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采金
【关键词】小学数学 引导 辅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A-
0035-02
2011年版新课标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数学学习“迷路”时不要直接告诉他们前进的方向,而是启发引导他们去明辨方向。教师的“导”十分重要,教师必须把握好“导而弗牵”的分寸和原则,灵活利用教学技艺,促使学生“动”起来。
一、在学生思路迷惑不清、认识不到位时给予引导
在学生思路迷惑不清、认识不到位时,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循序渐进,对他们进行启发式的“开导”,给他们提供思维的“支撑”,有目的有指向地铺设思维便道,使他们能理清思路,逐步提升认知水平和能力。
如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厘米和米》一课上完后,笔者给学生出示了一道题:请你估计一下老师的身高是( )。结果学生有的说2米,有的说100厘米,还有的说140厘米……课堂成了“闹市”,混乱不堪,这超出了笔者的预料。由于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不到位,致使他们的估测失准。怎么为学生的思路导航呢?笔者快步走到班级前门并站在门边对学生作引导:这门有多高?(学生在前节课对门的高度作了测量,很快说出是2米)那老师跟门相比如何呢?(生都说老师比门矮)矮得多吗?矮了一半吗?(生说矮是矮了,但没有矮到一半)那我的身高应该在门的什么位置呢?(生1用教棒从门的一半到门顶进行了指画;生2说老师的身高在1米6左右;生3说老师的身高大约是165厘米……)就这样,通过一步步的有效引导,学生经历了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和体验,思维变宽了,有效发展了估测意识。
在本教程中,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不到位、不深刻导致他们估测困难,这时,笔者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针对他们的认知现状,选用了直观形象的参照物——“门”来进行引导,让他们的思维经历了从教师的“扶”到自主探索的过程,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
二、当学生求知遇到困难、解题思路堵塞时给予辅导
课中学生在参与问题讨论或问题解决遇到理解困难或思路堵塞时,教师不能“置之不导”,应在尊重学生个性和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辅导,给他们指点迷津,消堵通塞,使他们疑难即消、思维顿畅,继续进行探究活动。
如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时,笔者给学生出示:小朋友们去出操,走在队伍中间的小明说:“我前面有7个小朋友,后面有20个小朋友,你知道我们这一队有多少人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写出了答案“27人”。这让笔者心头一颤:学生怎么都答错了呢?于是追问:谁能说说是怎么想的呢?大多数学生认为:小明前面有7个小朋友,后面有20个,一共就是27人。对此笔者没有做出任何判断,而是让学生讨论:这样对吗?学生都愣住了,似乎陷入了思维死胡同。见状,笔者立即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第一步,让学生进行现场演示。由班长代替小明,其他学生配合。第二步,要求学生用学具操作。第三步,让学生根据刚才的操作用符号画图示意(符号由学生自己设计)。通过辅导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到符号化的过程,理解了要把“小明”与他前后的小朋友合起来,才是这一队的总人数,由此问题的解决就水到渠成了。
从以上教例可知,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中离不开教师适时的辅导,尤其是在他们遇到思维障碍时,更需要教师恰到好处的辅导,以便获得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保证学习活动顺利展开。
三、当学生思维产生差异、意外生成时因势利导
数学教学活动是多元的、互动的,当中学生生成性的资源可谓“连绵不断”。教师应独具慧眼紧紧抓住学生的生成进行有效利用(因这些生成往往是学生经过思考后独特的数学灵感的萌发),同时张扬学生的个性。当然,教师有时候也可以利用学生的智慧去启引其他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思考,把课堂变成师生、生生间多向的启智阵地。
如笔者这样上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厘米和米》“练习十”中“第7题:先估计,再测量,把数据记录下来”的内容:
师:请拿出小尺子量一量,看看数学书究竟有多长。请注意用尺量之前先估计一下再量哦。
学生进行小组操作、估计、测量、记录后汇报:
生1:我们估计数学书长25,测量是26。
生2:你们不对吧,我们组测量的长是29,不是26啊。
师:哎!同样的数学书,怎么会测出不一样的长度呢?哪个对呢?(有学生提出让他们PK一下)
师:嗯!是个好办法。你们把自己测量的过程说一说,其他同学认真听一听、找找错因。
当生2说测量过程时,生1立刻就指出:你们错了。你们没有从刻度0开始量,应当把0刻度后面的那点点去掉。
师:为什么要把0刻度后面的那点点去掉,怎么去呢?去掉多少呢?
生1:……
师:生1说得真好,现在大家知道正确的结果了吧?(26)
师:到目前为止啊,你们都犯了一个错误,知道吗?(学生们都愣住了)你们没有说数学书长是26厘米还是26米呢?(生恍然大悟)
在这个“先估计再测量”的活动中学生间出现了测量的偏差,笔者没有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直接下正误的判断,也没有急于纠正错误,而是让两个小组的代表进行PK,说说“自以为是”的原因。学生在PK中,回顾了测量方法和注意点,暴露了存在的问题,争辩出了是非,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灵动。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把控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并因势利导,就能促进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思考,发展其数学思维。
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没有学生的自主探究,它就是僵化的;没有教师的启引,它便是苍白无力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导”的运用,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放飞思维。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