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性在外宣翻译中的体现

2015-04-29 06:29黄仕会王毅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译者译文文本

黄仕会 王毅

摘 要:外宣翻译的目的是要让译文读者准确理解源文所要表达的信息。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出发,以《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英文版为语料,指出译者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语言、文化和思维特点等因素,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从而更好地传达源文的内容,实现翻译目的。

关键词:外宣翻译;译者主体性;《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94(2015)01-0017-04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交流日趋频繁,外宣工作变得越发重要。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既是对政府在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又是对新一年工作的部署,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教卫生、外交、国防等各个领域,其英译文本已经成了国外读者了解中国国情和政策主张的重要途径。然而,要提供高质量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却实为不易,原因在于此类政论文的政治性极强,译文必须准确无误;其次,文中经常会出现大量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英文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译入语;同时,英汉两种语言在语句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也给翻译带来了困难。

对于外宣翻译,黄友义提出了“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和语言习惯。[1]由此可见,要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译者绝不能机械地把中文转换为英文,而是应该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根据他们的思维习惯和接受心理,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技巧,对原作进行加工,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

一、译者主体性

长久以来,在中西方的翻译理论研究中,作者中心论和原著中心论都占据了重要地位,译者被认为既要对原作忠实又要对读者迎合奉承,其主体性完全被忽视。然而在翻译过程中,源文作者和译文读者都无法参与,只有译者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译者的个人因素如知识面、语言水平、立场以及所采用的翻译方法都影响着译文的水平和译文目的的实现。这种对译者主体性的忽略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思考。

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如Itamar 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为面向译入语的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2]Andre Lefever和Susan Bassnett等提出的操纵学派认为,翻译就是文化改写。[3]自此,译者的文化身份和作用开始得到重视。对于译者主体性,国内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许钧指出:“所谓译者主体意识,指的是译者在翻译中体现的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及其在翻译中的一种创造意识。”[4]而在同一时期,查明建、田雨也认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5]

当然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原作的主导地位和读者的接受效果。译者的主体地位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必然受到原作的制约;在将其理解的文本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也必须考虑到读者的要求和期待。

综上所述,译者主体性指的是译者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对原作进行改造的主观能动性。对原作进行改造主要体现在从文化、语言层面进行加工,如改写、删减、增添,甚至重组,以期达到翻译目的。

二、译者主体性在外宣翻译中的体现

彼得·纽马克[6]将文本划分为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和呼唤型文本(vocative)三类,并指出不同类型的文本宜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如表达型文本以介绍原作文化为目的,宜采用语义翻译;信息型文本强调原作的内容和主题;呼唤型文本侧重召唤译文读者按作者的意图来感受和行动。其中,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都以目的语文化和译文读者为导向,应采用交际翻译。一年一度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了解我国国情和政策主张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进行翻译时,译者必须考虑译文读者的反应和文化,注重两种语言的差异,对原作从文化、语言层面进行加工,以实现原作的文本功能。

(一)注意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子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使译文符合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1.词汇层面

为了表示强调、避免歧义或保持句子结构的对称,《政府工作报告》中经常会出现词语重复现象,而英语中用词灵活,不喜重复。因此,译者应注意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考虑译文读者的反应,从译文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出发,采用替代或省译等方法加以翻译。

例1:采取一系列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举措,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稳中有进,各项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

We strove to break new ground,improve quality,and make progress while ensuring stability.All our work got off to a good start.

源文中“稳中”一词出现了3次,目的是为了强调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才是发展和改革等各项工作的前提,“有为、提质、有进”等工作只有在“稳中”才能进行。而译文中只用了“while ensuring stability”就表达了上述意思,省去了不必要的重复,这无疑更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例2: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promote socialist economic,political,cultural,social,and ecological advancement;and achieve sound and sustain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源文中为了保持结构对称,“建设”一词共出现了5次,这样文章显得行文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但在翻译中如果进行直译,译文势必显得拖沓冗长,完全违背了译文读者的语言习惯。因此,译文中只用了“advancement”就表达了源文的信息功能。

2.句子结构层面

英汉两种语言的最主要区别在于英语重“形合”,即主要靠语言本身的语法手段,主谓机制突出;汉语重“意合”,即主要靠句中内部逻辑联系。通过分析《政府工作报告》,发现汉语句子表达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中心词前修饰语较多;二是并列句、排比句较多,句子中心不明确。在翻译时,译者要注意两种语言的区别,采取不同的翻译技巧,使译文符合译文读者的语言习惯,便于他们理解和接受。

例3:我们追求的发展,是提高质量效益、推进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

The development we seek is development that raises the quality and returns of development,promotes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and improves peoples lives.

源文中“发展”前有3个修饰语,译文中译者采取了修饰语后置的翻译技巧,符合英语中“前重心”的表达习惯,意思表达也更为清晰。

例4: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We must rely fully on the people,break mental shackles and vested interests with great determination,and pursue economic structural reform as the key step to deepen comprehensive reform in all areas.

