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的日常

2015-04-29 00:44:03周祺
上海工艺美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竹器河塘虹口区

周祺

In Muji Shop of IAPM Shanghai, Shanghai Bamboo Weaving Exhibition is held. The exhibits are handmade by 11 local bamboo weaving masters. The oldest master is Master Wei (93 years old) running a steamer shop in Hailun Road, Hongkou District. The youngest master is Master Zhu (65 years old) running a bamboo work shop in Zhujiajiao Town, Qingpu District. All masters their life experience and learning process. By means of ancestral inheritance, apprenticeship or self-study,they carry forward wisdom of predecessors, and apply traditional skills in the current daily life.

上海本地产的竹子,竹编师傅们称为“本竹”。以前,上海郊县的村前屋后都要种上几排这样的竹子,可以挡风。等它们长了三四年之后,在白露时节砍下来,浸放在附近的小河塘里,农闲时再拿来劈成竹篾,制成日用品。如今,这种本竹也随着竹编师傅的减少而渐渐在这片土地上消失了。

在环贸广场无印良品店铺内举办的“上海竹编展”,展品是由上海本地11位竹编师傅手制的,年龄最大的是在虹口区海伦路开蒸笼店(即将搬迁)的魏师傅(93岁),年纪最小的是在青浦区朱家角镇开竹器店的朱师傅(65岁)。每个师傅都有各自的生活经历和学习过程,无论是祖传、拜师还是自学,他们都继承了先辈的智慧,再将传统的技艺应用于当下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以“做出和我一样的人都能用得上的东西”为信念,而坚守着这项劳作。或许,这些师傅们在家家户户都用竹制品的那个年代里,算不上是手艺最出色、最独到的,但他们是现今上海地区还在做竹编的少数人群中的一员。

近两年间,我满怀着好奇心去寻访师傅们,从他们的叙述和手制品中,感受其生活的淳朴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原先的好奇现在已经变成了感激,这些竹器虽说不是什么精细的工艺品,但他们把这些即将一去不复返的记忆,又带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虽然因为“实在太辛苦了”,几乎没有后辈继承他们的手艺,但师傅们对现在年轻人的未来仍有信心。或许有一天,篮子还会回到菜市场和厨房,竹器还会出现在大家的生活中,而不只是在展厅里。

猜你喜欢
竹器河塘虹口区
送快递
醉叶
虹口区发改委到黄浦区调研建筑节能工作
上海节能(2020年3期)2020-04-13 13:15:42
南山赋
扬子江(2019年3期)2019-05-24 14:23:10
地域性设计文化的不懈探索
——读张宗登博士《潇湘竹韵:湖南民间竹器的设计文化研究》
向阳 向上 向善——上海市虹口区凉城第三小学培育新时代好队员
少先队活动(2018年7期)2018-12-29 12:27:54
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小郁竹器工艺发展分析
新商务周刊(2018年7期)2018-12-08 10:25:38
何天谷(二首)
文史杂志(2018年6期)2018-11-15 02:30:50
村子前后老河塘
中国竹器史研究之二:汉代竹器
竹子学报(2018年3期)2018-02-25 08: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