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范读

2015-04-30 14:11侯兴艳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范读师范语感

侯兴艳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而学生的这些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和不断的熏陶与感染。然而,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教师范读被电脑、投影机、录音机等取而代之,教师范读被渐渐淡忘或遗弃,再加之部分教师没有把握好范读时机,没有充分发挥其效能。在新课改实施几年以后的今天,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语文课堂中,教师范读,依然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一、教师范读的作用

1.教师范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良好的朗读素质,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无疑是一支良好的助推剂。如在上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我用《高山流水》这首古筝曲目进行配乐朗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朗读这首诗时,教室里静极了,同学们听得非常投入。我读完后,同学们报以雷鸣般掌声。

2.教师范读,对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师要范读课文,必须对课文有一个全面而细致的了解,必须吃透文中的字词句,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赋予的人或事的情感和意义。这样,教师才能把课文读好,读出文章感情、读出人物的思想、读出事物的意蕴。因此,教师的良好的范读,无疑是对学生的阅读习惯起到了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

3.教师范读,对于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的形成有着其他任何教学工具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这期间,教师就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范读起到了一个示范性作用,对于学生语感能力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教师范读,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教师范读课文,能加强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学生听完教师范读课文后,对课文中的生字的读音就迎刃而解了,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有一个大概的理解,接下来再去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就容易多了。

二、对当前语文教师范读的反思

语文课教师的“范读”,顾名思义,就是语文课上教师的示范朗读是给学生做榜样的。这作为参照,对于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会起到很好的作用。然而,我们一般的语文教学,学习一篇课文,起始课上,教师往往先范读一遍课文,然后再由学生模仿着朗读。其弊端很多,必须加以纠正。

对当前语文教师范读反思:

学生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阅读理解过程往往要经过这样四个阶段:读准字音——正确;读得流畅——流利;读懂文意;读出感情——有感情地朗读。传统的带有“范读”的课堂结构是:导入新课,简单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之后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读课文;分析课文。这种课堂结构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用新课改理念来思索,我们就会发现,它存在抑制学生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副作用。“范读”似乎总留有“教师主体”的影子——学生是老师教会的;教师总是低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以为不教读,学生就不会读。回顾小学低年级的語文学习,不难发现,我们的学生是在母语的条件下学习的,不像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那样;他们在上学前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本民族的相当多的词汇和语法规范,习练和听到了很多的语言材料。一句一句地教读,学生们潜意识里是会厌烦的。因此说,“范读”是一种对学生不信任、不放心的潜意识的流露。学生的主体地位被“范读”给淹没了。

下面我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这种课堂结构存在的问题。

读准字音——如果老师“范读”了,学生就不用查字典或词典来认识生字了,因为老师已经读出来了——这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为可怕。低年级,在学生自读课文之前,严格禁止教师范读。学生不自己拼读,怎能形成拼读能力?教师的范读,就使他们失去了训练自己熟练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如果教师每课必“范读”,这样长了,还会使学生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欲望,养成不求甚解的习惯——这是更可怕的!

读得流畅——有教师“范读”在先,学生就只有鹦鹉学舌模仿的份儿了,自然学生失去了自己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读熟文章的机会。这样的“流畅”,其中的“水分”恐怕是很多的。语感是从独立的朗读和默读中渐渐形成的,“鹦鹉学舌”所形成的“语感”与真正独立阅读所形成的语感有质的不同。

读懂文意——实际上,对文章的理解,是从初读时就开始了,而且初读的第一印象又是十分强烈的。对文章的感悟也要靠学习者自己“心入”的朗读与默读获得。老师“范读”之后学生对文章的感悟,与其说是“感悟”了文章,不如说是理解了老师朗读中流露的感情——因为老师的朗读是带有其强烈的主观理解成分的。另外,老师“范读”带来的先入为主也抑制了学生对文章的其他角度的理解。

读的时候,老师代替学生读,代替他们的自读自悟;学生们自己还没有充分地读文章,老师便又开始分析起文章来了,这样就致使整个学习过程都在老师的理解范围里进行,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权利被残酷地剥夺了!

读出感情——再读文章,读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传统的语文课的教学结构里,很少有分析完文章后再读课文的环节,即使有了,在教师“范读”打头阵的课型里,也只是对教师“范读”的“复制”,最多也就能达到真正学习程序里“读得流畅”的程度。因为这里面缺少了学习者自己对文章深层次的感悟与理解。跟着老师模仿,还会抑制他们的创造性,这可能是更坏的后果!

三、教师范读时的技巧

1.先钻研,把握基调,标记符号

要范读得好,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弄清课文的几个基本东西:①作者和时代背景。不了解这些,就很难掌握当时当地作者的思想感情,难于掌握时代的脉搏,读起来就难以把握感情的尺度。②课文的结构和中心。结构不清,停顿难把握;中心不明,语调难处理。③句子的重点和难点。不明重点,重间不好掌握;难点不清,速度难处理。搞清了这些,就要给范读定一个基调,正如唱歌、演奏要定调一样。如,范读《最后一课》,范读的基调是要有充沛的爱国激情。然后,在课文中标记一定的朗读符号。如句中停顿的“/”、段中停顿的“||”、显示重音的“·”、表明速度的快“<”、慢“>”、显示语气的(升调)、(降调)、“N”(曲折调)等。

2.后提示,激发兴趣,创造气氛

教师做好以上准备工作之后,结合板书课题后的启始阶段,给学生简介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结合从“整体——部分——整体”的讲读顺序,在整体的起始阶段,通过谈话,抓住课题,让学生搞清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用启发性的话,让学生带着问题注意听老师的范读。如,范读《紫藤萝瀑布》,让学生知道这篇课文是描述文革结束不久,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一切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而作者的弟弟却身患绝症,作者带着焦虑和悲痛来赏紫藤萝花。让学生注意听,课文中为什么要着力描绘紫藤萝花今昔的巨大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凝重的课堂气氛,教师再开始范读。

3.再范读,注意语调,进入角色

学生有了听读的兴趣和听读的精神准备和气氛之后,教师按朗读课文的要求去范读课文。读中注意语调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顺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的范读,首先要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范读中要注意语调。语调通常是指停顿、重音、速度和语气这些朗读技巧。

综上所述,教师范读,仍然是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并用好这一环节。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虽然这样的方法很多,但教师的范读却是最为方便简单的。学生闻其声,视其人,亲其情!潜移默化地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教育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范读师范语感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