷、置花剖胎、追魂捉鬼、断案取魂、解关斩煞集福道场”,科仪层次与《武家投坛科》大体相同,亦以“奉咒”“行罡”即以三夫人为法事核心。
此外,桂东南间山教道公在举行上述各种科仪时,通常悬挂各类神图,其中反映临水夫人信仰的神图不少。目前收集到者有:间山教间山院众神暨陈林李三夫人像、祖师与王姆暨三夫人法像、临水夫人(立于虹桥)与众神行法像、王姆暨三夫人骑快马像等⑱。
图1 闾山教闾山院众神暨陈林李三夫人像
图2 祖师与王姆暨三夫人法像
图3 临水夫人(立于虹桥)与众神行法像(局部)
图4 王姆暨三夫人骑快马像
(一)《夫人忏》的格式与内容
《夫人忏》是理解临水夫人陈靖姑宗教形象的重要科仪文献。
据笔者了解,桂东南间山教只在打幡做会即举行较大规模的科仪时才会开忏,无单独打“夫人忏”之例。笔者曾先后三次在桂东南的博白县、陆川两县实地考察大幡醮仪(均为四日连宵),均有打“夫人忏”之仪,一般安排在第三日晚间举行⑲。
笔者收集到两种版本的《夫人忏》。一是独立全本,名曰《夫人法忏》,由博白县宁潭镇西江乡赖道和二郎抄录并收藏。二是与妙沙经老君法忏汇为一本的《夫人忏》,称《妙沙经老君法忏夫人忏》,由博白县凤山镇张道楷一郎复印收藏,原抄录者不详。
两部经文详略及文字虽稍有差异,但核心内容与程式基本相同。内容与程式可区别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总述临水夫人的籍贯、出生、学法经过、名号、法力与功能等,为陈述体例。第二部分为“忏仪”主体,主要是赞颂佛祖、观音、三元教主、陈林李三奶夫人的圣德,并请其降临道场主明功德,为民众消灾赐福,同时陈述各种世俗愿望。为赞颂或祈愿体例。
合订本《夫人忏》第一部分的篇幅较小,文字简洁,内容丰富,摘引如下⑳:
大圣无极大夫人天尊。
恭闻三位尊圣名号,蒲田县临水夫人,正直无私,道显真巍,蒲田县迹。行法有功,用法有感,乃是威灵居世,职箓持护阴司。昔日恭参三教,真师传授上教三元正法,累积玄功,方登妙道。福州临水三位夫人,顺懿无极天妃,护国大阴菩萨,三位姊妹,正一玄宗,唐朝大国,名传天下;游行四方,济救良民,祈祷皆应,有求有感,常求拥护,灾难消除。惟有三坛妙觉,恭参佛圣瑜珈、释迦如来,便成正觉。礼拜传授天心正法、瑜珈三教,符法通行,金刚火首,百千将帅,云中兵吏数万,参随左右。驱邪杀鬼绝踪。救病殄灾,破庙展法。移花转树,求男乞女,必秤人心,便随人愿。凡有求请,有求皆通。催生救产,方便成功。愿降贞祥,同临法会;消灾解厄,保命延生,崇增福寿。
第二部分为“夫人忏”之主体。两经文的内容大体相同,唯详略与文字稍有差异。
合订本《夫人忏》第二部分共有11段,每段均以“志心饭命礼”起首。前6段依次赞颂佛宝、法宝、僧宝、北帝、三元教主(张李梁三天尊)及南海观音之圣德与神通,求其降临道场,消灾赐福;第7段将临水夫人视为“观音化身”,赞其慈悲济世,祈其降临道场,救命延生;第8、9、10段,分别称颂陈林李三夫人的圣德与神力,祈其降临道场,襄助弟子,“主明功德”。末段以“稽首虔诚饭命礼”起首,总述三夫人的圣德与神通,并敬祈再显神通,让四生六道,一切灾难尽行消除,人人平安吉庆、获福添寿。
单行本《夫人法忏》第二部分共有17段,亦以“志心饭命礼”起首。前7段分别赞颂十方仁师、如来佛祖、僧宝、真武大帝、三元教主(张李梁三天尊)、南海普陀及临水夫人之圣德与神通,请祈降临道场,襄助功德。后10段在起首之后,以“观音化身、临水现身”引领㉑,以“十愿”盛赞三夫人之德与能,祈望其再展神功,消灾赐福,护佑国泰民安㉒。
(二)《夫人法忏》的宗教特色
研读桂东南间山教两本《夫人忏》经文内容,佛道兼具,其中佛教的特征更为明显,地位更高。
首先,“忏仪”主要来源于佛教。
忏仪,依诸经之说而忏悔罪过之仪则,又作忏法。依准此类仪则而修之,称为修忏。佛教以内心精神自我解脱为主,注重智慧的解脱、智慧的成就,不主张盲目的信仰。忏法强调来自内心的知罪、发露、反省,以及智慧的观照,成为佛教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法门。我国佛教中之忏法,起源于晋代,渐盛于南北朝。自南朝梁代以来,采用大乘经典中忏悔与礼赞内容而成之忏法,以种种形式流行,产生许多礼赞文与忏悔文㉓。
