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新体系的构建

2015-04-29 17:57:39鲍贤杰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专业教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鲍贤杰

摘 要 在高职院校中科学构建通识教育课程新体系,对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构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新体系,必须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实际状况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从遵循高职院校的类型特征和职业教育规律切入,将通识教育与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及其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有机结合,将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有机融合,使课程建设与环境优化相互渗透,在不同的课程形式中综合体现高职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高效而科学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4-0013-05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规模的快速发展与壮大,如何培养技能和素质并重的创新性人才,日益成为高职院校急于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识教育作为一种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通用技能与基本素质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本文以课程体系的构建为基本抓手,从我国目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实际状况出发,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在科学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驱动下,通过积极开发高职通识教育教学内容,创新与通识教育相适应的教学形式,形成课程结构专通互补互动,育人效能显著的通识教育课程新体系。

一、科学构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新体系的意义

(一)是高职院校实现“以人为本”理念,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于使学生全面发展而非只是工具性的单纯的“工匠”。教育的这种本质诉求与通识教育的目标是相通的。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在综合素质上存在着诸如文化素养缺失、价值取向偏离、审美情趣不高、心理素质弱、社交能力较差等方面问题。科学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就是要通过开设一些文学、历史、美学、艺术、法律等课程,以及开展一些与这些课程内容相关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校园文化活动等,在保证学生专业能力不断形成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促进其人格完善,最终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职业活动能力和健全人格的人。这种以注重人文素养和关注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并能克服专业偏见的教育过程,既可以解决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知识和理论素养缺失所造成的基础薄弱问题,又可以克服专业教育相互隔离所造成的技能单一与能力脆弱等现象,以实现高职院校“以人为本”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1]。

(二)是高职教育适应时代需求,使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客观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不断给高职教育注入新机,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同时也因为形势的快速发展变化而带来了诸多挑战。知识经济环境下,知识总量增加、知识更新加快、知识门类增多、学科分化与整合频繁。在这样的环境下,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若想能够立足于未来的社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有宽厚并扎实的“通识”基础。从目前我国高职毕业生存在的现实问题来看,也主要是缺乏创造性人才,对于适应社会与未来发展,特别是适应知识经济和产业结构方面发展的能力比较差。而通过科学构建与实施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含量、改善知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其观察能力,形成与拓展其创新思维,提高其创造能力,最终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高职教育适应终身学习的社会发展形势,学生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我国目前正处在学习型社会形成过程中,终身学习不断成为人们的基本共识,人们普遍认为,终身学习过程与自我学习能力必将成为新时期人才素质与能力指标极为重要的方面,甚至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而,学生仅仅拥有单一方面的技能已无法适应未来发展,只有培养他们的综合品质和独立学习能力,才能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而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新体系的科学构建,正是迎合了这种时代需求。一方面,通识课程体系强调知识体系的规律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强调突破专业教育的局限,为学生的再教育提供通用认知和技能基础,为他们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适应未来奠定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还特别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特别是对于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深刻思考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旨在使广大高职院校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学习型社会。毫无疑问,构建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新体系,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突破专业限制全面打牢知识基础和掌握学习规律养成自我学习能力而获得全面发展,是能够使高职院校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一种课程体系,而绝不是为了将来能够获得某具体的职业或者岗位所进行内容狭窄技能单一不顾及知识底蕴的职业培训。

(四)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重大突破与深化,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市场化程度必将大幅度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在这种不断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势下,人们的职业变动必将会越来越频繁,与此同时各种岗位在技术和技能特别是在创新思维与能力方面的要求也将不断上移,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成为职业需求中的重要方面。在这种环境与形势下,高职院校自然要尽最大可能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形势发展,满足社会对于人才培养规格所提出的新要求。而其中重要方面,就是在其课程体系构建中把通识教育内容作为重要环节纳入其中,强化培养学生宽广的知识面,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必要的交流、合作与公关等能力,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找到与社会、人才市场的契合点。

(五)是高职教育适应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形势,完善学生道德修养的现实需要

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也是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质文明的发展举世瞩目,而精神文明建设却相对滞后,特别是公民思想道德方面表现出许多缺失之处,其中一些现象也体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之中。如责任感淡化,是非观冷漠,公德心缺乏,拜金主义抬头等,这些现象虽然不是高职院校学生的主流,但其发展趋势不可低估。因此,高职院校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是相当繁重的,而解决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与大力实施,塑造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以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精神文明建设。

二、我国高职院校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来在国家整体教育形势推动下,许多院校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推行了素质教育,其中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开设了部分与通识教育相关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无论是从质还是从量上说,都远不能与形势发展所要求的教育目标相比,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教育效果。归结起来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对于通识课程设置的意义认识不够

