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蒋姓根在河南淮滨

2015-04-29 00:44张贵义
寻根 2015年1期
关键词:蒋氏始祖朝鲜半岛

张贵义

2012年4月5日至8日,在由河南省台办、河南省侨联和信阳市政府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蒋氏文化论坛暨第五届中华蒋氏淮滨寻根文化节”期间,12位来自韩国的蒋姓来宾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不仅全程参与了主办方组织的活动,而且还按韩国民族风俗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祭祖活动:在期思镇中华蒋氏得姓始祖伯龄公墓前,一律身着传统的韩式祭祀礼服,摆上从韩国空运过来的祭品,燃烛焚香,跪诵祭文,场面之庄重、态度之虔诚,让围观的群众深受感动。

近年来,经国内学界和蒋姓族人多方考证,河南省准滨县期思镇是中华蒋姓的起源地确定无疑。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公姬旦三子伯龄受封蒋国,建都现淮滨县期思镇境内,薨后葬在封都万寿陵。约400年后,强楚灭蒋后于蒋国故地建立期思邑。四处逃难的伯龄子孙为了纪念先祖,相约以国为姓,从此天各一方。因此,史书有“蒋灭于楚而蒋姓出”之说。在今天的期思镇,还留存有蒋国故城遗址和万寿陵。2008年以来,当地已连续举办五届中华蒋氏淮滨寻根文化节

韩国蒋姓的祖根真在中国吗?中国的蒋姓又是如何迁居到韩国的?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有必要理清中、韩两国姓氏的渊源关系。

中华姓氏产生于伏羲、女娲时代的母系社会,最初出现的是姓。大约6500年前,伏羲为了避免近亲交媾给后代带来危害,将族人按血缘关系区分为不同的集团,这些不同的血缘集团就是女牛族或姓。到了炎、黄二帝时期,开始了父系氏族社会,社会组织以男性为中心,原来的姓族分裂衍化出若干男性为主导的氏族,氏族显示着家族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标志着贵贱和等级的差别。到了周朝初期,实行贵族内部的层层分封制,共建立71个诸侯国,还分封了不少有功的异姓贵族,至春秋时发展为140个国家,这些诸侯多以封国为氏,封国以下层层递封,有更多的人以封邑为氏,以官职为姓,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姓氏制度。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制度的崩溃,等级制度被破坏,姓氏合二为一,标志着现代意义姓氏的产生。秦汉以后,少数民族不断入侵和入主中原,中华文化以其特有的先进性、强固性和包容性,将它们一一融合,形成中华姓氏大家庭。

朝鲜半岛自古以来与中国山水相连,受中国古文化的影响和出于社会管理的需要,在使用姓氏方面仿照了中国。韩国历史上有一段是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时代。高句丽位于朝鲜半岛的北部,直接与当时中国的汉朝接壤,进入三国时代以后,首先使用了姓氏。高句丽王国始祖东明圣王取姓为高氏。同时,国王对诸大臣也曾赐姓。与此同时,百济国内也出现了八大姓氏。新罗王国则由国王朴赫巨世于36年给下属六个部落的首领赐姓。起初,姓氏只在少数统治阶层人物当中使用。自新罗王朝末期到高丽王朝初期,在朝鲜半岛的居民中才开始普遍使用姓氏。在这一时期除了奴俾等贱民阶层以外,所有的人都具有姓氏。到朝鲜王朝末期,国家于1909年实行“民籍法”以后,姓氏普及到全体国民。韩国人的姓氏除采用汉字姓氏外,大部分姓氏直接来自历史上的中国移民,被称为“归化”人,又称“投化”“向化”。历史上中国人口向朝鲜半岛迁徙很频繁,从夏商周起,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移民原因主要有:战乱避难、政治亡命、外交出使、遇风漂海、犯法避祸、政治联姻、宗族传布、外贸商事、抗倭援朝、东渡谋生等等。