道教以斋醮科仪见长。道教的忏仪观念及仪式,是受到中国古代道德反思和神学礼拜传统的影响,以及在与佛教忏仪的相互借鉴中产生并成熟起来的[1]。道教忏仪观念最早由汉代《太平经》中的“首过”与“承负”思想发展而来。但专门的忏法则出现较晚。如《九幽忏》(全称《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直到唐玄宗时期才形成。并且从忏仪形式到内容,都有借鉴佛教的成分。就今所见桂东南间山教两《夫人忏》经文内容与形式,佛教之影响亦十分明显。
其次,在两《夫人忏》中,临水夫人均被视为“观音化身”。合订本《夫人忏》忏仪主体内容之7、8、9、10四段,在起首之后,均以“观音化身、临水现身”承接赞颂。单行本《夫人法忏》主体内容之9、11、12、13、14、17、18七段,在起首之后,亦以“观音化身、临水化现”承接赞颂。与观音菩萨一样,亨有“自在”之号。如单行本《夫人法忏》中有“道封名自在”之语。并与观音菩萨一样,拥有“寻声救苦”之神力㉔。
陈靖姑之名号,一曰“顺靓无极天妃”,二曰“护国太阴菩萨”(单行本与合订本同)。前者属道,后者归佛,两教兼具。而临水夫人的最终成就,则是修成“正觉”㉕。何谓“正觉”㉖实即无上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之略称。梵语sambodhi之意译,音译三菩提。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意即陈靖姑已经成佛,乃观音之化身。
其三,在两《夫人忏》经文中,引用了大量佛教的内容,可归结为佛教诸神、佛教教派、佛教观念三个方面。佛教诸神以释迎如来、观音菩萨、弥陀佛等为代表。佛教教派除大乘佛教外,经文中还经常提到瑜珈教(在桂东南间山教科仪中,还大量运用普庵教的内容)。引用的佛教概念尤其众多。其中有:佛法僧三宝、劫、四生、六道、身口意、业罪、业障、地水风火、慈悲等等。尤其突出的是,两《夫人忏》均引用了梵文咒语(经文中谓之“真言”),单行本尤多。经检索,共有5条:
1.佛陀耶,愿降道场中,证明此功德㉗;
2.达摩耶,愿降道场中,证明此功德;
3.僧伽耶,愿降道场中,证明此功德;
4.阿陀麽,律啼涉婆阿,功德保平安,消灾延福寿;
5.婆娑阿,功德保平安,消灾延福寿。
单行本《夫人法忏》第二部分共有17段。除第5、6、7、9、17五段不附梵文咒语外,其余各段均以梵文真言结句。其中第13、14两段,各引用了两次。第5条真言,总共引用了11次。
合订本《夫人忏》第二部分唯前三段附加梵文真言。分别为:
“佛陀耶,愿降道场,证明功德”;
“达摩耶,愿降道场,证明功德”;
“僧伽耶,愿降道场,证明功德”。
综观两《夫人忏》经文内容,创作者(包括使用者)似乎更为推崇佛教。使人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佛教比道教更加尊崇,地位更高。
其一,忏仪主体内容以“佛法僧三宝”居首。合订本《夫人忏》之主体内容,起首三段,依次为佛宝、法宝与僧宝。单行本《夫人法忏》唯第三段直接出现“僧宝”,前两段则未见“佛宝”“法宝”两语。但段末所附梵文真言均与合订本相同。对比两经忏文,内容十分接近:
合订本《夫人忏》写作:
志心皈命礼。千身调御,十号能仁。巍巍万劫常存,荡荡四生千古。黄金妙相,展玉毫光。千花捧足,百宝严身。真如常住。佛宝佛陀耶,愿降道场,证明功德。
志心皈命礼。如来演说,秘密真诠。五千四十八卷救苦灵文,天上人间常供养。现今禳灾迎祥集福,大作津梁,普度人天。鹿妃玄文,龙宫秘典,海藏常住。法宝达摩耶,愿降道场,证明功德。
单行本《夫人法忏》表述为:
志心皈命礼。千身调御,十方仁师。巍巍万劫常存,荡荡四生古现。黄色相白,玉毫光。千花捧足,百宝严身。如常照五。佛邪,愿降道场中,证明此功德。
志心皈命礼。如来现说,秘密真全,五千四十八卷灵文,天上人间常蒙供仪。现世禳灾,迎祥集福,幽途能兴,作福玄文。龙宫必典,海藏常往。达摩耶,愿降道场中,证明此功德。
其间差异与文字错误,当为辗转传抄所致。可知两忏仪前三者都是佛法僧三宝。
其二,威镇北方的真武大帝,为道教重要神抵,但在《夫人忏》中,却系佛祖所勃。在两册《夫人忏》中,真武大帝均排在忏仪主体内容之四。经文谓真武大帝“手执七星宝剑”“脚踏魁罡,龟蛇捧足”,“扫荡邪精,救护群生”,原来却是“钦奉佛勃,镇在北方”!其中合订本《夫人忏》文中虽未直接出现真武大帝之称,但前缀形容之语,则知其为真武帝无疑。
