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教育分层初探

2015-04-29 00:44葛燕林
宁夏党校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社会流动教育公平

葛燕林

摘要:目前我国在不同教育阶段存在着明显的分层现象,这一现象将会制约我国教育健康和持续发展。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抑制教育分层扩大,必须健全社会流动机制、打破城乡二元教育结构、重塑农村教育价值。

关键词:教育分层;社会流动;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21(2015)01-0074-04

一、当前我国教育分层现状

1.教育分层的内涵

谈到教育分层就不能不提及社会分层。社会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社会个体、群体间存在着不同的等级层次,故用“社会分层”这一概念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学中的社会分层,指的是根据一定的社会属性,将社会成员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它体现着社会不平等。[1]教育是属于社会结构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这个子系统中,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教育主体在教育路径选择、教育资源获取等方面同样存在着不均衡现象。目前,关于教育分层学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甄月桥等学者普遍认为教育分层是社会既得利益群体维护自身利益、获取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2]王小红则认为教育的社会分层是指个人通过教育以获取机会来实现向上流动和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3]我们认为,教育分层是基于个体先赋性因素和自致性因素的差异,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机会、教育获得等方面存在的区隔现象。

2.教育分层的具体表现

义务教育阶段分层 。由于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等特点,我国凡是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能免费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在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发达地区和城市的教育资源优越,师资力量雄厚,学生基本能圆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然而,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达标率远远低于城市。仅从升学率看,城市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几乎是100%的升学率,农村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升学率只有70%左右。[4]

高级中等教育分层。高级中等教育分层主要是指个体在完成义务教育之后的下一个教育阶段中体现的分层现象。与义务教育阶段不同的是,高级中等教育不具备强制性,也不具备公共产品特性。若要继续学习,学生家长必然要进行一定的投资。由于此种投资具有较长周期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不同家庭孩子的选择具有较大差异——或进入普通高中就读为未来考入大学做准备,或进入中等职业教育学习希望谋得一技之长,或放弃升学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不同的社会阶层往往会选择适合他们自身的教育模式。即社会的中上层(具有一定的经济资本或政治资本等)往往会让子女进入正规的普通高中学习,中下层的子女则倾向于进入职业学校,农民子女放弃升学的比例往往大于其它阶层。[5]

普通高等教育分层。 普通高等教育俗称大学教育,它是在中等教育完成后进行的专业化教育,为社会培养科学、研究等人才,以服务于社会和国家。它的分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院校形式的差异。进入普通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虽然都能获得同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有的学生能够升入重点大学,有的只能进入一般院校。上层群体子女进入大学或重点大学的比例显著高于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农民子女,后者的子女在竞争上处于弱势地位。二是毕业后的收入分层。不同院校的毕业生在收入、福利、社会资源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会伴随于个体日后的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社会中下层群体往往寄希望于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以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以弥补自身先赋性的劣势。但是,现实常常无法满足他们美好的诉求。

二、教育分层的社会学分析

1.先赋性因素影响教育支持网络的构建

在教育起点上,我国虽已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有机会上学。但是与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相比,农村地区尤其是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由于经济条件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先赋性因素的限制,难以接受与城市同等的教育资源。这些地区的儿童和青少年即使在义务教育阶段也常常“游离”在原本属于他们的课堂之外,或是农忙时放下学业回家帮忙,或是干脆退学外出务工,呈现出较低的入学率、升学率以及较高辍学率的现象。

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获取和利用教育资源的条件不一样,并非人人都能“上好学”。自古至今教育是社会中下层群体实现向上流动、改变自身地位的重要途径。各阶层都希望自己以及后代能够接受教育,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然而,社会中上层群体为了使自己拥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本实现代际传承,保持优越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他们努力动用各种资源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进入重点高中、名牌大学。

在教育获得上,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教育获得,即个体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的各种内在或外在的报酬。个体的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教育获得的优劣。研究显示,大学毕业生家庭社会关系网络越广泛,就越容易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

