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创设初中数学和谐课堂

2015-05-04 05:22徐小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7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多媒体

徐小艳

摘 要 分析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从多角度研究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有效应用,讨论多媒体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其具体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多媒体;初中数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7-0135-02

1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

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实现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基本方向,培养每一位学生的数学素养。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构建科学的教学课堂,是新时期义务教育的重点内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初中数学教学不应该只关注知识的灌输,同时需要注重学生数学探究技能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需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发挥其创新意识,在其不断的思考、探究中,完善头脑中的知识架构,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意义。改革数学教学模式,推进素质教育,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求知欲与好奇心的趋势下,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能效性,提升自身数学素养。

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几年,我国的科技力量明显增强,将科学技术引入学校教育之中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趋势。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在视听的冲击下感受数学魅力,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多媒体工具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为一体,利用计算机、音响、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学生直接感受数学知识的形象化,简化数学知识中的抽象表达。将课外资源通过多媒体的视听播放功能,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初中数学课堂增添生动形象的教学要素,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情境中获得想象力的发挥,实现与数学知识的心灵碰撞,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活跃初中数学课堂、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提供了便利条件。

2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有效应用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从教学氛围入手,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相应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是一门集逻辑性与抽象性为一体的学科,学生初步接触很难融入其中,极易因为学习难度而退缩,丧失学习激情。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在视觉冲击下,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多媒体技术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能够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借助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吸引学生的注意。

如在“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天平的特点介绍等量替换的数学思想,在创设具体的称量情境中,随着一端苹果数量的变化,改变另一端鸭梨的多少,了解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中心思想。形式多样的色彩组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将学生带入学习状态,为进一步教学做好前期准备。构建符合教学主题的情境,能够简化知识内容,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巩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化静为动,突破数学教学中的难点 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呆板、枯燥的文字转化成形象生动的图像以及声音,在多媒体技术化静为动的功能下,突破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数学知识转化成动感、丰富的画面,利用数形结合,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在“平行线”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制作课件,固定一条直线,让另一条直线不断旋转,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平行线的特征,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将看起来好像孤立的、静止的知识转化成动态图像,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现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获得清晰、正确的知识概念,加深知识记忆。

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密度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密度。首先,多媒体技术具有较大的存储空间,教师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设计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的视听直观性,将大量的学习素材与背景材料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扩大了课堂的信息容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其次,在多媒体教学中实施针对性练习,通过画面变换呈现不同类型的习题,既避免了教师的板书书写,又丰富了习题内容。运用课件设计相关内容的选择题、判断题、开放题、连线题等不易通过板书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具体题目,由学生观察思考,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引导其脱离单一、枯燥的练习,促进有效课堂的建立。

3 多媒体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使用,一些潜在问题在不知不觉中显现出来。

一方面,由于多媒体为教师教学带来很多的便捷之处,许多教师无论怎样的教学课题,都习惯于运用多媒体直接展示,忽略了板书的主要意义,就像放电影一样,习惯于简单的放映,陷入了新技术的灌输阶段。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没有改善传统教育中的知识倾倒,反而状况日益加重;学生在欣赏课件播放时并没有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反而沉沦在多媒体的绚丽色彩中,忽视了学习的主体性。一般地,数学课本中存在很多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知识内容,学生因为缺乏感性认知而难以深层理解。当现场演示不具备基本条件时,教师常常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这并不应该存在于课堂的整体教学之中,如果所有环节都使用多媒体,只会让课堂目标发生偏移,学生的关注点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存在一部分教师过分追求课堂效果,在整节课的安排上均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使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体,忽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成为放映员,学生则变成观众。既没有实现知识的讲解、深化,也忽视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训练。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教学环节都需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一节课中只需安排恰当的内容由多媒体展现,就能真正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如果一味用之,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思考周密,根据教学特点安排适当的多媒体参与,使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提升动手实践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则需要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力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完善学生的知识架构以及认知规律,突破教学重难点,努力打造内容与形式统一、趣味与知识融合的和谐课堂。努力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探究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准备条件。■

参考文献

[1]李鸿阳.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8):75.

[2]牟丽华.几何画板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案例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3]张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网友世界,2014(12):129.

[4]肖天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2014(4):202

[5]陈春花.计算机辅助中学数学教学的潜力与误区[D].江苏:苏州大学,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初中数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