亦引两忏仪原文如下。单行本《夫人法忏》曰:
志心皈命礼。钦奉佛勅,镇在北方。展开宅镇遮天,手执七星宝剑收邪精,玄元斗应,驱雷掣电,收斩秽气。脚踏魁罡,龟蛇捧足。黑杀天兵拥护,六丁六甲玉女,参随左右。扫荡邪精,救护群生。北方镇天真武大帝,玉虚司相,玄天上帝。急急如律令,勅。
合订本《夫人忏》曰:
志心皈命礼。钦奉佛勅,镇在北方。振开黑旗遮天,手持宝剑,足踏魁罡龟蛇,收斩邪精,驱除如电。收摄秽气,扫荡妖精。黑杀天兵常拥护,六丁六甲尽扶持,玉女参随。救护群生。玄天上帝,同临法会,主明功德。
其三,《夫人忏》之主人——临水夫人陈靖姑,其最终成就,是修成“正觉”——成佛,被视为观音化身。
忏法的原意,是将自己思想与行为各方面所犯之过失,于特定之日时,在佛祖或僧团前告白,表达忏悔之诚意。通过不断的修忏,及时矫正过失,以“涤过去之恶因,凭发菩提心,植当来之种智。”最终达至觉悟、智慧之境。而观两《夫人忏》经文,通篇均为礼赞之语,忏悔之语句甚少。唯单行本《夫人法忏》在文末有“求忏身三(口)意业罪,从今礼圣。愿消除四生四世灭消邪魔,万劫千生皆解脱,忏悔消罪业障”之语㉘。而合订本《夫人忏》连此数语亦无,通篇均为“求神托佛”之语。
归言之。佛教之忏法,旨在比照佛祖所言与戒律,自己修正过失,以实现觉悟成佛之理想。而桂东南间山教两《夫人忏》所见之忏法,主旨则在祈求诸佛神明消灾赐福,虽亦有“忏”,然微小不彰。前者之主旨在求己,后者之意在求神。两者之差异甚大。
关于临水夫人陈靖姑暨间山教的宗教特色,已有学者指出,陈靖姑具有“儒道释三教一体”的宗教形象,并揭示其所属间山教的社会性、实用性与包容性特征。对间山教派的包容性特征,该学者认为,间山教派“以道教为主导,兼容并蓄,在其教义、教法中融进了儒、巫、佛教诸多要素,从而呈现出儒道释巫多种宗教并存的教派形态”[2]140。
笔者认为,该学者对临水夫人陈靖姑宗教形象及其所属间山教特征之归纳是正确的,但还应进一步完善、提升。即临水夫人陈靖姑的宗教形象,应当由“儒道释三教一体”修正为“儒道释巫四教一体”;间山教派“儒道释巫多种宗教并存”的教派形态,则可拓展提升为整个中国社会传统宗教的基本结构形态。
该学者在论述临水夫人陈靖姑“儒道释三教一体”宗教形象之时,已经通过诸多旧志资料,指出陈靖姑“家世巫现”,深受家庭巫现传统影响,兄长二指曾亲授“异人口术瑜珈大教正法”之事实㉙。陈靖姑在入间山学道习佛之后,必然会把早年习得的古代神教巫法吸收到自己的教派及宗教实践之中。因为这既不与间山教之宗旨相左,且有助于济世度民。因此,临水夫人陈靖姑的宗教品格或形象,实为儒道释巫四教一体,而非“儒道释三教一体”。
关于间山教包容性特征即“儒道释巫多种宗教并存的教派形态”,上述学者举例言,“如该道派做法事时,道士的装束大体模仿民间巫现的服饰,其武术性的表演则较多保持了我国古代神教巫法;而其斋科教法,包括斋醮科仪、拔度科仪,很大程度上是对佛教瑜珈法的继承与改造”[2]140-141略显单薄。
笔者在《非遗视阈下的桂东南客家大幡醮仪——兼论民间信仰之性质及其与儒释道的关系》[3]一文中,曾指出桂东南间山教儒释道巫四教一体的宗教特征,认为释、道二教的表征最为突出,一曰“新临弟子”入道接受传度及加职的疏表中,明确表示“习学释道二教”,表明间山派内涵释道兼备;二曰间山派道公拥有法名、郎名与道名三种不同名称㉚,自称则喜用“释门弟子”。儒教在其中的表征。一是在间山派传世经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二是在幡场神坛中,率以祖先堂居中,文武两坛分居左右两侧㉛。而即桂东南间山派道公在举办大幡醮仪时,率在武坛中心位置安置牌位,或悬挂神图,并在醮仪之第二日中午,举行“接旨”科仪。巫教是间山教的根基,在桂东南间山教的实践中,巫教的内涵,既体现为斋醮科仪中对诸“蛮师”的礼敬与传承,亦体现为各种古老的巫法巫技的应用与多神信仰,还表现为当地民众对包括大幡醮仪在内的各种宗教仪式的信从与热诚[3]15。