2.教育模式的转变为教育分层提供了可能性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指出,高等教育适龄人口( 18岁—21岁) 入学率在5%以内为精英型高等教育阶段; 15%~50% 为大众型高等教育阶段; 50%以上为普及型高等教育阶段。[6]我国早期的高等教育模式属于精英教育,招生人数较少。2013年全国教育统计公告显示,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3 460万人,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34.5%。[7]在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我国已逐渐从精英教育模式过渡到大众型教育模式。

精英型教育模式下,只有成绩优异、有才能的精英才能进入大学,学生自身能力是他们进入高等院校的唯一标准。那些拥有丰富社会资源但自身能力不足的人很难进入高等学府,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不同群体间的教育平等。随着大众型教育模式建立以及市场力量介入,教育日益成为筛选社会成员进入上层社会的决定性因素。大众型教育模式原则上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教育机会,但我国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现状却间接造成了教育不平等。以前的精英型教育模式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支出,国家尚能承担,但是政府难以承担大众型教育模式所需要的支出。因此过去单一的政府财政拨款形式逐渐转变成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各高校纷纷通过银行贷款、社会筹措等方式推动高校扩招建设,一些有能力、成绩优异的学生可能会因为费用问题不能进入高等学府。如此,在一定程度上,教育模式的转变为教育分层提供了可能性。

3.地方性知识在教育过程中的断裂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主要宣传国家文化和城市文化,地方性文化很少被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我国一些农村地区辍学、失学现象与地方性文化不被纳入教学体系息息相关。教育体系中地方性知识的断裂,一般会造成两种不良影响。一是当地学生在接受学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时缺乏兴趣,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二是没有反映农村实际情况的农村教育在农村发展过程中缺乏实用性。教育体系中地方性知识的断裂,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农村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长期落后于城市。在城乡二元体制之下,形成了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城乡二元教育结构使我国教育制度的安排以城市为导向,教学内容与方法多是根据城市发展而设计,乡村文化与地方性知识则几乎未被纳入教育体系。

三、改变教育分层现状,促进教育路径选择平等化

1.健全社会流动机制,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实现社会流动渠道畅通和教育路径选择平等,是城乡教育发展的理想目标。在竞争日益剧烈的现代社会,教育在促进社会成员向上流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教育与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声望、职业密切相关,具备较高声望和较好职业的个人一般都能接受较好的教育。然而,一个社会中是否具有畅通的流动渠道以及健全的流动机制,是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是否可以公平接受优质教育以实现向上流动的关键。

普适社会流动的自致性规则。当自致性规则成为个体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主要筛选标准时,教育资源的配置以及教育机制的建立更应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教育是实现社会成员向上流动的动力机制,只有自致性规则具有普适性,社会成员才可以通过教育习得某种知识和技能,获得实现自己意愿的权利——实现向上流动,而不会受阻于其他的障碍。

完善社会流动管理体制。我国社会流动管理体制中如教育、就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弊端,制约了社会流动的有序进行。为了促进社会流动渠道的畅通,使各类社会成员都能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必须对社会流动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改革中,应该充分考虑社会各阶层成员利益,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在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体现社会公正的原则,赋予他们向上流动的机会与动力。

疏导良性社会流动渠道。良性的社会流动渠道是社会成员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条件,社会流动渠道不通畅必然会制约社会成员的向上流动。当今社会中,教育成为获取更高社会地位、谋得更好职业的重要途径。良性的社会流动渠道,必然是要充分发挥教育在社会流动中的积极作用而排除其他人为或制度性障碍。一个社会如果要建立良性的社会流动渠道,那么社会成员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获得上必须具备平等权。只有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接受社会优质的教学资源、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才能确保向上流动正常有序、公正合理地进行。

