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桥
一、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是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
1. 强化学习意识,转变教育观念。
(1)自学“洗脑”。我们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要求教师学习与新课程改革相关的书目和资料,每位教师都撰写了对新课程的感悟和心得。
(2)系列研讨。结合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感,开展系列研讨活动。通过召开教师座谈会的形式,探讨了原有基础教育课程的弊端、實施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必然性、紧迫性和其深远意义。
(3)培训指导。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做到“三定”、“三有”、“两保证”。“三定”即指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三有”是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两保证”是保证资金投入,保证培训质量。几年来,学校多方筹措资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拓宽培训渠道。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活动,派中青年教师走出去听课、学习,取名校之长,不断地提高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几年来,派出参加培训多达95人次。每年还邀请专家、进修学校领导和教研员深入我校指导教育教学,使我校的课改工作更加有序、有效地进行。
2. 强化合作意识,提高教学能力。
(1)个人研读理解。即是要求教师课前对新课标、教材、学生、教学方法进行充分研讨,形成初步的教学思路。
(2)小组合作探究。各学年组的组长把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分工备课,并组织本组教师轮流说课,交流各自的教学策略,然后针对自己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各自的教学风格,形成教学方案。
(3)相关知识整合。即通过开展科技知识竞赛、科普论文评比、科技制作等活动促进自然科学与各学科之间的整合,通过各类演讲比赛、创办班级手抄报等途径,加快了社会、书画和艺术学科间的整合。
(4)现代化技术的介入。即充分利用学校的电子课堂资源库、教学光碟、与教学同步的课件资源库,为教师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真正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
二、勇于开拓创新是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关键
1. 加强教学实践反思,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新课改实验是在素质教育理论基础上展开的,强调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程教材对于教师来说,没有可供借鉴的教案,没有更多可供参考的资料。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教师把握新课程教材的编排体系,我校认真抓好备课这一环节。采用了“六备”的备课形式,即:备课标——备教材——备思维拓展——备教法——备学生——备课后反思。要求教师在开学前一个月通读教材,进行独立备课,查找相关资料,使教师的教案体现出“教材设计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后教学反思”三方面内容。
2. 以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探索新课改的有效途径。课程改革是一个科学的探索过程,所以科研、教研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坚持以科研课题为载体,边实验、边学习、边研究。例如,针对当今小学生课外阅读量的不足,确立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实验课题。几年来,实施的效果显著,大大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2006年,我校申报了国家级科研课题《脑功能开发活动研究》和市级实验课题《新课改中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3. 以教研活动为契机,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力度。每学期,学校都针对教学实际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上学期,我校以教学开放月为载体,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促进了全体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2006年4月26日举行了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同年10月,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脑功能开发和珠脑速算实验活动汇报课,培养了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拓宽学生了知识视野,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4. 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根据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有关规定,再结合我校实际,先后自编了校本课程。即:《小学生古诗词·名人名言》、《书法》等。补充和完善了教材资源,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以及发挥教师创造才能做出了贡献。
5. 建立促进学校师生发展的评价方式。
(1)学生评价目标多元化。如,我校的语文学科评价分朗读、背诵、识字、作文四项考核;数学学科评价有口算、笔算、操作、分析四项考核。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才学得轻松,教师才教得愉快,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办学声誉。
(2)学生评价方法多样化。我校在对学生评价工作上讲究方法和策略,成立了综合考核小组,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密切合作,有效监督和指导评价工作。采用的方法是:学生自评、小组内互评、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这些评价的资料都记录在学生的成长记录袋里,伴随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3)教师评价内容多元化。教师评价依据《吉林省普通中小学校教师评价内容要点及参考标准》,包括:基本素质、师德修养、教育能力、履行职责情况、工作效绩、附加内容等6个方面的内容。
(4)教师评价方法具体化。学校根据教师的工作实际,采取了月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各处室按照考核细则对每位教师进行量化积分,实行奖勤罚懒的机制。年终进行综合考核,把老师的积分作为教师的晋职晋级、评优选先的依据。考核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断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发展。
三、课改实验成果显著
1. 课改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1)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前课堂上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样做学生就怎样学。通过新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从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自觉地进行小组交流,最后探索解答问题。
(2)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不断增强。开始学生还不能自主地学习,现在每个学生都能有意识地学会自学了。高年级的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得更快,综合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3)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开始学会思考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就是每个学生思维提高的过程。
(4)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提高。
2. 课改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此次课改实验中,我校培养了一批理念全新、教学水平较高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她们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看到教师们的成长和进步,我们更加坚定了新课程改革的决心。
总之,新课程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顺应发展的潮流,体现时代的要求,是国际社会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基础教育的一次伟大变革。让我们携起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工作。我们坚信,课程改革必将以其蓬勃的风姿,再创辉南教育的辉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