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他,静待花开

2015-04-29 00:44韩婷
心理与健康 2015年11期
关键词:咨询室小组讨论座位

韩婷

1

与他相识是在去年秋天,他刚刚升入高一年级,而我是他的心理老师。说实话,尽管已经上过四节心理课,但我并不认识他——这个在老师和同学眼中十分奇怪的男生。直到有一天,他的班主任找到我,向我描述了他的具体情况:他不主动与同学交往,即使有人主动接近他,他的话也极少;课堂上被老师发现作业没交后,他会蹲在地上哭泣,如果被老师批评,甚至还会跑出教室躲起来。在集体中默默无闻的他给老师和同学留下的印象是:胆小、脆弱、极其内向、不会和人交往。

于是我开始默默地关注他,我发现,心理课上小组讨论时,他总是游离在小组之外,自己静静地思考着,如果我鼓励他加入小组,他愿意加入大家,但几乎不讲话。有时他会全程认真地参与课堂,有时却独自做着自己的事情。下课后,他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或者趴在教室外的栏杆上出神,许多时候,甚至没有人知道他在哪儿。我心中产生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个男孩的内心世界究竟是怎样的?是什么塑造了今天的这样一个他呢?

2

两周后,因为他频繁地擅自离开课堂,他的父亲被学校政教处请来谈话。谈话结束后,班主任打电话给我,说他的父亲希望能跟我聊一聊,我在心理咨询室里接待了这个让学校头疼的男生的父亲。从他父亲口中得知,他小时候的性格还算比较活泼,小学三年级时,他在班里丢了一支昂贵的钢笔,去向老师寻求帮助,反而被老师严厉地批评了一顿。后来一次数学课上,他和几名同学在黑板上做一道题,做错后又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这两件事情后他的性格就逐渐变得内向。由于父亲的工作需要频繁地变换工作地点,他从小经历了不断地转学和搬家。父亲工作忙碌,母亲几乎承担起了照顾和教育他的全部责任,而母亲更多关注他的学习情况,管教比较严格。初中时他的成绩在班里属于中等水平,进入高中后成绩退步十分明显,目前考试成绩在班里排名倒数。平时在家,他的表现与在学校则完全不同,愿意跟父母谈论学校里的事情,但多数表达的是他在学校里表现好的方面。

与他的父亲交流后,我大概了解了他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对于这样一个父亲教育角色缺失、频繁变换成长环境的孩子来说,成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学习水平遭遇前所未有的低谷,人际关系能力备受考验,融入新环境的过程屡屡受挫。其实很多时候,他的情绪脆弱以及擅自离开教室的表现,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应对而产生的逃避。我心里开始想:如果我主动去帮助他,会不会使他产生戒备和抗拒呢?如果我不主动去找他,他会主动来向我寻求帮助吗?

3

带着这样的疑惑,我一边密切关注着他在课堂上的表现,一边思考着如何打开局面去帮助他。终于有一天,他又从课堂上擅自离开之后,班主任找到了他,并说服他来跟我聊一聊,于是他在班主任的陪同下来到了心理咨询室。

我还记得,当我从走进心理咨询室时,看到一个仿佛吓坏了的男孩拘谨、僵硬地坐在咨询室的单人沙发边上,他低着头,两只手紧紧地抓着校服的领口,一副害怕又不知所措的样子。我提出希望跟他单独交流一下,他没有拒绝。坐下后,我轻声问他:“你现在感到很紧张,是吗?”他低着头没有说话,不敢抬头看我。我意识到他现在情绪比较紧张,不善与人交往,又是第一次来到心理咨询室,内心一定充满了恐惧和茫然。于是我身体微微向前倾了一点,一边轻拍他的后背一边说:“是不是觉得自己放松不下来,胸口特别闷,喘不上气来?”看到他仍然没有回应,我等了一会儿,他默默地点了点头,仍然没有看我。我教他如何用手抚摸胸口让自己平静下来,他开始跟着做起来,情绪也逐渐稳定,呼吸声明显平稳了许多。

我趁热打铁问道:“为什么今天班主任会带你来找我呢,想说说吗?”他又下意识地抓紧了领口,低声说:“因为我犯错了。”“什么错呢?”他犹豫了一下,说:“我在上课的时候跑出去了。”“哦”,我停了一下又问:“为什么要跑出教室呢?”他缓缓地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看来你心里对某些问题有困惑吧,想不想跟我说一说呢?”一段很长的沉默之后,他为难地说了一句:“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在我的鼓励和耐心的等待下,终于他吞吞吐吐地讲出了自己难以跨越的心理障碍:“我特别希望像其他同学一样自然、大方地与别人相处,可是我做不到,不论我怎么努力,我就是做不到。每次就算我鼓足勇气想要去尝试,仍然会害怕自己做不好。”听到他这样说,我心里松了一口气,虽然我们的第一次谈话让人感到无比漫长,但还是获得了可喜的进展——他开始表达并面对自己的问题了!无论问题是什么,有什么困难,只要他敢于面对,这就是一个积极的开始。

