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梅
摘 要 结合两年来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和两届技能大赛的辅导经历,对照技能赛项的要求,分析技能大赛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影响。
关键词 技能大赛;机电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7-0102-02
目前本地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提升。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甚至私营企业,都在积极地开展设备技术改造,以便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东营市中等专业学校是东营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如何让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快速适应企业要求,是该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大量的电气知识和技能,而且每学期至少安排两门机械课程和至少两周机械实习(钳工、机床、焊工),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设备装配与维修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参加省、市技能大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课程改革分析
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的“高考”,受到各院校和企业的重视。职业学校要想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就必须顺应大赛的要求,在学生管理和教学改革上必须根据现有学生特点和机制改善人才培养理念,改进传统教学方式。学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大力加强“工学一体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学科带头人,让教师有机会、有时间深入企业生产一线,真正做到“师傅—徒弟”的角色转变;不定期地选拔优秀的一体化教师深入全国改革示范院校学习,比如承德技师学院、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广州工贸技师学院等;同时积极邀请全国名师针对教师思想动态、学生心理变化规律、教学改革注意事项等方面来院做报告和课堂教学。
二是加大财政和设备的投入,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学校申请的1.5亿人民币德促贷款项目的设备陆续到达,在安装、调试阶段,积极让学生参与其中,不仅有效促进了学生对设备的了解,同时也在设备装配与调试中增强学生的专业精神,培育良好的职业习惯,也为今后的技能大赛奠定更为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三是进一步深化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根据企业、行业最新的岗位技能要求培训学生,使学生适应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2014年11月东营职业教育集团在我校成立,集团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学校教学,促进解决校企合作目前的瓶颈问题,我校积极深入企业调研,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四是加强课程改革。学校自2009年启动教学改革以来,主管教学领导和一线教师积极深入改革示范校、企业调研学习,在结合学生特点和本地经济发展的优势基础上,开始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通过不断努力,现在全校75%的学生都进入了一体化课堂学习,其中“班主任负责的学生管理与教学改革包班制”和“班级首席教师制”正在逐步推广,效果明显,较大程度上改变了职业院校学生厌学的心理,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和学习乐趣正在形成。
2 技能大赛与教学改革的关系
技能大赛要与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紧密结合,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课程改革要充分反映技能大赛对工学一体化的要求,要将技能大赛的内容、考核标准和组织形式提炼转化为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反映到日常教学中去。改善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评价机制,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探索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方法,以技能大赛为重要载体,以赛促练,使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与技能大赛直接对接,倡导“学中做、做中学”。为使教学过程符合本地学生的特点,针对中职机电技术专业的技能要求,我们把本专业所有专业课程全部重新优化、配置,形成本专业技能大赛的典型课题。如电子焊接与装配、机电一体化、维修电工技能等。做到把以学习课程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技术、完成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为课题体现日常的教学内容。如省级电子焊接与装配项目主要考核学生对电子画图软件DXP的应用和电路板的设置、电路图仿真、焊接与故障排除,我们将项目分解为两学期来完成。学生由刚开始对识别最基本的电阻、二极管和焊接等技巧技能比较陌生,通过班主任的过程考核到能够实现熟练画图和仿真。学生对课题的认知兴趣较高。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变化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人际沟通、逻辑分析的思维能力,着眼于为学生日后参加工作奠定能力基础。
3 现存的问题
指导教师的技能有待提升 技能大赛不能够只适合极个别的学生,那样就有悖于职业教育的目标。“每一个专业教师都能够带大赛,每一个学生都有参加大赛的资格”应成为努力方向。目前很多中职学校青年教师比例过半,虽然学历高,但是他们都是出校门、进校门,与行业企业的实际岗位操作标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部分老教师,在学校工作了很多年,与企业的接触不够,对新设备、新技术的掌握情况相对滞后。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有碍技能大赛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进度。因此在引进人才上应多渠道、多途径。
现有培养模式亟待改善 在技能大赛中,不仅考核学生日常的专业能力,最主要的是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我们日常的教学改革中,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提升。但是学生的非专业能力效果不理想,这在一方面说明了我们的教学目标还不完善,差距较大。因此如何让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明显的提升,是我们职业教育和技能大赛应该共同研究的课题。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学院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学生就业质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技能大赛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各方面能力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作为技能大赛的更深远意义在于把赛场的技能考核培养贯彻到平时日常教学之中,“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最终实现让所有职业院校学生具备较高水平、较高技能,自信、成功地的迈向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查建中.技能大赛要在“做中学”[J].职业技术教育,
2009(21).
[2]贺志范.职业技能大赛对中职实践学改革的意义[J].技术与市场,2011(7).
[3]侯小毛,马凌.从技能竞赛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J].价值工程,2011(3).
[4]郑俊乾.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教学方法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5]俞云强.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2012(2).
[6]孙军辉.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业时空,201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