我国传统社会的宗教信仰体系,实以原始时代的巫教(或多神教)为根基形成。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通过对原始巫教祭祀仪式的伦理解读而建构儒学体系。道教则直接在古老的民间巫法、巫技、方术及神仙信仰的基础上,援引道家理论而形成。佛教虽由印度传入,最终得以立足、发展壮大,其实是接受了中国传统信仰的改造。笔者在《包容的信仰》一书中,从多角度考察,认为中国传统宗教其实是“四教合一”,而非“三教合一”,“儒释道三教与民间信仰,其实是一个完整的中国宗教统一体,不可分离”;“四者相互弥补、支持、合作,不可或离,共同满足中国民众的宗教需求,完成服务众生、维系社会、传承文化的宗教使命”㉜。
儒、释、道三教产生之后,经过相斥、相吸、相合的漫长发展过程。大体而言,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相斥阶段;隋唐时期是相斥复相吸阶段;宋元时期则是相融合阶段。间山教形成之时,正是三教融合的收官阶段,其实就是我国社会儒、释、道、巫四教交融发展的标志性结果。探究临水夫人陈靖姑暨间山教派的宗教形象、特征及形成路径,有助于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传统宗教的特征,正确把握包括间山教在内的众多民间宗教的未来走势,充分发挥传统宗教在当代社会的正能量作用。因此,临水夫人陈靖姑及其所属间山教之宗教形象或特征,可以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中国传统社会“四教合一”宗教特征的理想标本,学术意义与现实价值十分重大。
注释:
①参阅叶明生《论临水夫人信仰文化在海内外的传播》,载2014年《临水晖光照濠江》第58、60页。
②妇女怀孕之时,有“置花”仪式;婴儿满月,有定花根仪式;儿童患病,有“开斗门”“送鬼”仪式;成年人运程不佳,有“什保”“开八字”仪式;受意外伤害,有“挡伤”仪式;家庭或家族发展不顺,有“安龙”仪式;年老体弱多病难治,有拜星仪式;新春伊始,有祈福仪式;岁末年终,有“平安酸仪”;若村落遭遇不祥甚至灾难,有“打大播”仪式;死亡之后,有超度仪式。
③《法教救急科》(上中下),由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宁潭镇西乡赖道和二郎抄录收藏,内容较为详备。《急救科》由博白县旺茂镇高显二郎抄录收藏。二者内容存在较大差异。
④《夫人法忏》全本,由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宁潭镇西乡赖道和二郎抄录收藏;《妙沙经忏老君法忏夫人忏》,抄录者不详,系博白县旺茂镇张道楷一郎复印本。就《夫人忏》内容看,二者总体相同,但编排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⑤以上称谓主要为《夫人忏》《妙沙经忏老君法忏夫人忏》两《夫人忏》所见。
⑥引自《妙沙经忏老君法忏夫人忏》之《夫人忏》,博白县旺茂镇张道楷一郎复印本第14页。
⑦引自《法教救急科》(上),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宁潭镇西乡赖道和二郎抄录收藏。
⑧引自《急救字格》,博白县凤山镇蒋道忠六郎收藏。
⑨引自博白县凤山镇道公实用神符集,广西师范大学2010级民俗学研究生莫艺2012年10月摄录。其中细子符注明“墨化”。
⑩引自《武家投坛科》上,博白县旺茂镇高显二郎抄录。《急救科》所载罡诀与此基本相同,唯个别语句稍有差异。博白县凤山镇高显二郎收藏。
⑪博白县凤山镇蒋道寿二郎抄录,蒋道忠六郎收藏。抄本“李三奶咒”“加扶”之后文字空缺,依前例补。
⑫博白县宁潭镇西江乡赖道和二郎抄录并收藏。抄本中“三奶”之后文字空缺,引用时据其书体例补足。
⑬博白县旺茂镇高显二郎录存。
⑭博白县旺茂镇高显二郎抄录。
⑮下册所载目录有10:1. 排宴搞赏一段;2. 告圣发碟一段;3. 告圣破胎一段;4. 告圣造牢狱捉鬼一段;5. 告圣游宫打斗一段;6. 告秉阳刀退病一段;7. 告圣进朝监生一段;8. 告圣请观音酬经一段;9. 秉告招魂一段;10. 告圣祭将抬兵一段(文末分别注明:此款法门做发兵朝屯兵朝用、此款做和合朝用、此宗标旗用五方一同、此条大宴献酒用、此款般花解关斩煞告圣酬恩脱胜券用)。明显超出单一法事的范围,为不同法事之科仪之汇集。