源文是由6个独立的动词短语构成的一句话,中间没有任何关联词连接,如对源文进行直译,则容易出现许多分句,结构显得太过松散。翻译时译者要发挥其主体性,分析句群,确定其内在逻辑关系,按照“共干多支”要求确定主从结构,突出句子的重点。经过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依靠群众”是基础,“表决心和气概”是伴随的心理状态,“冲破束缚、突破藩篱”是关键,“改革牵引”是手段,而“深化改革”是目的。因此,译文中用“with”介词短语表达政府推进改革的决心,用不定式短语“to deepen comprehensive reform in all areas”表示目的,在主句中则突出了改革的关键和手段。译文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也符合目的论的“连贯法则”,即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也就是说译文必须能让译语读者接受,并在目的语文化及其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7]

(二)注意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使译文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文化和思维特点

外宣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更是两种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总是习惯于用本民族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认识事物。所以外宣翻译主体必须考虑到外国受众的文化心理,了解译入语文化,将自身置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下,对源文信息采用各种翻译技巧进行加工,消除由此而产生的翻译障碍,使译文更加地道、更加准确和规范。

1.直译

直译指既忠实于源文内容又忠实于源文形式的翻译方法。由于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政府工作报告》中某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已为大多数外国人所熟悉,采用直译的方法既可以表达词语的含义,又能保留其语言风格。

南水北调工程: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劳动教养制度:the system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一国两制:one country,two systems

92共识:the 1992 Consensus

2.意译

意译指只表达源文内容,不保留源文形式的翻译方法。对于反映中国特有文化色彩的词语时,如果用直译会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而意译则可以充分表达该词语的内在含义,抹平了译文读者缺乏的文化背景,从而实现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例5:让市场吃了“定心丸”,成为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一招。

All these efforts reassured the market and played a vital role in sustaining steady economic growth.

“定心丸”本意指专治虚忧愁不乐,惊悸心忪,恍惚忘误,神情不宁的药物,而在文中显然是用了它的比喻义,即能使人心绪安宁,不再忧虑的言语或行动。所以译文将它翻译为“reassured the market”,使读者充分了解了该词语的内在含义。

又如例4中“壮士断腕”和“背水一战”两个词语都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背景,如前者出自唐代窦皐的《述书赋下》:“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后者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翻译时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译文则显得冗长不堪,严重干扰正常交流。所以译为“with great determination”,表达了这两个词语的真正含义,即做事不留后路,需下定决心,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

例6: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空心村”问题。

We will give high priority to resolving problems facing children,women and older people who are left behind in rural villages by rural migrant workers working in cities.

“空心村”问题是指农村青壮年大量进城务工,家中仅有老人儿童留守的现象,这是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译文采用意译的方法,使国外读者也充分了解了这一现象。

3.增译

《政府工作报告》中常出现一些简略的表达方式,而这些表达通常隐含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这时为保持源文和译文之间的信息对等,需要增加一些解释说明性的内容,以便于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例7: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四风”,严格执行“约法三章”。

We fully implemented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s eight-point decision on improving Party and government conduct,carried out the campaign to heighten awareness of and implement the mass line,firmly opposed formalism,bureaucracy,hedonism and extravagance,and strictly implemented the State Councils three-point decision on curbing government spending.

源文中的“八项规定”、“四风”和“约法三章”如果分别直译为“eight-point decision”、“four oppositions”和“three-point decision”,由于不了解中国国情,译文读者对此难以理解,会严重影响译文的表达。译文中增加解释性的内容后,较好地弥补了译文读者缺乏的背景知识,实现了信息的有效交流。

(三)注意中英语言风格的差异,译文“达义为先,兼顾形式”

由于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面也有所不同。汉语表达中常出现大量的“四字格”、排比句等结构,文章读起来富有激情和感召力。英文表达讲究客观具体,简洁通俗,易读易懂,便于记忆。这就要求译者必须以读者为中心,保证内容的完整,同时,尽量保持形式上的统一。当二者难以兼顾时,应该首先保证源文意义的传达。

例8:面对自然灾害等各种突发事件,我们有序有力,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科学应对。

In the face of natural disasters and other emergencies,we worked in an orderly and efficient way and in accordance with laws and regulations,put people first,and responded in a well-planned way.

源文中共出现了4个“四字格”的表达方式,译者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把“有序有力”和“依法依规”翻译为两个介词短语,而把“以人为本”和“科学应对”作为句子的谓语部分加以强调。这样译文不仅完整准确地传递了源文信息,而且也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重点突出,读起来也富有节奏,实现了预期的交际功能,达到了翻译的目的。

三、结语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的方针政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译者在进行诸如《政府工作报告》等外宣文献的翻译时,必须以实现宣传目的为目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各种翻译策略,对源文进行加工,使译文符合译文读者的语言、文化和思维特点,从而使他们准确无误地理解源文所要表达的宣传信息。

参考文献:

[1]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2]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论[J].张南峰,译.中国翻译,2002(4):19-24.

[3]Bassnett,Susan & Andre Lefevere.General Editors Preface[A].Translation,Rewriting &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2.

[4]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6-11.

[5]查明建,田雨.论译者的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19-24.

[6]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7]Christiane Nord.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责任编辑 徐 晶

猜你喜欢
译者译文文本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I Like Thinking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