2.打破城乡二元教育结构,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将城市教育的发展置于优势地位, 而农村教育在基础设施、师资配备、制度保障等方面明显滞后于城市。为了实现我国教育公平发展,必须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打破二元教育结构。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我国户籍制度中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二元教育结构的形成。城镇居民往往拥有较为优越的教育资源,而农村居民进城务工,其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首先就很难妥善解决,更不用说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制约了教育资源合理公平的流动,因此,户籍制度改革是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打破户籍制度壁垒,建立教育资源均衡机制,对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缩小教育投入差距,增进城乡教育互动。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不均等是农村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政府不仅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投入,还应该加大对高等教育阶段农村学生的支持和帮扶力度。此外,城乡教育部门、学校之间应积极开展教育互动。借助于教育互动,城乡教师不仅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还可以通过共同探讨共同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城乡学生既能促进相互了解,又能交流彼此所学知识。如此,城乡教育的发展才有望逐步缩减差距。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办学质量。城乡教育差距的缩小是以城乡经济差距缩小为前提,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加强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引导农民致富是提高农村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的可靠保障。

3.重塑农村教育价值,改变地方性知识在教育体系中失语状态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价值选择主要存在以农村为取向和以城市为取向两种观点。农村教育价值选择的单一性不仅制约农村教育健康持续发展,而且使教育分层导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以农村为取向的教育价值选择,倾向于强调农村教育要立足于农村自身发展和农村成员利益的获得上,将目光仅仅局限于农村这一地域范围内。这种脱离城市和国家发展的农村教育必然会造成农村教育的低水平和低质量,从而扩大城乡教育差距,使教育分层升级。以城市为取向的教育价值选择,强调农村教育以城市为中心,教育的结果是为城市输送人才。这种教育价值选择不但使农村教育边缘化,同时使农村学生在接受以城市文化为主的教育模式时遭遇困境。因此, 重塑农村教育价值,改变地方性知识在教育体系中失语状态迫在眉睫。

农村教育目标必须致力于为城乡共同发展服务。单一的“为农”和“为城”的教育价值取向不利于乡村儿童获得良好教育,也不利于农村教育自身发展。乡村儿童和城市儿童必须接受同样的教育,但绝不是仅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价值取向。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农村和城市应给予同等的话语权,让农村在教学安排、课程设置、教育计划等方面享有充分发言权。

农村教育体系必须包涵乡村文化精髓,传承乡村文明。优秀的乡村文化是乡村人民创造的乡村物质和精神成果,是反映乡村生产、生活的一面镜子。将乡村优秀文化纳入农村教育体系中,可以使乡村学生熟悉乡村文化,传递乡村文明,增加乡村文化自信。

农村教育内容必须关注乡村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与城市儿童不同,乡村儿童从小生活在一个熟人社会,社交圈子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密切。与他们夕夕相伴的除了邻里乡亲,就是他们热爱的乡村绿色的自然环境。因此,农村教育内容不能脱离乡村自然条件和环境,不能脱离乡村儿童丰富独特的生活经验。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适当纳入乡村儿童在乡村“场域”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生产和生活体验,对于培育他们的乡村情感与价值观极其重要。

四、结语

一个文明、开放的社会应该是给予每一个社会成员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机会。当教育成为人们实现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时,教育公平则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期盼,让每一个学生无论是来自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来自困难家庭还是富裕家庭,都能够拥有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让他们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获得上都能享受机会均等,这样不仅可以在整个社会中形成合理有序的社会流动,而且由教育分层造成的城乡差异、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甄月桥.教育分层的社会学分析—弱势群体的教育解读[J].当代教育论坛,2009(05).

[3] 王小红.基于教育社会分层视角的农村学生社会流动与教育选择[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3(04).

[4] 闵学冲.城乡差别变化的政策因素研究[J].中国合作经济,2007(10).

[5] 李春玲.“80后”的教育经历与机会不平等——兼评《无声的革命》[J].中国社会科学,2014(04).

[6] 马丁· 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01).

[7] 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3/201407/171144.html.

猜你喜欢
社会流动教育公平
基于访谈探讨天津取消小升初择校考试制度的合理性与否
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孝道”和“公平”观念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对特殊学生的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社会流动视阈下的异地高考
乌孜别克乡社会流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财政教育支出区域公平性的双权重泰尔指数分析
社会流动背景下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