⑯道场的名目繁杂,不易理解,其实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有关保胎与儿童病患的法事,科仪本中“花园”“安花度桥”“集福保安”等属之;二是有关成年人病患与八字运程不吉的法事,科仪本中“举留什保”“解关斩煞”“集福保安”等属之;三是有关老年人除病祈寿的法事,科仪本中“当天斗下”“礼星进钱”“开粮转限”“遣煞化患”“集福保安”等属之。
⑰据文中所言,经仪式后,所用之水拥有“一喷天翻,二喷地裂,三喷人长生,四喷鬼灭亡”之神力。
⑱闾山教闾山院众神暨陈林李三夫人像、王姆暨三夫人骑快马像,由博白县凤山镇蒋道忠六郎提供;祖师与王姆暨三夫人法像、临水夫人(立于虹桥)与众神行法像,由博白县宁潭镇赖道和二郎提供。这几幅神图名称,均为笔者自拟,可能与教中习用名称有别。若有误,以真实流传者为准。
⑲2012年11月21-24日(农历十月初八至十一日),博白县新田镇那花村举办四日连宵大播胜会,四日科仪程式为:初八日到坛,运用取水疏、集兵朝状、集兵朝疏、通祖疏、通祖朝状、通祖朝疏、留驾表等疏一表;初九发表,运用了天清表及天府、地府、水府、岳府、老君、天姥、闾山、夫人、茅山、雷府、蛮师、仙师、城煌、社王、宗师、灶君、仙兵、守播、尊师、众缘、河头诸表引,以及午朝、留驾诸疏表;初十日,有接旨申坛状、接旨表、接竹申坛状、接竹疏、接木疏、恭酬表、把隘碟、通神公碟、追鬼碟、按狱疏、老君忏表、夫人忏表、接旨朝疏、接竹朝疏等;初十一日,有请军朝状、催兵状、请军示、接兵疏、请军连名、刀山申坛状、雷府珠表、四府珠表、解鬼碟、宴牢狱疏、宴刀山疏、宴扬州兵疏、普度申坛状、普度申朝疏、取水疏、普度连名、普度表、山门状、退兵朝状、退兵朝疏、回文碟、通关公碟、本境土地疏等疏状科仪。
⑳本文所引用的经文内容,因道公辗转传抄之故,文字及断句错误不少。笔者在引用时,一般重新标点;个别明显错误的文字,亦稍予匡正。
㉑四生六道,佛教概念。“四生”,系指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其中前三道为善道,后三道为恶道。
㉒单行本《夫人法忏》,大约因为辗转传抄之故,经文中错字错句甚多。其中“观音化身、临水现身”句,多数写作“观音化现,临水化身”,或作“福州现迹、观临现祥”,无正确之句。
㉓单行本《夫人法忏》末段祝愿:“稽首虔诚皈命礼。道圣无极众夫人,望垂圣眼鉴凡情,将此仪情呈供养,求忏身三(口)意业罪,从今礼圣,愿消除四生四世灭消魔,万劫千生皆解脱,忏悔消罪业障,次将善利保家门,四时清吉永无忧,所作营谋皆吉利,宅舍龙神常拥护,官非口舌尽消除。经求买卖进钱财,畜养栖牲无耗失,牛羊朝于逐山冈。虎豹豺狠驱逃走,合家人口同安乐。圣贤相护佑,男增彭祖千秋寿,女亨麻姑万载春。”
㉔据《广弘明集》卷二十八《悔罪篇》记载,计有梁简文帝之涅槃忏启、六根忏文、悔高慢文,沈约之忏悔文、梁武帝之慈悲道场忏(俗称梁皇忏)等二十余种之多。可见忏法在佛教中之重要地位。
㉕合订本《夫人忏》有“寻声救苦”,或“寻声救苦催生”之语。单行本《夫人法忏》有“寻声护感,扶产催生”之句。
㉖合订本《夫人忏》有“恭参佛圣瑜珈、释迦如来,便成正觉”之文。单行本《夫人法忏》有“参随佛法,入瑜珈如来,便成方顶正觉”之语。
㉗单行本《夫人法忏》第二部分第一段咒语写着:“佛邪,愿降道场中,证明此功德”。“佛邪”语义不通。经对比合订本《夫人忏》第二部分第一段咒语:“佛陀耶,愿降道场,证明功德”。可知,单行本《夫人法忏》之“佛邪”,应为“佛陀耶”之误。
㉘视其语义,应为“求忏身口意三业罪”之误。
㉙《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四《大奶夫人》条:“兄二相曾受异人口术瑜珈大教正法,神通三界,上动天将,下驱阴兵,威力无边,遍敕良民。”
㉚桂东南闾山教,“新临弟子”入教后即获“法名”;经过一段时间的研习之后,经加补仪式,再获郎名;当道行达到相当程度,并经举行专门仪式,然后获得道名,意谓成为真正的正一派道士。
㉛文坛即佛坛,称释雄宝殿,居左;武坛即道坛,称老君殿,又称闾山院、阳平衙,居右。祖先坛居中。体现了闾山教推崇忠孝,依循中国社会以孔儒为尊、以忠孝及祖先信仰为精神核心之社会实际。
㉜引自刘道超《包容的信仰——民间信仰与儒释道为中国宗教统一整体研究》第五章《民间信仰之体系》,未刊稿。
