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及模式探讨

2015-04-29 20:54窦全超郭广利
大观 2015年2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管理模式高职院校

窦全超 郭广利

摘要:学生管理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现状,并对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学生管理;高职院校;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加快,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民众对办学质量高、就业前景好的高职院校越来越青睐。而学校是以学生为主体,要想办好学就必须要管理好学生。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者应当充分认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现状,并不断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高职学生。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难度不断加大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扩招,高职院校数量迅速增多、规模迅速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由于编制以及经费等原因,高职院校并没有在学生管理人员上进行相应的配置,使得学校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不断增大。另外,随着高职院校进入门槛的降低,一些学习基础差、自律性差的学生数量随之增多。这些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对不高、纪律意识也比较薄弱加上叛逆心理等原因,导致学校对这些学生难度管理增加。

(二)学生管理理念和方法比较落后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前身都是中专院校,在转型成为高职院校后,学校的管理者仍然是原先的领导班子和学生管理队伍。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的管理仍然采用原先中专院校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无论是在学习方面、生活方面还是个人发展方面,都实行比较严格的管理。虽然这样的管理不容易“出乱子”,但是容易使学生和学生管理者之间产生隔阂,甚至是造成矛盾,对学生个人的成长也不利。

(三)学生管理队伍不稳定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者面对的学生管理难度大、任务重、压力大,他们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进行管理,而且经常需要处理一些学生和学生之间甚至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纠纷,这些工作很容使得学生管理者产生负面情绪甚至厌烦感。同时学生管理者无论是在待遇还是地位上都不如教师或者行政人员,因而很多学生管理者在工作两三年后就会转岗或者跳槽。学生管理队伍的不稳定更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

二、高职院校學生教育管理的创新模式

从上面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管理必须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制定出一套合适的管理模式。

(一)建立专职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制度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以及自身发展等方面需要学生管理者进行指导,这就需要学生管理者花费大量时间,并且需要较强的学生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需要建立一支专职辅导员队伍,专心、全面、细致的进行学生管理。建立专职辅导员队伍后,学校应当给予相应的待遇,并及时、积极的处理他们在工作中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此外,还应当建立兼职班主任队伍。兼职班主任可以由教师或者行政人员兼任,特别是教师比较适合作为兼职班主任。因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都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而高职院校的学生选择高职院校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因而作为班主任的教师可以更好地在专业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学生自然也就更容易服从管理。

(二)建立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制度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独立意识较强,兴趣广泛,并且希望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学校应当尊重学生的这些需求,并引导他们参与学生的管理,以此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并实现自身价值。学校可以积极吸纳学习好、能力强、工作积极的学生进入学生会,通过建立完善的学生会管理制度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应当对学生会和学生会干部进行明确定位。学生会并不是学生的“领导部门”,学生会干部也不是学生的“领导”。学生会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平台,学生会干部是为学生服务的。如果学生会干部在日常工作摆出一副干部架子,不但不会管理好学生,而且会导致学生和学生之间出现冲突。此外,还可以选拔一些优秀的学生会干部作为班主任助理,与班主任一起共同管理班级。当然,学校也应当对学生会的干部给予一些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以促进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竞争优势就在于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也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到重要位置,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兴趣不高,基础知识也相对薄弱,他们更愿意学习一些实践性的知识。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增加实践性课程,并通过成立专业社团或者协会,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了,自然也就容易管理。

(四)实行真正意义的学分制

近些年,很多高职院校开始仿效本科院校实行学分制。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学分制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所谓的学分制度是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总学分即可。实行学分制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爱好,选择一些除必修课以外的选修课,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培养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

总之,高职院校应当把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把创新学生管理模式作为重要抓手,最大限度地发挥高职院校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推动高职院校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佐彬.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现状及管理模式的转变[J].东方企业文化,2013(08)

[2]侍寿勇.高职学生管理模式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7(02)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管理模式高职院校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