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摘 要】本文对国外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了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和现行课程标准改革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课程衔接;课程体系改革
一、国外中高职课程衔接情况
(1)英国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情况。英国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通过确立职业教育的职业资格与普通大学教育文凭等值和对职业教育认可制度来保证两者衔接的实现。它把中职课程和高职课程统一制定成了包含6个层次的教学单元,采用分层式教学模式,前三个层次教学单元属中职教育,后三个层次教学单元属高职教育。其中第一层次的单元与初中课程衔接,相邻层次的单元间可以衔接,学校依据学生所学单元总数的最低值和高层次单元所占百分比的最低值分别颁发中、高职毕业证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由于统一制定中高职教学单元,各层次之间逻辑顺序清晰,相互衔接紧凑,避免重复学习或内容脱节,是比较完善的衔接。这种模式能够很好地实现中高职的衔接。而教学单元由国家职业考试委员会与中学教育考试委员会共同协调和审定,以保证与普通大学教育文凭具有相等价值的权威性。
(2)美国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情况。美国在高职课程结构改革中,在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中引入综合课程,将高中和高中后职业教育联系起来,加强了数学和科学基础知识模块,开发了融学术与职业内容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实施技术准备教育,并统一制定出中高职相衔接的教学大纲,以中职和社区学院校际间合作或签订合同的方式来统一制定并实施各层次的职教教学大纲和相近专业的教学计划,实施以应用为导向的综合课程。使课程框架更加宽泛,以适应现代社会职业发展要求。在理论深度方面,主要根据专业能力形成的需要开设;在整合度方面,理论与实践的整合程度很高。
以上两个国家虽然职业教育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但都把课程衔接作为实现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关键,他们采取了不同的衔接方式,但都是重视普通大学教育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的融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各阶段都重点强调的,最终使得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有着明确的区分。
二、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分析
(1)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重复。往往存在课程结构和学科门类设置雷同、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交叠重复、理论深度没有明显的前后递进和有效衔接的情况。这就意味着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过的理论和技能又在高职院校里再一次学习,不仅不能使学生产生求知的兴趣,还浪费了教学资源。
(2)培养目标不清晰。高职和中职教育都有如下的教育目标:一是就业目标,重视专业技能,忽视了必要的理论教学,对学生拓展性发展不利,忽视了中高职院校向上一层次院校输送学生的目标。二是升学的目标,以考试课程为主要教学内容,为了提高升学率,加大考试课程的深度和难度,重基础,轻实践,忽视了学生的就业目标。三是混合目标,既兼顾就业又兼顾升学,在教学最后一年开始侧重培养,有就业意愿的同学参加实习,有升学意愿的同学学校组织专门的培训班。
三、课程衔接的基本策略
(1)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同。中职与高职同属于职业教育,两者只是层次上的区别,中职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职业的基本技能或一般技能,侧重于基本操作与认识,所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广但内容浅显,而高职所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内容较为深奥,针对性较强,侧重于应用与创新,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能在生产领域完成一般技能所不能完成的高难度任务的技能,还需具有创新能力,即高级技能。
(2)课程目标不同。中职阶段专业核心课程目标突出中职培养目标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要求的职业能力,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训练。高职阶段专业核心课程以高职培养目标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要求的职业能力为基础,适当考虑职业岗位拓展与跨专业学习的需求。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要充分体现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要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分析基础上,根据中高职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典型职业活动和核心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建立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内容体系。
(3)改革课程标准的建设。中高职课程标准的制订非常复杂,并且具备就业和升学双重定位为基础,既要分别设计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课程内容标准,还要考虑就业与升学的不同学习要求标准,还要与职业培训、职业证书相联系。因此,由政府出面联络行业全行业制订行业统一能力标准,为中高职课程开发提供参考和指导,建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学校教师组成的专业大类课程开发委员会,专职制定统一的各专业大类课程标准,这样所开发出来的课程中高职层次分明、普遍适用,能够满足职业教育和企业用人的需要。
总之,国外成功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经验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每种模式都不是普遍适用的,对我国职业教育来说,只有结合我国的实际,才能构建突出职教特色的、中高职衔接顺畅的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任平,陈文香.中高职课程和谐衔接的问题与建議[J].职业技术教育,2010(25):58.
[2]朱雪梅.我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2011(7):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