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
摘 要: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文章以一堂公开课为例进行深入的教学思考。在备课过程中,要有很充分的预设,仔细地分析教学目标,精心地打造教学过程设计,力求在实践中强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性;实践;同底数幂的乘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6-0048-01
探索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反思,一直是新课程理念下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方向。如何在短暂的课堂教学中达到最高的教学效率,是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如何在实践中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代中学课堂教学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前段时间,在淮北市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与市五中联合举办的送教活动中,针对这一难题,我上了一节公开课“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和整式的加减之后,为了学习整式的乘法而学习的关于幂的运算的一个基本性质,又是幂的运算四个性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性质。
其实,我在备课的时候,做了充分预设,不仅仔细地分析了教学目标,而且精心地进行了教学过程设计。力求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探索思考“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的整个过程,并在法则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好的课是清新自然的,刻意的热热闹闹不一定能带来好的效果。因此,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目的,一定要把握好“情境创设”的度。我在教学设计上起点低,采用做游戏的方法,用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来类比引入教学内容。这样上课,不仅能提高数学的趣味,还易于抓住学生的思维,同时复习了底数、指数、幂的含义,为新知识的学习做了有效铺垫。融入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展的课堂才是有生命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法则的推导过程中,我以设置“问题串”为主要教学策略,把提出、发现问题和思考、解决问题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启发思维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加清晰,也更能深刻地理解正在探究的问题。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我会针对教学主体的个别差异,采取“分层递进”的教学方式层层推进,给不同级别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探索、自我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个体在教学过程中都更易于接受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探究思考问题的能力。
现代数学教学中有一条教学原则叫作“过程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师的启发诱导,让学生开动脑筋,通过参与和经历整节课的思维过程,从而认识到理论知识点产生和形成的全过程,并充分发掘出解题的思维过程。这里重点要强调的是:“说”并不是唯一的交流方式。实际教学中,我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a(hm)·a(hn)=a(hm+n)(m、n都是正整数)。有的学生不是按照公式的顺序写出来的,有的学生忽略对“m”“n”的要求,甚至有的学生提出“a”也要有范围。通过师生的合作交流与辨析,达成新的知识建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严密,而且也能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本质上理解知识点,并能灵活运用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抢答”的方式,让学生指出运用公式条件的必要性,同时在例题讲解、纠错过程中,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运用公理、定理、性质、公式等数学概念解题。公式中的“a”可代表一个数、字母、式子等,同时公式也可以推广,对于两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的乘法也适用。教师强调符号的同时,进一步对法则进行剖析。学生的易错点也是教学中的重难点,这种生成是课堂中最富有灵性的资源,也是课堂生命活力的追求。解决了学生的易错点,也就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这种教学当然是最有效的。
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思维形式仍偏重于形象思维。如果把教学中的一些抽象化的概念强加入他们的大脑,则只会带来低效或负效,过多讲授效果不大。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备”学生,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特点,培养不同级别的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各类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使他们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创新意识,提高各类学生的数学素质。只有关注学生,“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如果忽视了“学”,“教”也就失去了针对性,实效性也会减弱。在平常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重视对学生日常学习进行细致认真的指导,并将学习指导渗透于学生课堂学习之中。通过学习指导,教授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新方法,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难题的能力。同时,还将学习指导渗透于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独立高效地完成课内外作业之中。此外,还注重培养学生善于学习总结的能力,包括对知识点、重难点进行总结,对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对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新课程是理念和精神,更是实践和探索,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反思就是为了更好地超越。让我们在实践中逐渐成长,不断探索与总结有效的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任勇.追求数学教育的真谛[J].人民教育,2001(10).
[2]唐绍纶.新课程改革下数学素质培养的探索[J].湖南教育,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