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干预代谢综合征脂代谢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

2015-05-05 08:27王少锦李青李梅邢海娇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血脂针刺综合征

王少锦,李青,李梅,邢海娇

(1.河北中医学院针推学院,石家庄 050091;2.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石家庄 050011;3.河北省中医院,石家庄050017)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包括腹部肥胖或超重、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下)、高血压、胰岛素抗性及/或葡萄糖耐量异常[1]。这些成分集中出现在同一个体中,可使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为增加,所以预防及早期干预 MS是目前临床目标之一[2]。

本研究旨在临床综合治疗MS方案中,通过针刺背俞穴干预 MS治疗,达到调节机体肝脾肾脏腑功能,激发三焦气化作用,进而使患者异常的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获得改善甚或趋于正常,同时分析上述指标的变化,借此评价针刺干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河北省中医院、石家庄市中心医院 MS患者76例,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20例;年龄32~54岁,平均年龄为(46±6)岁;病程2~20年,平均病程为(10.0±4.8)年。治疗组中男 19例,女 18例;年龄30~56岁,平均年龄为(46±6)岁;病程3~22年,平均病程为(12.0±5.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根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MS研究协作组建议适合中国人群的MS诊断标准[3],符合以下4个标准中 3个或以上者。①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BMI)≥25.0 cm/kg2;②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SBP/DBP)≥140/90 mmHg,及(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③高血糖,空腹血糖(FPG)≥6.1 mmol/L(110 mg/dL)及(或)糖负荷后血糖(2hPG)≥7.8 mmol/L(140 mg/dL),及(或)已诊断为糖尿病治疗者;④血脂紊乱,空腹甘油三酯(TG)≥1.7 mmol/L(150 mg/dL),及(或)空腹血高密度脂蛋白(HDL-C),男性<0.9 mmol/L(35 mg/dL),女性<1.0 mmol/L(39 mg/dL)。

1.3 排除标准

①年龄在18岁以下75岁以上者;②合并其他重症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对金属及酒精过敏者;③参加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

1.4 中止标准

①无法按疗程完成治疗者;②出现出血、晕针等不良反应者;③治疗过程中发现加用治疗方案以外的方法治疗者;④治疗中途查出其他并发疾病或患有某些原发病者;⑤病历不完整或病历观察遗失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确诊为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紊乱并在正规医院进行治疗者,继续服用原有药物。未服用药物者,高血压病(SBP/DBP≥140/90 mmHg)予非洛地平缓释片,每次 5 mg,每日 1次,早晨服用;糖尿病且 FPG≥6.1 mmol/L或2 hPG≥7.8 mmol/L者予格列吡嗪控释片,每次 5 mg,每日 1次,早餐时服用;血脂紊乱(TG≥1.70 mmol/L或 HDL-C,男<0.9 mmol/L,女<1.0 mmol/L)予辛伐他汀片,每次20 mg,每日1次,晚间服用。

2.2 治疗组

2.2.1 基础治疗

同对照组处理。

2.2.2 针刺选穴

主穴取脾俞、胃俞、肝俞、肾俞、中脘、天枢、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痰湿壅盛明显者配丰隆、阴陵泉;脾肾阳虚明显者配关元、命门;痰(瘀)热互结明显者配内庭、太冲。

2.2.3 针刺方法

十二经穴位均取用双侧,选用毫针规格为0.35 mm×25~50 mm,穴位及针具常规消毒,背俞穴均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行针2 min,使针感向周围扩散,即起针不留针;其他穴位采用呼吸、捻转、深浅补泻方法,足三里、三阴交、关元、中脘采用补法,内庭、太冲、丰隆采用泻法,使针感向周围扩散,得气后留针20 min。针刺10次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所测定结果进行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观察指标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 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3.2 治疗结果

3.2.1 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的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后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BMI及其差值比较 (±s,kg/m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BMI及其差值比较 (±s,kg/m2)

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3)P<0.01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对照组 39 33.82±9.29 32.92±9.32 1.30±0.65治疗组 37 33.97±9.86 30.05±7.0141)2) 3.32±0.893)