思想上不重视导致很多学校既使设置了通识教育课程,也是只做表面文章,其形式化、简单化倾向十分明显。从调查所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尚处在起始阶段或初级阶段,包括一些通识教育运行多年的高职院校,也还没有取得相对成形的规范做法与经验,没有走出事实上的初级阶段。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高职院校从领导到机关,从教师到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内涵及意义,对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的把握与理解,都存在着很大的偏差。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决策层认为,通识教育其实就是专业教育的外延与补充,所谓通识教育课程不过就是专业课程以外的所有课程;也有人认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其实就是人文教育的翻版,无视通识教育内涵中的其他科学教育成分;还有人认为通识教育其实就是通才教育,把通识教育过程理解为多掌握一个或几个专业知识与技能,忽视甚至完全排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些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认识不足,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敷衍与功利主义相混杂的态度,直接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对通识课程的不重视。与此同时,由于许多高职院校特别强调就业性目标,所以许多高职院校的领导、学院相关部门以及指导教师,往往更加关注学生对人才市场目前正在需要的职业性和技能性较为明显的课程的学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学生,使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缺乏足够重视,缺乏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深入学习的效果。

(二)通识课程设置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

缺少科学理论指导使课程设置结构内容等方面问题很多。表现之一,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课程结构不合理。缺少从宏观上对专业课和通识课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论证之下的合理规范的体系,临时设课、因人设课、随意改课等现象较为普遍。表现之二,课程设置存在简单化功利化倾向。据调查了解,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里并没有明确的通识教育板块,其课程大多安排在公共选修课和素质讲座之中,而实际上选课时选修通识课程的学生较少;一些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时,把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改头换面,认为把几门专业课叠加在一起,简单综合或概括一下,就是所谓的通识课程,其实这样的做法表明教师没有把握好通识课程的要义,也就不可能把通识课程的精髓传授给学生;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在不得不设置的通识教育教学里,选择明显偏重于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实用性和技能性课程,在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理解上完全是一种功能性观点,忽视了通识教育应有的本质内涵。表现之三,课程设置体系不完善,缺少综合性、融通性。目前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体育,以及一部分选修课。近几年来,随着全国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特别是素质教育大背景影响下,一些高院校增加了与学生人文精神、文化素养相关的课程。应该说,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把通识教育仅仅理解成为开设传统的人文课程是不合适的,至少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还只是简单照搬人文社科等专业课程样式,还未能体现出通识课程的基础性、综合性和融合性特性,也没有能把课程内容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进行有效的融通。表现之四,课程内容比较狭窄,缺少必要的广度深度,并且比例不合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中,与市场实用相关的技能型的课程较多,而综合性的真正意义上的通识课程很少;在具体的通识教育课程中,实用性和技能性方面内容的科目比重较大,而传统文化、自然科学、思考类、逻辑类的课程比较少。与此同时,科目教学单打独斗,课程深度有待拓展,不同课程之间缺乏内在联系。表现之五,课程体系中高职特色不明显。与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相比,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应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要围绕职业教育与地方特色来开展。但是在调研中发现,大部高职院校的通识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沿袭了本科院校课程设置的模式,基本上没有体现出高职院校自身的职业教育特点,至于说与本地区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相关乡本课程更是少之又少[2]。

(三)通识教育课程各方面资源不丰富

首先是师资力量不足。一方面是数量不够。从调查与分析来看,我国目前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如果按照标准设课,缺口大约在40%左右,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做法是大量使用兼职教师。另一方面是师资质量不高。调查发现,在我国高职院校中,真正做到文理兼备,学术背景深厚,完全能够胜任通识课程的教师很少。担任通识教育的教师普遍存在着知识面较窄,过于专业化等情况。其次课程数量严重不足。近几年来,由于扩展的需要,高职院校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与增强,在校生的数量也在不断迅速增加,每学期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科目数量与迅速增多的学生数量越来越不相适应,越来不能满足学生选课的需求。再次教学设施不完善。通识课程所需要的教室等相关资料严重缺乏,最重要的不足就是教材。适合于公共必修的通识课教材品种较多,基本能够满足需要,而合适的公共选修通识课教材,特别能够反映高职特色的通识选修课教材却十分缺乏。许多公共选修通识课只有讲义没有教材, 或者选用专业课使用的教材,作用过程中显得很不适合,牵强感明显。另外有些通识课程若想保证质量,还需要一定的教学配套设施,如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图书资料等,而这些设施的严重缺乏,必然也会使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三、科学构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新体系的对策

(一)树立通识教育的正确理念

没有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就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牢固确立通识教育的正确理念,就是要确立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其自主精神,不断培养与增强其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3]。这种通识教育理念表现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上,一是要树立高职通识课程适应性的理念,把促进和形成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作为高职院校通识课程实施的基本思路;二是树立高职通识课程的互动性合作性理念,在其课程体系实施与评价过程中要以“师生互动、互相合作”为基本思路;三是要树立立足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倡导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焕发人的生命活力的通识课程价值观等。

