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心”相融:价值体认与实践探新

2015-05-04 03:58
中小学德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心育相融学校德育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运动来了才需要。”这是中国德育人戏谑自己的一句经典台词。

品读话语,我们不禁有一丝悲哀——现实生活中的学校德育,其实是不太受欢迎的。

这不怪学生。试想,那些形式化、灌输式、高调的“德育”,对于生活在当今信息社会,价值日益多元,个性更加张扬的他们来说,还有什么说服力!

所以,要给德育一个存在的理由,就必须让其回到人本身,真正成为人自身的需要。

于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归宿,成了德育人的共识。

但问题在于,存在于心灵深处的人的德性,又该如何去把握、评判?这成了德育人面前的一道无法逾越的难关。

就在中国德育人苦苦求索之际,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心理学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随着与学校教育的深度结合,它愈发展现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旺盛生命力。

那么,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是什么关系?它们能走到一起吗?学界观点不一。尤其是以自然科学自居的心理学者,多不认为心理与德育有什么关系。

就在学者们对“事实”与“价值”的纷争中,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或者说心理教育介入道德教育)在实践层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学校教育工作者发现,用心理手段解决道德问题,常常能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品行好的孩子,心理都很健康,而心理健康的孩子,品德同样不错;在教育实践中,心理与道德,是很难分清的。

不管是姓“德”,还是姓“心”,能教好孩子,就是好方法。实践工作者的朴素智慧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著名德育专家班华先生在长期观察学校德育实践中,发现了二者的共通性,证实了心育与德育融为一体的课题假设。由此,德育与心育相融,成了多数人的共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就从“能不能融合”,变成了“如何融合”。

心理学对学校德育的介入,增强了德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不仅在理论上夯实了德育的根基,还在方法论的层面上,极大地丰富了德育的实践样式,从而为德育“突围”找到了一条可能的路径。

在三十年的德育改革与实践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大事”。

因此,体认德育与心育融合的价值,展现德育与心育融合的创新实践,就成为了本期刊物的重点话题。

我们期望,这个话题的推出,能给学校德育实践以有益的启示,能引发更多德育人对“德”“心”融合的深度探讨。我们更期望,这样的讨论,对破解我国德育实效性不强的难题有所裨益。

果能如此,则我心慰焉。

猜你喜欢
心育相融学校德育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心理健康教育研培现状调查报告
——以简阳市为例
江苏省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积极心育奠定幸福人生
心相融
心育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诗意栖居”
尹延新:天人合一 物我相融
我能让水油相融哦
行在柘荣,相融于神奇的山水间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