3.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的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后TG、L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HDL-C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 TG、T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TG、T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TG、TC、LDL-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明显。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的比较 (±s,mmol/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的比较 (±s,mmol/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2)P<0.01;与对照组比较3)P<0.05,4)P<0.01

组别 时间 TG TC LDL-C HDL-C对照组(n=39)治疗前 4.03±0.69 4.59±0.73 4.41±0.55 0.66±0.09治疗后 2.39±0.521) 4.31±0.73 3.31±0.561) 0.88±0.10治疗组(n=37)治疗前 4.06±0.71 4.52±0.84 4.39±0.51 0.67±0.08治疗后 1.94±0.692)4) 3.10±0.802)4) 3.09±0.552)4) 1.05±0.202)3)

4 讨论

体重指数异常及脂代谢功能紊乱是 MS重要的组分,临床表现为超重或肥胖,以及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异常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异常降低。肥胖及脂代谢紊乱均属于中医学“痰湿”范畴,现代研究已证实痰浊的特有指标和物质基础就是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的异常升高[4]。最新的研究表明肥胖及脂代谢紊乱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即脾虚湿盛或气虚痰盛,累及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5];特别强调脾虚失运,痰湿内蕴是 MS的病机关键[6]。张介宾[7]:“痰之化,无不在脾,痰之本,无不在肾。”即提示痰湿的本因在于脾肾两虚,肾虚不能温化,脾虚不能健运,故水湿内生,聚而成痰。另有研究阐释MS脂代谢紊乱乃肝失疏泄,不能助脾胃气机升降,影响体内水谷津液正常输布排泄,聚集日久而生痰湿[8]。

本研究基于上述病机提出健脾益肾、疏肝和胃,兼顾祛湿化痰的临床治则。选取背俞穴脾俞、肾俞、肝俞、胃俞,以健脾补肾、疏肝和胃治本;天枢、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合谷、丰隆、阴陵泉以健脾和胃,祛湿化痰治标;标本同治,使脾司健运、痰(湿)无以生,从而改善MS肥胖及脂代谢功能紊乱。

另外本研究还证实针刺能多靶点、系统地调节MS多项紊乱的指标,如异常的血压、血脂、血糖,从而改善 MS的病理状态,这与以往的中医研究[9-14]有近似的结果。探析其机理在于针刺具有整体调节机体各系统功能的特点以及针刺背俞穴后对多脏腑多组织产生的调节作用[15]。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刺背俞穴配合基础药物治疗,可通过调整机体脏腑功能而改善MS患者肥胖及脂代谢异常状态,初步为临床治疗MS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

[1]潘长玉.代谢综合征认识和防治的新进展-评《国际糖尿病联盟关于代谢综合征定义的全球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4):298-300.

[2]刘新红,戢妍丽,姚丽颖.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0):4373-4374.

[3]李文东,王元松,苏秀海.从痰湿瘀热论治 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52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7):797-798.

[4]徐业,黄文.浅谈中医整体观在代谢综合征认识中的运用[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28(1):37-39.

[5]何为奇.针刺干预对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临床研究概述[J].中医杂志,2011,52(16):1429-1431.

[6]冀天威,石岩,杨宇峰.从脾论治代谢综合征[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7):1280-1282.

[7]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68.

[8]张立平,刘晶,王颖,等.健脾疏肝法防治代谢综合征时机的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9):617-621.

[9]许军.中医为主、多学科综合防治代谢综合征 58例[J].中医研究,2011,24(12):24-26.

[10]陈雪佳,胡智海,王毅,等.针刺配合药物治疗代谢综合征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2):124-125.

[11]曾士林,金丽珍,杨宁,等.热敏灸治疗代谢综合征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1):40-43.

[12]张晓燕.代谢综合征中医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7):132-133.

[13]耿春丽,孙丰雷.中医治疗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4,(5):411-414.

[14]许忆峰,荆可辉,吴雁翔,等.中医辨证治疗代谢综合征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8):215-216.

[15]李青,李莲,王少锦,等.电针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0,30(9):11-13.

猜你喜欢
血脂针刺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Chandler综合征1例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考前综合征
你了解“血脂”吗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