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文
Since thermal coloring technology for bronze sculpture surface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2005, through practices and painstaking efforts of art casting industry,t h i s c o l o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h a s m a d e g r e a t p r o g r e s s i n C h i n a , wh i c h h a s b e c ome ma i n s t r e am c o l o r i n g Technology.
热着色处理技术,指的是以金属材质(主要指铜及铜合金)的艺术品表面采用加热同时进行着色的新技术。在国内,室外大型青铜雕塑表面着色,过去均采用单一的冷着色古铜色或古铜色加绿,给人以冷冰冰单调的感觉。同时,冷着色过程会伴随大量污水产生,容易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自2005年青铜雕塑表面热着色技术引进国内以来,经过艺术铸造行业的实践和努力,这种着色技术在国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主流的着色技术。在欧美热着色基础上,通过在实践中尝试、摸索,目前已形成棕加绿色、黑里透红色、黑底多绿色、银灰色等较完备的热着色体系,中国的青铜雕塑才真正靓丽起来。以下选用几个经典案例加以阐述介绍。
一、棕加绿色系
棕加绿色系指的是,先用手动喷壶将硝酸铁溶液在铜表面整体做成均匀棕红色,而后用平头鬃刷蘸硝酸铜溶液在铜表面做均匀的连片绿色小图案。上蜡封闭后,两种颜色融为一体,互相渗透。这个色系可以根据硝酸铁溶液和硝酸铜溶液的不同浓度做出深浅不同的效果。
2014年11月17日,由奥地利著名雕塑家夫克斯设计的巨型青铜雕塑《马与龙》在美国迈阿密市湾流公园落成。该雕塑高33米,长64米,根据客户要求,雕塑表面必须采用热着色技术处理。这是热着色技术首次应用于室外巨大型青铜雕塑,颜色是棕加绿色,该颜色的稳定性强,棕绿互渗,艺术感染力强。在“马与龙”着色时,难点在于雕塑面积巨大,时间又拉得很长,必须确保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条件下所做颜色的统一;尤其是每个着色单元交接地带预留空间,严防整体完成后,出现“边界线”。雕塑整体安装着色完成后,受到美国客户和民众的高度评价,媒体也做了大量报道。
二、黑里透红色系
黑里透红色系指的是用硫化钾溶液做均匀的黑色,之后用水冲去表面浮层,再用百洁布在高光点轻擦一遍,然后用手动喷壶就着高温均匀地喷洒硝酸铁溶液。上蜡封闭后呈现均匀透亮的黑里透红色。
闻名世界的法国雕塑家让·卡尔多设计的“戴高乐将军”铜像,着色采用整体黑色调子上透出棕红色,在庄重协调中显层次。需要注意的是,雕塑表面肌理高低点的主色调一致,颜色接近,切忌高低点颜色反差大,会给人以凌乱、不协调的感觉。该雕塑着色完成后,专程来验收的法兰西艺术学院迪迭院士连声称赞“棒极了,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颜色。”
三、绿色透黑底色系
绿色透黑底色系指的是,用硫化钾溶液做均匀的黑色,之后用水冲去表面浮层,然后就着高温用平头鬃刷粘均匀的连片绿色小图案,粘得要比较厚实。上蜡后,呈现漂亮的绿色透黑底色。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设计的,高9.5米,安装于国家博物馆的孔子铜像,采用了绿色透黑底色系,这种色系古朴、厚重,难点在于均匀中有变化,整体绿色中透出黑色底子;处于低点的点、面,绿色可适当多点,但一定不要显得突兀,要顺畅自然才好;绿色对黑底的覆盖不可太严实,否则会少了层次感;黑色露得太多了又会显得不干净,度的把握很关键。该颜色适合于历史人物、事件之类的相关题材。
四、银灰色系
银灰色系指的是,用手动喷壶将硝酸银溶液在铜表面做均匀的银灰色。上蜡后呈现雅致透亮的银灰色。这个色系的着色难点在于银色着色过程附着难。
200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日,时任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的吴为山教授,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设计的四个主题雕塑震撼亮相。其中“逃难者”组雕10尊,表面处理就采用了银灰色系,以凄惨逼真的象形,以类似累累白骨的雕塑表面颜色,向人们展示了为逃出日军屠城者魔掌的普通民众的极度悲惨:逃难中,一位老人双手颤抖地托举着已经咽气的孙子;一位僧人为路边死去的少年合上圆睁的双眼;一个知识分子扶着受到侮辱的妻子痛苦不堪、悲愤交集……本组雕塑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再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情境,给世人以巨大的心灵震撼。
结论
总之除了以上四种常用色系,棕色、红色、白色、黑色以及各种套色色系,均可根据题材,根据客户要求在室外大型青铜雕塑上采用,室外大型青铜雕塑一样可以做到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