[1]姚冰.从《太平经》到《九州忏》——简论道教忏仪思想及其心理意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4).
[2]连镇标.多元复合的宗教文化意象——临水夫人形象探考[J].世界宗教研究,2005(1).
[3]刘道超.非遗视阈下的桂东南客家大播酸仪——兼论民间信仰之性质及其与儒释道的关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5(4).
On the Linshui Lady's Brief of Lvshanjiao in the Southeast of Guangxi and the Religious Feature of Chen Jinggu Lvshanjiao
LIU Dao-chao
(School of Historical Culture and Tourism,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Guangxi 541001)
The Brief of Linshui Lady is mainly popular among Taoist temples and Shigong(a kind of Taoist wizards).The contents of the Brief of Linshui Lady in the southeast of Guangxi mainly conclude two aspects.In the first instance,Keyi rites with a series of goals,such as cure of disease,coping with an emergency,driving out evil spirits,application for the birth of son(s)and prevention of miscarriages and so on.Secondly,large scale Taoism rituals such as The Rite of Lady's confession in Dafan Jiao Rite and so on.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Rite of Lady's confession colored by Buddhism and Taoism,among which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religious characters is Chen Jinggu that characterized by quaternity(Confucianism,Taoism,Buddhism and wicthcraft)which is the main feature of traditional religions in China.It safe to say that Chen Jinggu and Lvshanjiao(a branch of Taoism in China)are living fossil for the study on the traditional religions in China.
Lvshanjiao;Linshui Lady;Chen Jinggu;the southeast of Guangxi
B933
A
1673—8861(2015)04—0001—08
[责任编辑]肖 晶
2015-10-23
刘道超(1955-),男,广西柳城人,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客家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客家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学。
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重大项目(kw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