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小玲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教学 教学机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A-
0027-02
什么是“教学机智”?这个概念很难准确地界定。不过,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在《仿文同竹石图》里有一段题词非常精警,值得我们思考:“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耳;板桥之无竹,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盖大化之流行,莫道如是。”我们不妨“移花接木”,教师的教案与“胸有成竹”差可比拟,“胸无成竹”则是对教学机智的形象化解释。教案是教师教学的蓝本和重要依据,教师在备课时通常都会结合教科书与学生实际对教学活动进行详细预设,尽量做到“胸有成竹”,可是仍然难免百密一疏,因为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所有的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会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和兴趣来参与课堂活动,对同样的问题会有千差万别的思考结果。
教学机智是教师心理能力、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的综合反映。面对课堂中出人意料的有效生成,教师应具备“胸无成竹”的教学智慧。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教师应如何运用教学机智?
一、善待质疑,因势利导
在新课改背景下,“生成性”课堂成为广大教师的必然选择。可是,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教师问学生,学生很少提出问题,这也许是我们的教学缺少生命色彩、育人价值贫乏的根源,也是课程改革难以取得突破的症结所在。把问题还给学生,让“意外”的生成成为课程的生长点、课堂的亮点,应当成为教师的期待,而不应该成为教师的心理负担。学生的提问往往带有自己的体验,发现的背后常常隐藏着令人怦然心动的教育价值。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及时捕捉这些“意外”的生成,因势利导,让学生个性飞扬,让课堂多姿多彩。
有一次,笔者在课堂上引用了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位学生大胆质疑:“老师,这里的‘臭‘chòu,应当读‘xiù。意思是说大户人家里飘着酒肉的香味,路边上却有因冻饿而死的尸骨。”略一思忖,笔者说:“这位同学的学识见解确实高人一筹。可是,传统上的理解与这一理解出入较大,笔者也感到莫衷一是。不如把这一问题交给你们,笔者相信你们通过查阅资料,定能解答这个问题。”很快,大多数学生查到:“臭”在古代有两种解释,既解作“臭腐”又解作“香气”。但是学生的辞书都比较小,很难找到这两句诗的出处及解释。于是,笔者打开互联网,通过电子白板将具体的释义展示出来,学生情绪高涨,感受到了探究的喜悦。笔者分析道:“‘朱门酒肉臭的‘臭的正确读音应为‘xiù。错读为‘chòu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国语言文字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字音、字义多有变化,常从本义转为引申义、比喻义或假借义。发展到现在,很多字词的本义反而被人遗忘了,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理解,有时就难免弄错;二是许多书籍都将其翻译为:‘富贵人家的美味佳肴吃不完,让它腐烂发臭(也不救济穷苦百姓);穷苦的黎民百姓却饥寒交迫,悲惨地死在路边。‘臭解释为‘发臭更能表现贫富差距,更能表达对地主阶级的仇恨心理。但是,‘臭在这句诗里边应当读‘xiù,作‘气味解。从创作背景看,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天宝十四年的冬天,当时诗人由京城长安赴奉先探亲,路途所见景象使诗人感受深刻:一方面是富贵人家的奢侈享乐,酒肉飘香,一方面是穷人啼饥号寒,抛尸荒野。酒肉飘香与荒野饿殍不正是鲜明的对照吗?”通过善待学生的提问,学生既懂得了这句诗词里“臭”的正确读音,又了解了与“臭”相关的知识,还提高了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常常会提出像这样的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教师要善待学生的提问,善于诱导学生提问,让学生的提问取代老师的提问,这种教学模式一旦成为常态,教育就会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
二、化静为动,尺水兴波
“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教学也一样,有张有弛,跌宕起伏,才能引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许多课堂,从开头到结束,教师设疑,学生回答,几乎千篇一律,异口同声。这样的课堂看似没有问题,其实问题最多。因此,教师在执教时要特别注意启发学生说出不同的声音。当不同的声音出现的时候,课堂就有了波澜,就有了精彩。