比较中、韩两国姓氏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1.中国的姓氏起源远远早于韩国。2.中国的姓氏从一开始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后世有序绵延;韩国的姓氏开始出现并非基于血缘关系,而是出于社会管理需要仿照了中国,只是在姓氏制度正式建立后才延续血缘关系。3.中国的移民丰富了韩国姓氏内容,韩国的部分姓氏来源于中国。

韩国的姓氏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即都有其籍贯。籍贯在韩语里有好几种叫法,如本贯、乡贯、氏贯、族本、本等,法律用词为“本”,韩语发音“BON”。“本”的含义是指一个宗族的始祖或中始祖的出生地。韩国人有些姓氏只有一个“本”,即一个籍贯,又叫“一本贯”,这叫“同姓同本”。同姓同本的人之间不准通婚。但是,异姓同本或同姓异本的人是可以通婚的。韩国人的“本”所在地绝大部分分布在朝鲜半岛境内,但也有极少数的“本”是在中国境内。如贾氏只有一个“本”,是在中国苏州;孔氏有8个不同的“本”,其中之一是中国曲阜;慈氏有3个“本”,其中之一是中国辽阳,等等。拥有中国“本”的姓氏共计有29个。

关于韩国蒋氏,韩国的姓氏文化研究文献中记载:一本贯,牙山蒋氏。意思是,韩国的蒋姓只有一个籍贯,始祖出生地在牙山。韩国官方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国的蒋氏人口约为3万。

既然韩国的蒋氏籍贯在朝鲜半岛的牙山,那么牙山蒋氏是韩国本土姓氏还是“归化”姓氏呢?这要从韩国蒋氏始祖是谁说起。

据韩国成均馆原副馆长、韩国牙山蒋氏大宗会会长蒋永台先生介绍,其始祖是中国北宋大将蒋壻,因抗金打了败仗,按律当斩,后因皇帝念其过去功劳,放其一条生路。于是他泛舟渡海至朝鲜半岛的牙山定居,后代绵绵不绝。

那么,蒋堵又是谁呢?和中国真有干系吗?

笔者手中收藏有几卷来自不同地方的牙山蒋氏族谱。一是韩国蒋永台先生赠送的《牙山蒋氏族谱》(2007年版,韩文插中文)。二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的韩国蒋氏后裔蒋三再先生赠送的《牙山蒋氏行录》和《牙山蒋氏世谱》(明崇祯年代木刻本,繁体中文)复印本。三是辽宁省新宾县蒋钟述先生赠送的《牙山蒋氏族谱·蒋氏二乐齐公家谱》(新修,简体中文)。几个版本的家谱中都收录有不同时期的修谱序文,最早的修谱序文共同出自蒋壻裔孙蒋庆泰于1772年所作的《牙山蒋氏族谱旧序>。

《牙山蒋氏族谱旧序》称:“吾蒋氏之贯兮,在禹贡豫州之域,而逮夫姬周周公之子伯禽弟伯龄之所封者哉。历汉、梁、唐、宋而表仪朝,著史不绝书,独暴秦、元史不著焉,彼则夷狄,岂可以文献之无证据作今日之慨恨耶噫!天运转圜,时值圣宋蒋氏重荣,硕果复生,功于国而仕于朝,则乃吾先祖也,官至金紫光禄大夫神庆卫大将军矣。及至金胡之乱,与吴、林两氏浮海东来,舟泊于牙山州浴海村,本国奏闻,则自皇朝命给食土,故割牙山一面使之世禄,蒋之为姓者,世居兹土,因名日蒋原村。”意思是:韩国蒋姓的祖籍地在古代中国的豫州,蒋姓本是周代姬姓的血脉,周公之子伯禽的弟弟伯龄受封于蒋国,后世以国为姓。关于蒋姓的记述历见于汉、梁、唐、宋史书,而在秦代、元代的史书中却无记载,那是因为秦、元统治者都是外夷,排斥中原文化的结果。到了宋朝,天运轮转,蒋姓后人重登历史舞台,(先祖蒋壻)因有功于国而入朝为官,官至金紫光禄大夫、神庆卫大将军,到了金兵南侵大宋,与吴姓和林姓渡海到了朝鲜半岛,停船于牙山州浴海村,本朝的国王听说天朝的大官避难到此,就上奏于天朝的皇帝,受命给蒋壻食土,割牙山一面让蒋壻及其后人世代受禄,世居于此,蒋原村因此而得名。