4

就在这次交流结束后不久,他又出“状况”了。这次“状况”正好发生在他们班的心理课上。这天,我在多功能教室上课,上课铃声响起时,大部分同学都已按时进入教室并找到自己的座位等待上课,这时我看到他低着头从后门走进来,谁也没有看,在最后一排靠边的位置上坐下来,头埋在双手形成的臂弯里。他的位置应该是第一排,为什么他不去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呢?我心里充满了疑惑和猜测。我继续上课,想让他自己平静一会儿。

心理课上到大约一半的时候,我给学生布置了小组讨论任务,在大家讨论的间隙,我走到他身边,问他:“你怎么了?是不是不太舒服?”他一直没有任何反应,我又问了一遍之后,他点了点头,没有说话。我追问:“是身体不舒服吗?”他依然没有反应。我告诉他:“老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想一定是特别不舒服的感觉。如果你想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可以允许你回去,如果你希望继续留在这里,也可以留下来听课,但我希望你能加入到小组的讨论中去。”他没有反应,似乎是在思考。

这时留给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差不多到了,我几乎已经打算放弃说服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了。我继续说:“那你自己坐在这里平静一会儿吧,老师要去讲台上组织大家上课了。”当我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他突然说:“我回去。”我有点惊讶,轻声问他:“好,那你需要我陪你一起走过去吗?”他一边说不用,一边站起身来径直走向自己第一排的座位。我跟着他走过去,待他坐下后向他重复了小组的讨论任务,看他加入了小组的讨论中,我才放心地离开。

小组讨论过后是全班分享环节,“哪些小组愿意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成果呢?”我的话音一落,看到有几个小组中有人举起了手,他所在的小组格外活跃,除了他以外的五个同学都把手举得很高,生怕我看不到。原来,他们小组已经推选他作为代表做小组分享,但是他们请求最后一个分享,想再争取些时间准备准备。我满怀惊喜和期待地同意了。终于其他小组一一分享结束,轮到他了,我看到他缓慢地走到讲台上来,拿着手中的卡片,不紧不慢地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讲给大家听,虽然目光一直聚焦在眼前的讲桌上,声音也比较小,但我的内心仍然有一种雀跃的感觉,心底里已经无数次把肯定的掌声送给了他。讲完以后,其他同学不约而同地为他刚才的表现鼓起掌来,他面带微笑走向自己的座位。下课后,我叫住他,“狠狠”地表扬了他在课堂上的突破,他很开心。我微笑着说:“看到你今天这么大的进步,老师真心为你高兴,你看,只要你迈出这一步,就会发现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是吗?”他点点头,我趁机继续鼓励他:“老师相信你以后还会有更大的进步和突破,我们一起加油,好吗?”他连忙说:“谢谢老师。”后来,我没有仔细追究那节课的前半节课他为什么会拒绝参与课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令我更感兴趣的是:一节课前后,是什么让他做出了如此大的改变呢?我想,也许是因为我没有批评他违反了课堂纪律,也许是因为我没有强制要求他回到小组中去,也许是因为我一直尊重他自己的意愿和选择,也许是因为我始终耐心地等待他的回应,给了他充足的时间战胜自己……

5

之后的一学期里,我们保持着每周固定的约谈时间,令人可喜的是,每一次见他,都能发现他新的进步。尽管他微小的改变在大家眼中并不算什么,尽管很多时候他获得的进步又会突然消失,尽管问题时而反复出现,我都一直耐心地陪伴他面对问题,等待他慢慢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的确,下决心去改变可能是一瞬间的事情,但真正的改变确实需要一个过程,外界的关注和耐心就像是它成长中所需要的阳光与空气,这样的环境下,它才能心无旁骛地迎接挑战,专注地投入到当下完成改变的每一小步。对“花期较晚”的孩子来说,作为教育者,陪着他,静待花开,也许是我们能给予他的最有力的支持。

猜你喜欢
咨询室小组讨论座位
心理咨询室建设及有效运行研究
火爆的在线咨询室
换座位
巴士上的座位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换座位
心理咨询室配套产品一览表
那个没抢到座位的孩子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