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鸣
【摘 要】文化是一种历史演变的抽象形态,在长期的创造过程中形成每个地域独有的社会意识形态。本文主要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人们的交际产生的影响,同时分析其影响产生的原因,以便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文化差异;交际方式;产生影响
一、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背景
中国经过了漫长的封建统治时期,在传统的历史过程中,儒家思想居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人们崇尚自我贬抑,尊崇谦虚的交往方式,反对过分展现自我,其传统文化主要突出群体性的特点,其待人接物上以尊重整体性为原则,反对个人意志凌驾群体之上。西方价值观经过文艺复兴的等运动的改造下,主体呈现宣扬个人主义的特点,鼓励人们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西方崇尚英雄强者,大多认为社会是弱肉强食的,极大的体现了个人的体制特征,比如个人崇拜主义等等。这种个体特征是将个人凌驾于群体之上,与中方的文化存在实质性的差异,文化差异带来价值观的差异,价值观引导人们进行不同的社会交往活动[1]。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相当的文化差异。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接人待物,举止言谈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影响交际的主要表现方式
(一)日常交际的寒暄和打招呼
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一套约定成俗的交际规则,同时还受人们日常社会活动方式的影响而形成固定的习惯。比如中国人在见面的过程中通常以 “你最近怎么样?”或者“你吃饭了吗?”作为常用的打招呼方式,并非实际对你最近生活以及是否吃饭表示关心。同时还会根据聊天人的工作背景以及年龄等进行相关的聊天话题,仅作寒暄使用。然而西方的价值观不同,他们极其注重个人的隐私保护,如果你进行这种询问式的问候,他们会认为自己的私人生活被监视,会遭到西方人的方案,因此,在西方进行日常的打招呼时,需要避免提及与个人生活有关的事情。比如在见面过程中可以说:“Hello/How are you!”,还可以以天气为话题进行交流,避免因为价值观不同造成交际障碍。
(二)人们之间的相互称呼
在西方家庭中,对于长辈可以直呼其名,而且没有表现不尊重的意思。然而在中国,对于老人家必须用尊称,还有对于比自己年长的人需要带上一定的尊称,以此来体现中国人的礼貌性。还有中国在称呼他人姓名时常常带上“小”字,以表达对于人的亲切,然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不礼貌的交往行为,同时在西方国家,对于老人家可以统称老人家以及姓名后带上“老”字,表示其辈分高,然而,在西方,这种称呼是含有贬抑的倾向,无论男女老少他们一律直呼其名。
(三)表达与接受情感
中国人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交往中持有谦虚的态度,通常不能够很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往往在表达方式上过于含蓄委婉,以表现自己的教养素质。然而在西方国家,他们习惯于直接的赞美与表达,通过正面的表扬来表达自己的感,同时又能够坦然的接受他们的赞美。中国人在接受赞美时常常委婉谦虚,不肯直接承认。比如当夸奖一个中国美女很漂亮的时候,中国人会回答“No,no,Where?”,然而西方人会直接说“Thank you.”
(四)分别的方式
中国人的另一大传统是好客,因此在拜访结束后会表现依依不舍的态度,并且强烈的要求多做停留,在送别的时候会将客人送到楼下,主人会对客人表示留恋并嘱咐下次再来,其语言多样化无法翻译成英文,然而西方国家对于客人的拜访结束利用一个手势并且说“Goodbye”只要将客人送至家门口就可以表示主人的礼貌[2]。
三、分析其中西文化差异影响交际的原因
(一)价值观的差异
由于不同的文化历史,长久积淀下来的人文特征出现较大的差异化,主要表现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价值差异上,中国的价值观是强调个体让位与群体,在群体利益下集中,忽视个体化的需求,然而西方主张个人主义的展现,强调人权以及自由。因此,在社会交往中,会影响其待人处事的行为方式。
(二)世界观的差异
世界观的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他关系着对于国际交际之间能否进行深刻的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赋予人们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然而,在西方的文化中崇尚将人与自然分立,主张人权的自由,不受束缚,所以其形成了求新求变的民族特性,而中国则形成了以和为贵的思维方式[3]。
(三)文化语言上的差异
语言上的不同是影响交际的一大因素,由于文化历史构成其语言的体系准则,语言上的差异还包括语音语义上的不同,其集中体现了社会习俗与生活价值观。语言是历史演变的最直接的体现。基于现代各种语言的翻译学习,语言障碍已经不那么明显,但是其中语言的历史底蕴还存在较大的理解差异。比如汉语词典中的“龙”与英语单词存在不同的含义,在西方dragon是贬义的,象征凶神恶煞。然而在中文中,是图腾的象征。
结束语
中西方由于文化差异造成思维、价值观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其文化传统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与准则。只有进行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更好的进行跨国际交流。
参考文献:
[1]黄耘.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南方论刊,2010,03:111-112.
[2]房冠乔.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3:48-49.
[3]王峻.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日常交际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0,29:287+321.
成长·读写月刊201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