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策略探讨

2015-04-29 00:44:03徐景俊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残疾人大学生

徐景俊

摘 要 残疾人是社会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就业和择业方面都与正常人有所不同,因此对于他们职业技能的培养也要有针对性。对残疾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一方面要结合残疾人自身的身心状况,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及手段使其能够有所适应;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前社会的需要,培养适应社会的专业型人才,提高其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关键词 残疾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4-0018-06

残疾人大学生相对于普通大学生,他们在职业技能学习和就业择业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如何提高残疾人大学生的职业技能素养,提高其就业能力,不仅关系到残疾人大学生的工作生活问题,也关系到社会就业公平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实现。因此,本文就有针对性地提高残疾人大学生的职业技能素养,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以及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进行探讨。

一、残疾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残疾人高等教育模式较为传统

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我国在培养残疾人大学生方面,仍旧采取的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式,虽然近些年来有所改观,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在残疾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方面仍旧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这就造成了当前残疾人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所学内容和社会脱节等种种问题。时至如今,针对人才的造就,课堂理论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突出科学的结构体系核心,但是,课堂理论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突显各个方面健全、有机、周密的发展过程中,看轻了学生专业技艺的训练及职业才干的培养,实际的实践和操作匮乏,这一因素直接导致了教育理论与实践操作相脱离。许多大学生获得高等教育文凭后,走入社会劳动力需求市场却发现自己缺乏职业技能经验,在应聘中信心不足,对于求职表现得十分盲目,失去了在专业领域内高层次的人生追求方向,同时这种理论素养高、实践能力低的现象在高学历的当代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集体化,展望未来人力资源市场,严重制约着高科技社会的发展。

(二)残疾人大学生对职业技能实训认识不足

诸多学生和家长出于本能地认为取得学业的成功及其带来的成就感让他们的就业观念产生了扭曲,认为毕业后即可完全承担岗位工作。但事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只有在实践中有机地结合理论才能得到真正的考验,这也就表明在大学里掌握的理论知识必须学会应用,作为职业技能的强有力的支撑方可显现出巨大的价值。目前在现实中岗位操作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与大学生所能支配的才能相比差距较大,更多大学生忽视了在就业前对职业实操技能的锻炼,就业观念过于简单,将大学期间学到的专业知识当作任职的砝码,把取得的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看作是镀金的门路,以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考试作为冲刺的目标,苦修书本知识,严重地忽略了自身职业实操能力的培养。同时,表现在专业领域中自以为是和“眼高、手低”的心理,在实际工作中屡遭挫败,在以往对残疾人毕业生所做的调查显示,学生自我评价往往较高,而对社会估计不足。凡此种种,都与残疾人大学生对职业技能实训认识不足有非常大的关系。

(三)残疾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环节薄弱

由于各地区、各学校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残疾人大学生明显存在各方面水平和能力的参差不齐,因此在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需要精心的设计,以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所调查的学校中,部分学校基础设施配备不足;部分学校虽有一定的基础设施,但设施的配备与社会脱节;部分学校虽投入了充足的教学经费,配备了完善的教学设施,但在教学利用上存在着不平衡的情况,有的项目学生可以得到充分的训练,有的项目学生训练时间不足;部分学校存在着基础设施维护不到位的现象,导致项目训练受到限制;还有部分学校对先进的教学设备认识不足,教师培养不够到位,影响到学生的训练;此外,有些学校对实训设备过于看重,限制学生的自由训练,导致学生技能训练时间不足。

在实训内容方面,课程设置过于独立,连续性不足,与中等教育缺少充分有效的衔接和层次递进。还有些课程训练内容过于低层次,不够高等教育的层次,使学生将来的就业很难达到预期。此外,缺少针对残疾大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教材,也是制约其技能提高的重要方面。

在实训教学方面,由于残疾人个体差异很大,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很难顾及到全体,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而厌学。此外,删繁就简,突出技术应用的主线,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计算机艺术设计教学中,软件的功能是十分庞大的,要想在有限的课时,完成整个软件的教学是有一定困难的,更多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充分调动其自我学习能力,因此在项目训练上,就要有精心的设计,使环环相扣,覆盖全部的知识点。尤其在职业技能培养环节,实训的基础设施要高度配套,并且使课程设置充分地利用配套设施。

二、残疾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策略

残疾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一方面要结合残疾人自身的身心状况,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及手段使他们能够有所适应,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前社会的需要,培养适应社会的专业型人才,从而提高其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一)改革课程设置,注重技能培训