(二)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新体系的目标建设

设置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是避免行为随意性并能够取得实际成效的重要环节[4]。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要紧紧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一基本目标,旨在使得广大高职院校学生能够全面提高其基本素质,更好适应未来社会,而改变传统课程设置中以专业为中心的课程构建体系,进行“多元整合”,构建成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导,以综合素质养成为核心的通识课程体系。按照这一课程建设目标,可分解为四个基本方面:一是适应性目标。要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多门课程的学习与涉猎,拓宽学生的视野,以使其在将来的职场和人生道路上能够拥有更多的适应能力。二是认识性目标。要通过对人文类、思想类、逻辑类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不断加深认识能力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三是价值性目标。通过人文等学科的教学,让学生在了解自身的政治责任的基础上,确立科学的政治信仰和担当精神,面对复杂社会现象能够作出科学的道德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四是文化性目标,通过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文学历史类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与把握民族文化传统,也认识世界人类文化,培养欣赏和鉴别文学艺术作品的能力。

(三)构建独具高职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新体系基本模式

一是在教学组织机构上,在学校单独设置一个主管通识课程教育的二级教学管理部门。该部门的职能一方面是管理,统一组织和协调全院通识教育课程;另一方面是研究,主要是围绕学校的通识教育实施方案,探讨相关理论与现实问题。二是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选择上,教务部门和任课教师必须在调研基础上,将本校具体实际、高职教育目标、各专业特点等几方面综合思考,有针对性地设置。可以用模块形式将通识教育所涉及的课程分为几个大类,例如可以分为哲学与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科学、计算机技术与自然科学、职业教育相关课程、跨学科领域课程等若干部分,也可以按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素质拓展课、隐性通识课等形式体现。三是在通识课程具体实施上,可以采用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学分制实施。四是在通识课程具体教学方式上,可结合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和高职教育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互动环节、实践性环节,增强学生的动手意识和动手能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四)建立科学的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通识课程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既是检验通识课程设置科学与否的重要手段,也是可以使这些评价机制因其稳定性长期性特点而使广大师生能够心里有数,在自己能够把握的心理状态下努力按照规则教与学,从而增强教学效果。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两个方面的评价机制。一方面是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要有书面试卷形式的考试考查,也要有口试形式的考查;不仅要考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也要考察因为通识教育而收获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状况;即要有显性考查,主要是课内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有隐性考察,主要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发展潜力的形成与增强情况。另一方面是针对教师的评价。要形成完善的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每学期要对通识课程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对于优秀的通识课程教师,学校要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要定期开展通识课程公开课、研讨课,以及课堂教学优秀奖的评选工作,并将这些评价措施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建立固定的联系。总而言之,要注重评价方式的综合性、发展性和差异性,充分发挥评价体系对通识课程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

(五)加强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尽管校园文化不属于课程体系范围,但与通识教育中的许多内容直接相关,或者可以成为通识教育教学课程的辅助内容、实践基地,或者可以从环境方面影响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毫无疑问,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对于通识教育课程能否取得成效,影响巨大[5]。因为,学生在通识课程中所得到的具体知识的消化与理解,有许多离不开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为使通识课程成为高职院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由良好的校园环境加以配合。具体措施:一是要加强校园景观建设,特别是具有一定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建设,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以各种方式提炼高职学生的大学精神和相关理念,为学生的通识课程教学效果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为配合通识教育课程,学校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举办各种知识讲座、艺术作品展演、积极引导地方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摄影、书法绘画等高雅艺术进入校园等活动,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三是通过积极举办各种文化主题比赛、社会服务、学生社团、校外实训基地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六)加强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在教育发展中,人才是根本,没有好的师资,就难有好的教育成效。高职院校要使通识教育真正取得好的成效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建设一支具有数量足够、水平较高、能够胜任高职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队伍十分必要。具体措施:一是通过大力提高通识课程教师的地位,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工作环境,改善其生活条件和待遇,以调动其教育教学积极性,鼓励教师尤其是大师、名师积极从事通识课程教学研究工作;二是加强通识教师选拔机制的建设与改革,使通识课教师的生成拥有良好的政策氛围,进而激发通识课教师的成长需求与潜能,并使这一环境能够成为定势,产生长效机制;三是教师自身必须加强学习,增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不断适应通识教育的高标准要求,特别是知识结构上,要精博通济,专宽兼容,既有教育技能又师德高尚的通识型复合型人才;四是要加强合作,改变通识教育教师单打独斗的现象,除加强校内通识教育教师的合作外,还要注重加强校内外高职通识教育教师之间的课程教改研究、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等方面的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参 考 文 献

[1]张家勇,张家智.新世纪哈佛大学本科生课程改革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1).

[2]熊丙奇.从博雅学院招生看通识教育的困惑[N].南方都市报,2009-09-21.

[3]杜维明.人文学与知识社会——兼谈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摘要)[Z].华南师范大学文化素质大讲坛,2004-11-14.

[4]金耀基.从大学之道谈通识教育[Z].复旦大学“大学通识教育”论坛,2008.

[5]理查德·雷文.论通识教育,1993.

猜你喜欢
专业教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52:11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 08:14:25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10:38
海外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借鉴与启发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
企业导报(2016年9期)2016-05-26 21:26:15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