《牙山蒋氏行录》收录的《忠清道牙山郡志·牙山蒋氏贯系实迹》称:“蒋国名在禹贡豫州之域,今之汝南县是也。周公仲子伯龄之所封而因氏焉……浮泊牙山始居东土而年代无可考然。尝事丽朝多登显仕,盖蒋无二本,以牙山为贯者自此始焉。”意思是:蒋国封地在古代中国的豫州,即当今的汝南县。周公的第二个儿子伯龄受封蒋国,后世以国为姓……韩国的始祖蒋堵渡海东来定居牙山的具体年代已无法考证了,但其后代曾经伺奉高丽王朝,不少人在朝中做官,朝鲜半岛的蒋姓无二本,自始至终以牙山为贯。

期思古为西周蒋国故都,周公之子封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准水篇》记载:“(淮水)又东北过期思县北(县故蒋国,周公之后,春秋文公十年楚王田于孟诸,以期思公复遂为右司马,楚灭之以为县,始名期思)。”春秋楚庄王以其地封孙叔敖之子侨是为寝丘,汉高帝五年封贲赫为期思侯并置县,属汝南郡。《元和姓纂》云:“周公第三子伯龄封蒋,子孙氏焉,国在汝南期思县。”《忠清道牙山郡志·牙山蒋氏贯系实迹》与中国古代典籍文献记载的蒋氏起源大意相同,但却误以汝南为县,对此我们不能横加指责,毕竟作者不是中国人。值得我们重视的是,韩国的蒋氏家谱记载的西周蒋国封地是在汝南郡,而非河南尉氏。这也为中华蒋氏发源于河南准滨期思提供了另外一个有力的证据。

据《牙山蒋氏族谱》记载,自蒋壻以来,其后人在朝为官或因从事科技教育而彪炳史册者迭出,其中在韩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当属朝鲜王朝时期杰出的科学家蒋英实。蒋英实(1383-1450),牙山蒋氏九世孙,虽出生卑微但天资聪颖,因有多项发明造福朝鲜半岛,从而成为韩国人民最敬仰的科学家。目前,在韩国首尔、釜山等地的广场以及韩国科技部、科技馆,各地的大、中、小学的大门口都竖立有蒋英实的铜像。韩国一万元纸币上印着蒋英实发明的自击漏仪器标志。小学教科书、连环画、小说等书籍都能看到蒋英实的事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中、韩两国蒋氏原本一脉相承。2.韩国的蒋氏始祖是中国北宋末或南宋初的蒋壻,最初在朝鲜半岛的牙山定居,后世为高丽民族所“归化”,并逐渐分迁于朝鲜半岛的多地,部分回迁到中国东北地区。3.韩国的蒋氏同源同宗同族,同属蒋壻后代。4.韩国蒋氏的祖根就在现中国的河南省淮滨县期思镇。

至于韩国蒋氏始祖蒋堵是否官居北宋金紫光禄大夫、神庆卫大将军?蒋堵原籍在中国何地?韩国的蒋氏家谱与中国的蒋氏家谱是否能够对接?由于目前掌握资料有限,笔者不能妄而推之,姑且留待下一步与中、韩两国有兴趣同人再考证吧。

猜你喜欢
蒋氏始祖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打令艺术的俗文化特征
“双重冲击”下的朝鲜半岛新博弈
朝鲜半岛汉文学中的“羲之换鹅”探究
『万工始祖』鲁班
华夏始祖
清女诗人庄盘珠外家蒋氏家族考
后稷教稼
《始祖》心魂在 光焰万丈长
是“蒋氏日历”,还是《蒋氏日历》?〔*〕——读两《唐书·蒋传》拾零
《捕蛇者说》中的“异”字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