执教《曹刿论战》(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对曹刿、鲁庄公及乡人作出评价,学生肯定曹刿、否定庄公的观点如出一辙。如果这样浅尝辄止,创意性阅读和个性化理解的教学目标就无法实现,于是笔者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理解文本,重点感受鲁庄公这一形象的复杂性。大多数学生以曹刿的话为依据(“肉食者鄙”),批评鲁庄公对军事一窍不通,几次急躁冒进,幸亏曹刿沉着冷静,指挥有方,才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听了许久,笔者终于听到一位学生有了与众不同的见解:鲁庄公虽然不懂军事,但知人善任,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对这一观点笔者带头鼓掌,给予鼓励。在学生对这一问题形成逆向思维后,笔者尝试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鲁庄公在知人善任这一点上同历史上的哪些君王有相似之处?”有学生先后举出了刘备“三顾茅庐”、唐太宗虚心纳谏的例子,这时马上有学生强烈反对,并且摆出论据:“刘备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求贤若渴,而鲁庄公并未走出宫廷,只等着臣子求见给建议,两个人境界的高下不可同日而语。”这节课通过抓住学生与众不同的回答,使课堂波澜迭起,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化害为利,点石成金
课堂上随机生成的信息并非完全有效,有个别另类学生常常“信口雌黄”,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要以平常心对待这类“非常问题”,要运用教学机智,在学生不知不觉间重新主导课堂,化害为利。
在执教《陌上桑》(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掌握侧面描写的方法,笔者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之后思考回答问题:“说一个女人有闭花羞月之貌,沉鱼落雁之容,这叫什么描写?”学生齐声回答:“正面描写。”“本文是不是采用了这种方法?”“不是。”“本文的描写方法叫什么?”“侧面描写。”“很好!”笔者以欣赏的口气加以肯定。接着笔者又提问:“为什么担者、行者、耕者、锄者都要‘但坐观罗敷?”“因为好色!”一个捣蛋鬼大声回答。话音刚落,学生哄堂而笑,教学秩序大乱。笔者既好气又好笑,本想挖苦一下这个捣蛋鬼,但转念一想还是故作镇定,在黑板上写下了“好色”二字,接着提问:“大家赞同这种观点吗?”大部分学生齐声回答:“不赞同!”“那么‘但坐观罗敷究竟是因为什么?”学生答道:“爱美!”笔者故意把“爱美”二字写在“好色”的上边,并且在两词的前边分别加上“人民大众”“登徒子”,学生不明所以,怔怔看着笔者。笔者说:“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异口同声。笔者看着所有的学生说:“罗敷的美是青春的美,令人震撼,劳动者对她的美是出于欣赏、惊叹,同‘好色二字不沾边。战国时有一位文学家叫宋玉,写过一篇《登徒子好色赋》,从此,‘登徒子就成了好色的代名词,好色一词常指心怀邪念、贪恋女色,这种情感卑鄙下流,令人唾弃。”笔者接着把“高尚”和“卑鄙”分别写在“爱美”和“好色”的后边。这时候笔者看到那位学生面带愧色,显然内心受到了触动。
四、跳出课堂,走进生活
在所有学科课程中,语文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生活即语文,大自然本身就是一部“无字天书”,生活和自然之中蕴藏着丰富的语文资源,教师若能运用教学机智,开发利用这些资源,语文就能活色生香,魅力无穷。
有一次语文课上,学生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豆大的雨点被吹进窗户,学生慌忙关上窗户,注意力一下被大雨吸引,再也没有心思听课。这时,笔者索性让学生认真地观察雨景。教学楼正对着外面的操场,居高临下,视野非常开阔,大雨如注,风声猎猎,松涛阵阵,声声入耳。又一阵电闪雷鸣过后,厚重的乌云炸开了一道裂缝,迅速向四面散开,天上像安了一个阀门,被无形的大手按下。雨霁天晴,一道彩虹悬挂在南面的天空中,美仑美奂,令人赏心悦目。“同学们,请回到座位,听我给大家讲个故事。”笔者把学生的思绪从天际拽了回来。“五代时期有一位皇帝名叫柴云,号周世宗。有一年夏天,雨过天晴,碧空如洗,恰好有一位大臣上朝奏事,请求皇帝下旨烧造瓷器,皇帝触景生情,写了‘雨过天青四个字。”笔者把“雨过天青”写在黑板上,并在“青”字下面加了着重号。“皇帝的意思是就要烧造色彩青如天的瓷器。不久以后,钧窑的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试验,精心烧造,‘雨过天青瓷震撼问世。由于皇帝喜欢,达官贵人追捧,钧瓷价值连城。历史上留传着一句话叫‘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受自然美的启发,人类创造了数不胜数的物质美。因此,经常观察自然,留心自然变化,你就能受到启发,获得灵感。请大家以‘看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一场大雨打破了原有的教学预设,却也成就了一节跳出课堂、临机而为的作文课。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新课程给教师发挥课堂教学机智提供了便利,相应的,教师的教学机智又将新课程推向更新的境界。但愿我们开启智慧的风帆,让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与生命一起远航。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