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鄞州区正始中学张朱艳
一类最值问题的探究与思考
☉浙江省鄞州区正始中学张朱艳
最值问题是高考数学的常见题型和重要考点·用导数来解决最值问题,是我们熟悉而又常用的方法·但从2015年起,导数退出浙江高考数学的舞台,只在自选模块中考查,这严重阻碍了高考中最值问题的求解·因此,一类不用导数解决的最值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初次见到本题时,学生普遍感觉难度大,无从下手·
其实,在2011年,我们已经接触过非常类似的题目:(2011年高考浙江理科)设x、y为实数,若4x2+y2+xy=1,则2x+y的最大值是_________·
可为什么学生又不会呢?
对于此类最值问题,我们又如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呢?
下面以2011年高考浙江理科的这道题为例,谈谈如何解决这类最值问题·
学生解题时常会按习惯了的单一思路去思考数学问题,高三复习中要鼓励、引导学生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
解法2:利用函数思想·
(2x+y)2=4x2+y2+4xy=1+3xy,所以要求2x+y的取值范围,只需求出xy的取值范围·
做完试题要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因为解题的价值不是答案本身,而在于弄清“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是怎样想到这个解法的?”“是什么促使你这样想、这样做的?”,这就是说,解题过程还是一个思维过程,是一个把知识与问题联系起来思考、分析、探索的过程·
显然由本题的条件4x2+y2+xy=1,知4x2+xy+y2-1=0.
Δ=12-4×4×1=-15<0·
所以方程4x2+y2+xy=1所表示的曲线为椭圆,本题的本质为椭圆4x2+y2+xy=1与动直线t=2x+y有公共点,求t的最大值·显然当直线与椭圆相切时,t取得最大值
一道数学试题能否解得顺利,富有创意,甚至正确与否,常常取决于能否发现和利用好题目中的潜在信息·那么潜在信息潜在哪里?又该如何挖掘与利用呢?一般地,(1)信息潜在题设的条件中;(2)信息潜在题设的结构中;(3)信息潜在问题的背景中;(4)信息潜在所求的结论中·
解法1因为发现这是两个变量的和与积关系的最值问题,所以想到了利用重要不等式;解法2因为发现条件和结论中有平方关系,所以想到了利用函数思想;解法3因为发现两个变量问题求最值关键是减少变量,所以想到了利用参数方程;解法4因为发现只是研究与“二次”有关的不等问题,所以想到了“Δ”·
于是,我们不难得出引题的解法·(略)
一题多解的目的是通过思想方法的逐一呈现,从学生最易上手的方式、方法入手,逐步逐级给予引导和批判,不畏艰难,不断优化解题思维品质,从而最终达到提升自身解题的能力·
在保持问题的本质不变的条件下,适当地改变试题的条件和结论进行变式,利于学生由浅入深地研究问题,利于学生感悟试题考查的知识点,体验数学的本质,彻底地从题海中走出来,从而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基于2011年这道高考题的本质是:圆锥曲线与直线有公共点,求动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有以下变式·
变式1:设x、y为实数,若4x2+y2+xy≤1,则2x+y的取值范是围是_________·
本题的本质是动直线与椭圆所包含的区域有公共点,求参数t的取值范围·
变式2:设x、y为实数,若x2+4xy+y2=1,则2x+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本题的本质是动直线与双曲线有公共点,求参数t的取值范围·
变式3:设x、y为实数,若x2-4xy+4y2+x+y=1,则2x+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本题的本质是动直线与抛物线有公共点,求参数t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1,+∞)·
变式5:设m、x、y为实数,满足mx+y=5,且4x2+y2+ mxy=1,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本题的本质是二次曲线与动直线有公共点,求直线方程与二次曲线方程所对应的参数的取值范围·
基于2011年这道高考题的实施方法是:运用重要不等式,有以下变式·
变式6:设x、y为正实数,若2x+y+6=xy,则xy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18·
变式7:设x、y为正实数,若x+2y+2xy=8,则x+2y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4·
变式8:设x、y为正实数,若x+3y=5xy,则3x+4y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5·
对于这一类最值问题的解决,一般有以上几种解法与变式·
同时,我们看到:解题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用多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教学不能“太匆匆”,对于某些数学问题,教师要通过简明审题来把问题寻解的过程暴露给学生,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使学生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能迅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1·黄加卫·构造性解题方法的几点注记[J]·数学教学研究,2005(11)·
2·刘丹·波利亚数学教育思想对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3(6)·
3·康武·波利亚与数学教育[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8(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