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翼状胬肉患者手术疗效影响的观察

2015-05-07 07:48魏桂英
海军医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结膜

程 蓉,魏桂英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手术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减少复发[1]。我科2010年3月至2013年11月,对67例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患者在开展优质护理同时,积极给予护理干预并分组进行对比观察,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3月至2013年11月在我科住院行翼状胬肉手术治疗的67例患者(74眼),其中男29例(32眼),女38例(45)眼;年龄38~72岁,平均62.8岁;病程0.5~20年,平均5.7年,均为原发性鼻侧病变,其翼状胬肉头部进入角膜缘内的距离为3~5 mm。患有复发性翼状胬肉、翼状胬肉病变位于颞侧或鼻侧及颞侧均有病变者、重症沙眼、干眼病患者未列入统计。在治疗过程中将67例患者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39眼),对照组32例(35眼),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范围及结膜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由同一医生实施,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整体护理要求给予翼状胬肉手术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即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观察组积极贯彻优质服务理念,除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外,在手术前后实行了以下护理干预。

1.2.1 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头位、眼位训练 让患者平卧,固定头位,双眼注视不同方向。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患者分别向前方、患眼的外侧及下方固视至少10 s,以在术中更好地配合手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

1.2.2 术前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 手术对于任何患者来说都会产生不同的紧张和焦虑,甚至产生恐惧,引起术中心律加快、血压升高、增加术中出血、增加手术风险。护理人员要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以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以便术中能稳定情绪,配合手术。让患者平卧,指导患者全身放松。首先教会患者体验肌肉紧张和放松的不同感觉。然后依次放松四肢、腰背部、颈肩部、头部,再做平缓的深呼吸,将注意力转移到呼吸节律上,并保持平缓呼吸,以减少对手术本身的关注,从而减轻紧张情绪。

1.2.3 术后加强局部眼液的应用 术后按常规第2天开始每日换药,对照组换药时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贝复舒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四环素可的松眼膏,观察组应用上述眼液每日4次,并要求应用不同眼液时间隔至少10 min。术后每日了解2组患者主要相关症状,如眼痛、异物感、流泪、头痛,视力。观察记录结膜充血、水肿、移植片生长情况、角膜上皮修复情况、结膜囊分泌物多少等体征。

1.3 评价指标

评价手术配合状况、手术时间、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术后临床表现、有无并发症及复发等指标。

手术中配合满意度由术者评判,患者术中能按照医生的指令转动眼球并固视者为手术配合,频繁地不自主转动眼球者为不配合。手术时间以手术记录单为准,分3组:50 min以内、50~60 min、60 min以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根据术后每日换药角膜荧光染色为标准,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不着色为角膜上皮修复。所有患者拆线当日出院,2组术后临床表现比较均以出院当日为标准。主要观察记录有无眼痛、异物感、流泪等症状,裂隙灯下观察结膜及移植片充血、水肿程度,角膜上皮愈合情况,结膜囊有无分泌物等体征。

2 结果

2.1 手术配合情况

观察组35例,术中配合满意者32例(91.4%),对照组32例,术中配合满意者23例(71.9%)。经检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7,P<0.05)。

2.2 手术时间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翼状胬肉手术时间比较[眼(%)]

2.3 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

观察组(39眼)愈合时间(3.2±0.4)d,对照组(35眼)(5.2±0.7)d。

2.4 2组患者术前与术中血压变化

术前半小时常规测量血压作为术前血压。本组患者中56例术中给予心电监护,每10 min监测1次,取术中血压平均值作为术中血压值,术中血压与术前比较,血压升高≥15/10 mmHg为术中血压升高,<15/10 mmHg为血压平稳。结果观察组29例术中24例血压平稳,血压升高5例;对照组27例术中15例血压平稳,血压升高1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4,P<0.05)。

2.5 术后临床表现

2组术后临床表现比较见表2。

表2 2组术后临床表现比较(眼)

本组67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出血、角膜感染、移植片脱落、睑球粘连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1例1眼。

3 讨论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2],是局部球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增生而侵犯角膜的一种眼表疾病[3]。它是眼部结膜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4]。其发病多认为与紫外线照射损害角膜缘干细胞、气候干燥、接触风尘等有一定关系。角膜缘干细胞理论的建立及眼表面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为防止翼状胬肉术后复发开辟了新的思路。基于上述理论,实施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不但能为病变区角膜缘提供健康的上皮来源,使角膜恢复正常的透明,而且还可以为病变区的结膜和巩膜组织提供正常的上皮干细胞,从而有效阻止异常结膜源性组织增生,防止翼状胬肉复发。我院采用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手术的成功,固然与手术医生的操作技巧、手术前后的用药、患者自身体质及治疗的依从性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严密的护理措施及积极的护理干预也起了重要作用。在本组67例(74眼)翼状胬肉手术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35例39眼与对照组32例35眼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配合较好,手术时间缩短,术中血压较稳定,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快,自觉症状及结膜充血及水肿较轻。观察组术后无复发,对照组复发1例。

长期以来对于临床治疗强调优质服务的理念,但较少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在翼状胬肉的治疗中笔者观察到护理干预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患者经过术前眼位的固视训练和放松训练,术中能更好地配合,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中血压更加稳定,从而减少了手术风险,降低了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机率。术后加强局部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贝复舒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的应用,对减轻术后症状,改善结膜充血、水肿、促进角膜上皮修复、预防感染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总之,对于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手术风险、缩短手术时间,促进角膜创面愈合,改善术后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复发率。

[1] 程红,张大久,王芳荣.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分析[J]. 安徽医药,2012,16(3):333-334.

[2] 谢瑞玲,潘摇凤,王静静.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胬肉临床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2011,15(5):626-627.

[3] 赖兆光,黄丹平,宋亦悦,等.翼状胬肉临床评估指标与眼表改变相关性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2,33(2):223-227.

[4] 郑根主,郑琦,许燕红.翼状胬肉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J]. 河北医药,2011,33(14):2195-2198.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结膜
刨根问底之翼状胬肉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原发性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差异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
眼翼状胬肉治疗的临床研究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糖尿病结膜松弛症的影响
结膜松弛症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