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义全
在新材料作文主导一切的高考形势下中,利用中学生对青春文学及高考满分作的兴趣来引导学生阅读写作,以“以读促写,‘2+1”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改善作文中无灵感、无素材、语言苍白、立意陈旧等问题。
一、简述以读促写“2+1”作文教学策略
1.以读促写“2+1”作文教学策略产生的契机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口不绝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学生积累的语言材料多了,对语言文字就逐渐有了感悟力。这样学生把在阅读背诵中积累的内容,结合个体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变成自己的心得,化为自己的文字。
而近几年高考在作文命题方面的一个突出的变化是:自主立意,自主拟题。构思是否新颖也成了决定学生能否得高分的一个关键。可目前中学生普遍具有的心理:爱阅读,不爱写作,甚至是惧怕写作。这个问题也没少令教师煎心熬肺,耿耿于怀。许多写作教学方法又一如“鸡肋”,令人弃之不舍,教之无味。为此笔者也积极摸索,努力尝试“以读促写‘2+1作文教学新模式”。
2.以读促写“2+1”作文教学策略的内涵
以读促写“2+1”作文教学,是指一种以系统的课内外阅读为基础、讲求实效的作文指导方法,简言之即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导学案的2+1作文指导模式。具体一点说,这里的“2”是指两种阅读活动,即有指向性的课内阅读活动和系统的课外阅读活动,“1”指一套导学案。“2+1”作文指导模式就是在“以读促写”理念指导下,形成的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两项阅读活动加配套的作文训练导学案的作文指导模式。目的是在与写作相关的“情、知、理、趣”上,全面高效地作用于学生。古人云“胸中无千家书,乃欲为诗,如贾人无资,终不能致奇货也”,从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吸取宝贵的作文教学经验而走出来的以读促写“2+1”作文指导模式势必为从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写作的勇气与能力提供了保障。
二、以读促写“2+1”作文教学需要培养几种写作意识
1.以读促写,培养学生阅读属于自己的青春文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生活,抒自己青春具有的真情实感的写作意识
对中学生来说,应多培养他们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学会用恰当生动的语言去表达对生活的感受。为完成这个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充分挖掘课本资源,引导学生深入课本阅读。教材中相当多的文章所写的生活都很贴近初学生的生活,也能对学生构建健全的思想起到引导作用,如丰子恺的《送考》,刘亮程的《寒风吹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
2.以读促写,扩大学生对课内课外文学的阅读范围,拓宽学生思维空间,加强学生用笔描写生活,构建人生的写作主体意识
以读促写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读物的涉及面要广,除不健康的读物外,无论天文地理、文史经哲、还是小说散文都行,目的就是让中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提升写作能力。例如推荐阅读郁秀的《花季,雨季》,路遥的《人生》,王蒙的《青春万岁》,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通过阅读这一类书籍,让学生知道中学生的天地是如此之无奈,也如此之精彩;通过阅读这一类书籍,让学生能正确梳理年轻的思想,进而引导中学生动手书写属于自己这一代的人生华章。
有“米”之后能为炊,作为语文教师在学生有了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如何正确的对待和有效的利用它,这又是接下来的关键,这也是我们提倡阅读的用意之一了。“灵感是主体经过长期的积累而通过感官对其一外物的刺激反映得来的。”针对现在中学生写作缺乏灵感,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中学生感兴趣的青春文学作品刺激学生的写作灵感。青春文学作者多作为中学生同龄人,他们创作的作品的一大特点是:题材主要是以自我体验为圆点的,描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生活经历、体验和人生思考,观察视角集中于校园,也靠近家庭,其内容很容易和中学生产生共鸣。例如韩寒的《零下一度》,例如郁秀《花季雨季》。具体操作可从下面两点做起:
(1)以导学带阅读,增强阅读理解,提升写作能力
一如解答语文试卷上的现代文阅读,要在读好读懂的基础上完成问题解答,“2+1”作文教学,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让学生不断地抄写范文,在大量的抄写范文中,学生的书写、阅读、理解等能力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抄写的过程,虽然表面上看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它实际上收获的是对文章更透彻清晰深刻的理解与感悟,这样,学生在阅读并理解高考作文材料中就能游刃有余,随意挥洒。
(2)以导学带阅读,增强阅读理解,提升写作能力
学生们的思维是跳跃的,多维的,充满了想象和创造,在阅读中容易走向随意性,“2+1”作文教学,是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写作教学目的,围绕文章或阅读材料,设计相关的导学案来规范引导学生,在这种导学阅读中,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去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完成作文写作。
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学业任务重,课余时间少,每天的生活总是简单的三点一线,很难找到可以记下的东西,因而作文时常感叹没有写作素材。考虑到“素材是文章写作的最根本的东西。”针对此,我们可以引入高考优秀满分作文,让中学生透过同龄人的优秀作文去了解小作者的阅读经历和阅读的作品外延,进而去扩充自己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视野。借鉴他人的情感体验,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把从他们那里看到的学生生活的另一面的精彩与沧桑,再加上自己的体会,经过头脑的融合加工,最后升华为自己的东西。看的多了,积累的就多了,慢慢地自己的资料库就丰富起来,没有写作素材的问题就可以得到一定的解决。
“善为文者必善积累”。通过课内外阅读,辅之以精当的导学案,积累方法,积累技巧,积累素材,以读促写,我相信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能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