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化的视觉呈现与传播现状

2015-04-29 07:26张小玲
大观 2015年11期
关键词:视觉传播

张小玲

项目来源: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巴渝文化视觉呈现与传播策略研究 ——以重庆火凤凰为例,项目编号:15SKG225;重庆工程学院校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火凤凰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与推广。

摘要:巴渝文化在各个领域都有丰富的体现,从中可以提炼出许多视觉造型元素,本文从典型领域提取了巴渝文化的典型代表,提炼视觉形态元素,并试图梳理巴渝文化的传播现状。

关键词:巴渝文化;视觉;传播

一、巴渝文化概述

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虽然巴地包含了重庆又远大于重庆,但是巴渝文化却是贯通重庆古今的主流文化。在此特别说明本论文所涉及的巴渝文化就空间而言,仅探讨今重庆直辖区域。二、巴渝文化的视觉呈现

巴渝文化在各个领域都有丰富的体现,从中可以提炼出许多视觉造型元素,如:吊脚楼造型、太阳鸟造型;巴渝舞造型;巴渝十二景等,如图1所示。

图1  巴渝文化中的视觉造型元素

(一)巴渝地区历史文化图腾

1.太阳神鸟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太阳鸟就是凤凰和金乌。凤凰被赋予了美丽辉煌和崇高无上的含义。太阳神鸟图腾,出现在2800年以前的古蜀,约先秦时期。现存金沙遗址出土的这个“太阳神鸟”金箔整器呈圆形,整体感强,现收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周围等距分布12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4只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2005年8月16日被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足见其分量。

2.白虎与巴蛇

说道巴渝文化不得不说的巴文化,而巴蛇与白虎又是巴人的图腾崇拜。在重庆地区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蛇与白虎的图案;甚至,大家常说的左青龙右白虎,中的白虎也来源于本土文化。白虎与巴蛇的视觉形态也在重庆地区多处出现。

(二)川剧、巴渝舞等巴渝文化艺术

王川平先生曾说,竹枝词以及至今流传的三峡民歌、三峡号子、重庆山歌、铜梁龙舞等群众性巴渝民间艺术,都强烈地抒发着巴渝之情。

川剧与巴渝舞是巴渝文化中的瑰宝,其艺术形态丰富多样,对于巴渝文化各方面研究都具有很强考证意义和认知价值。川剧,是中国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的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川剧脸谱恰如其分的利用了不同的颜色搭配表现不同人物角色。巴渝舞则是古代巴渝地区非常流行少数民族歌舞。是古巴人在同猛兽、部族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集体武舞。分支为僚人的“羽人舞”、江南的“盾牌舞”、土家族的“摆手舞”,以及川東的“踢踏舞”。

(三)巴渝地区美食代表——火锅

火锅,几乎成了重庆美食界的代名词,古称“古董羹”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火锅配上巴渝地区的火辣辣的海椒,其画面不由让人垂涎三尺。

(四)巴渝十二景

巴渝十二景分别在1760年、1989年、2008年以及2015年间各有评说。由最原始的版本来管中窥豹。古巴渝十二景得名于清乾隆年间的巴知县王尔鉴,他在巴渝山水中圈定了十二处最能代表巴渝美色的景致,让其流芳百世,距今已有近三百余年历史了。古代巴渝十二景分别是:金碧流香、黄葛晚渡、桶井峡猿、歌乐灵音、云篆风清、洪崖滴翠、海棠烟雨、字水宵灯、华蓥雪霁、缙岭云峡、龙门浩月、佛图夜雨。

(五)巴渝特色建筑——吊脚楼

吊脚楼算是老巴渝、老重庆很具代表性的又一视觉形态。巴渝地区多山而潮湿人们根据实地情况,将建筑的一部分悬空撑起,这就是吊脚楼。重庆山地住宅建筑的吊脚楼形式很多,多为穿逗、捆绑方式有用木柱、砖柱或石柱。吊脚楼一般都存在于自然条件比较苛刻的地方,“洪崖洞”正是典型代表。巴渝地区的人们很懂得如何依附自然、顺应自然、和自然生活在一起。我们在这类的建筑中能充分感受到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的亲和与随意。

三、巴渝文化的传播现状

(一)有专设文物建筑保护基地、机构等

为了更好地进行巴渝文化的发掘、研究、著述和普及传播,部分地区有专设文物建筑保护基地、机构等。比如有2006年11月28日,成立的重庆市巴渝文化研究院。有以重庆本土文化巴文化为魂,从建筑、雕塑、地刻、博物馆、研究协会、歌剧院等方面全面展现巴国历史文化,配有巴人博物馆、巴国歌剧院、巴国名人历史长廊等展示中心的巴国城。还有重点陈列了巴渝地区清末民初颇具民俗工艺的巴渝民俗文化村。有坐落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85号,的文物保护单位巴渝文化会馆(曾戴笠公馆)。还有弥漫着浓浓的巴文化气息巴文化公园等。

(二)利用巴渝文化+,进行传播

围绕巴渝文化这一主题,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构建代表性文化产业及配套的综合服务设施的逐渐建立。如以巴渝文化为主题的民间博物馆——重庆宝林博物馆。将体现巴渝文化的吊脚楼、洪崖洞遗址、巴渝餐饮融为一体,打造的洪崖洞,形成餐饮、旅游、运动、文化休闲相结合的城市形象名片,向人们展示巴渝文化的魅力。

巴渝人民喜欢“摆龙门阵”及讲故事、聊天,这种口口相传的传播方式经久不衰,民间口头文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直至今日喜欢“摆龙门阵”依然是重庆民间文学的一大特色。通过这种方式巴渝文化也得到一定范围的传承。

另外还有“学习巴渝文化,传承文明精髓”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在各地陆续开展。标志着“川江号子”、“巴渝木偶”、“蜀绣”、“川剧”等等一系列具有重庆本土气息的“非遗文化”将成为该校学生的日常学习“新元素”。

四、结语

总体而言,国内学界对巴渝文化传播主要集中于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地理系学等学科的研究,而对视觉呈现传播的机制比较匮乏。综上所述,在目前形势下,充分参考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以视觉呈现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新媒体时代巴渝文化的视觉呈现与传播的理论建构,实施策略与评估机制进行研究,有利于巴渝文化传播的科学性与持续性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巴渝文化会馆地方微博.华龙网.2011-05-03

[2]王其韵.中国民居--白描画典藏[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2015

[2]王川平.中国地域文化通览(重庆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4

猜你喜欢
视觉传播
教具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论黄山标识性材料设计的“焦甜香”表达
马修·伯恩的舞蹈剧场美学:走向哥特之美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浅析油画色彩表现的理性化方式
试论舞蹈与杂技的“跨界”现象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亨利摩尔雕塑的外在视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