在残疾人高等教育中,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一项基本原则。专业的定位是以市场为风向标,只有紧跟市场,才能扎实地做好学生的就业,有了明确的出口,才能科学地制定人才培养的方案,因此,要做好大量的市场调研,其一是行业需求调研,其二是人才培养规格调研,其三是学生基础能力的调研。从以往的调研反馈中我们知道,学生的专业素质普遍较差,要做好宽进严出,就必须做好学生基础的补充及提升两方面的工作,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就要花心思、下力气。再有,学生入学志愿的专业申报存在着相当的盲目性,直接导致学生对专业的不喜爱和学习过程的不努力,如何能在入学后对专业方向作以调整,也是目前应该研究的课题。只有培养方案明晰,才能提到职业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就业成为目的。

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其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社会与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平面艺术设计水平与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其专业基本要求是,掌握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艺术设计创作的专业能力、具备独立进行艺术设计的职业技能、具有艺术设计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自主创业能力。那么基于以上目标和要求的实训课程设置就可以呈现如下构架,见图1。

其中,基础技能训练课程,旨在使残疾人大学生具备专业的入门能力,为其掌握各项专业技能奠定基础;专业单项技能训练课程,可以安排专门的实践活动时间进行,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专业综合技能训练,旨在通过综合的实训项目,培养学生对各单项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岗位就业实训可作为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前的岗位培训,或模拟或实际进入企业,从事岗位工作的真实内容,使其基本具备从事相关岗位群的工作能力。

在制订实训大纲时,要充分体现残疾人学习的特点,在项目设计上力争做到环环相扣,既覆盖岗位需要的各项技能,又不拖沓和重复,还能充分体现训练的必要性和训练强度。

(二)加强残疾人大学生对职业技能实训的认知

高校残疾人大学生的教育,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采用特殊手段,让残疾人大学生在校就读期间掌握更多更全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与此同时,还应该通过见习、参观、体验或勤工助学等单一方式或组合方式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为他们今后步入工作岗位积累相关经验,提高心理素质与职业素养,转变观念,加强残疾人大学生对职业技能实训的认知,使学生不死抠书本,转而踏实地进行职业技能训练。

在提高残疾人大学生对职业技能实训认知的过程中,主要把握两点:其一是做好就业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从入学即开始专业、职业能力和就业的关系的教育,并且循序渐进,贯穿高等教育始终,从思想上引导他们认识到职业需求,查找自身的不足。其二是增加残疾人大学生的职业体验实习,多带其到实际工作环境中去参观、体验,使其对岗位工作流程和内容有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未来的职业会是什么,需要做什么,怎样才能做到合格和优秀。

(三)扎实开展实操训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在进行职业技能培养的过程中,要把学生的实操训练落到实处,才能稳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具体可参考以下内容:

完善校内实训条件,首先要做到经费充足,设备齐全,可根据系统的实训计划来配备相应的场地和设备,避免资源浪费、闲置的情况。其次,在资源管理上,要本着以生为本的思想,规划出充足的时间进行实操训练,尽量能使教学资源均衡分配,使学生能充分地利用教学条件进行训练。还应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必然带动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此外,要加强对设备的维修检测,保证教学的有效进行。

开发校外实训基地,可以为岗位就业实训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相应的岗位,建设必要而充足的校外实训场所,不仅能使学生的综合技能得到充分的训练,还能使其与社会有较多的接触,对社会岗位就业现状有一定的认知,从而从态度到实际行动上,对自身职业技能培养有新的认识和转变。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把企业引入校园,在校内建设工厂、公司,聘请企业有经验的行家能手来校内进行实训指导。使基地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实践技能训练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核心。

就当前而言,我国残疾人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残疾人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有所增强,就业能力以及就业率都有所提升。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残疾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具体实际,加强对残疾人大学生职业教育力度和投入,同时采取种种措施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业务能力,引导他们将理论讲授与实际工作实践结合,为培养满足社会需并接受的技能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谭运启.高职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路径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4(5).

[2]刘雪梅.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职教论坛,2012(9).

[3]江秀玲.高师院校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兼谈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1).

[4]姜国聚.职业能力分析与职业技能培养之我见[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5).

猜你喜欢
残疾人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新大学生之歌
北方音乐(2017年7期)2017-05-16 00:32:46
关爱残疾人
我骄傲
环球时报(2016-07-12)2016-07-12 07:24:56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工业设计(2016年1期)2016-05-04 03:58:18
便于残疾人进行登机的Skycare轮椅
工业设计(2016年1期)2016-05-04 03:58:17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42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