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从这里出发

2015-04-29 00:44张祺午房巍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18期
关键词:教育体制起点中国

张祺午?房巍

摘 要 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启了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幕。30年后回顾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起点,可以发现,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由此引起的更深层次的社会变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动力源泉。综合来看,《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所做出的重大决策主要体现在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等方面。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明确了教育事业在国家各项事业中的战略性地位,明确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明确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关键词 教育体制;改革;起点;中国

中图分类号 G71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8-0011-05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由此开启了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幕。30年后重温《决定》诞生的历史过程,有助于我们更清晰的认识这场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教育体制改革的源动力来自于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党和政府顺应时代要求,主动发起的渐进式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由此引起的更深层次的社会变革,成为教育体制改革不竭的动力源泉。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教育体制的主要特征

我国改革开放前的教育体制,建立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之上。其主要特征是:办学体制以公有为主,表现在:高等教育全部由国家举办,职业教育以政府、企业为主举办,只有在基础教育领域体现出公有制框架内的多元特征。管理体制高度集中,表现在:政府对各级各类学校拥有绝对管理权,上至发展规划制定、专业设置审批、招生计划制定和毕业生分配;下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制定和教科书审定,都由政府包揽。同时,学校的人事管理和职称职务评定等也由各级各类学校所隶属的政府管理部门负责。经费投入体制以政府拨款为主,单位补助为辅,表现在:政府教育经费优先保证高等教育和城市基础教育学校,各级政府和单位对农村和基层集体举办中小学校给予各种形式的补助。

这一时期的教育体制适应了建国初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支撑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需要的骨干力量,奠定了共和国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1],但也存在教育管理体制重心较高、过度集中,办学主体单一,经费投入不足,教学制度僵化等问题,制约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经济体制改革催生教育体制改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明确将全党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着重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改革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并将增强企业活力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还首次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思想。

邓小平同志对这份我国经济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进行评价时指出,“我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第九条最重要。第九条说些什么呢?中心说的是知识和人才,说的是科技和教育。文件中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和教育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越来越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性任务。”[2]

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转型,教育系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村经济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满足农民对文化教育不断增长的需求成为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这使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和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等教育改革成为客观必然。二是经济所有制结构走向多元化对我国当时教育领域比较单一的办学和投入体制提出了改革的要求,成为教育发展的动力。三是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催生了教育消费市场的雏形。这对调整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提出了新要求,增强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改革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成为教育改革的新趋势。

二、《决定》成为我国新时期教育全面改革的起点

改革开放后,随着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的转移,随着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的改革,教育体制中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教育改革的呼声也强劲起来。

(一)教育体制改革设想的提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体制虽然进行了调整,但仍存在许多弊端,尤其是教育体制的高度集中与僵化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教育体制的高度集中与僵化主要表现在:“在计划体制下,高度集中,脱离实际,实行自上而下单一的指令性计划,缺少一定的弹性,忽视法律和经济的调节手段;在教育结构上,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中专与大专,大专与本科之间比例不协调,基础教育薄弱,职业技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高等教育内部的科系、层次比例失调;在教育事业管理权限的划分上,国家对学校统得过多、管得过死,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而政府应该加以管理的事情,又没有很好管起来;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不够,不少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脱离实际,落后于当代科学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开拓型、创造型人才的培养。”[3]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高度关注教育改革问题。“文革”后,小平同志在整个国家百乱待理、百废待兴的局面下,主动要求抓教育和科技。他根据对世界各工业先进国家发展道路的分析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作出了“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的论断。把教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确定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1982年9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正式明确提出:“一定要牢牢抓住农业、能源、交通、教育和科学这几个根本环节,把它们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党的十二大把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为全党全社会认识教育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现实依据,也使全党全社会在实践中感受到教育发展对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巨大作用。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战略地位的确立,为教育体制改革的起步作了必要的政治思想上的准备。

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此后,“三个面向”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当时,中央对教育改革的认识是明确而清醒的,决策是坚定而有力的。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通过后,时隔仅仅一个星期,1984年10月29日,中央书记处就开会讨论决定,将科技、教育改革提上日程,并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工作班子,分别由教育部和国家科委主要负责人牵头,负责提出关于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初步方案。由此,教育体制改革文件起草工作正式启动。

(二)《决定》的起草过程

在文件起草过程中,由胡启立带队就我国教育体制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这一次调研,历时半个多月,辗转安徽、江苏、江西、广东4省,前后考察了几十所学校,大大小小开了近百次座谈会,与逾千人座谈、交流、讨论,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教育体制改革文件起草小组于1984年12月向中央提交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设想和意见》的调查报告。

这份报告陈述了当时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改革的设想和建议。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阐明了教育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关系。报告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第二,指明了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报告提出,要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百万、千万计的社会各个领域的专门人才。

第三,明确了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符合中国国情、适应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要求的教育体制。

第四,提出了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四项主要措施:一是改革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招生计划和分配制度,增强高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动力和活力,使高校成为依照国家法律和教育规律办学、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充分调动高校办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三是稳定中小学教师队伍,组织全社会力量,加强基础教育,在中国建立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四是加强对教育体制改革的领导,成立中央、国务院教育领导小组,统筹考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政方针,研究制定相应对策,把教育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

这份报告得到政治局常委们的高度重视。据胡启立回忆,当时陈云、李先念同志圈阅了报告。赵紫阳同志对报告批示:所提改革的精神和原则都同意。胡耀邦同志也表示,同意紫阳同志意见。报告送给小平同志,小平同志12月30日批示:“很赞成。”[4]该报告又经过9次修改,最终形成《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

1985年5月15日至2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人有关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讲话,讨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并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情况,研究贯彻执行的步骤和措施。

这次会议之后,根据代表的意见,对《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进行了修改,并于5月27日正式颁发。该《决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改革的经验,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是全面进行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这次教育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全党全国在教育指导思想上真正完成了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转变。”[5]使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了体制改革上的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上了新的发展轨道。

三、《决定》指明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

1985年5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新时期教育全面改革的起点。当时,中央相继颁布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3个决定,形成了20世纪80年代以体制改革为主的强劲旋律,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6]

(一)《决定》作出的教育体制改革重要决策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针对当时我国教育事业管理权限划分、教育结构以及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调整教育结构,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度。还有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综合来看,《决定》在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主要反映在以下三大方面。

一是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国的基础教育整体还很落后,在多数地方没有普及,一部分地方学龄儿童入学率低,流动量大,新的文盲依然在不断产生。这种状况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迫切要求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中央认为这种状况不能任其继续,因此决定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决定》提出要制定义务教育法,确保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并明确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基础教育管理新体制。

二是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千百万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巨大作用。但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职业技术教育却是当时整个教育事业最薄弱的环节[7]。《决定》统一了全党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使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被确立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决定》还第一次提出发展职业教育的基点是建立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要求当前应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并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三是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8]。《决定》就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总要求是,“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为此,中央作出了改革大学招生的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善政府对高等学校的宏观管理,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高等学校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体制等制度改革。

(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历史影响

30年,弹指一挥间,重新回顾《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诞生过程与突破性举措,仍能让人深刻感受到其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作为行动纲领,文件一直引领和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各项决策和部署。从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到1993年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从1999年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到2010年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每一座教育改革发展的里程碑中,我们都能看到当初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的重要影响。《决定》从战略高度明确了教育的地位作用和历史所赋予的任务,不仅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指导思想,而且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要求,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仍值得我们铭记。

第一,《决定》的颁布明确了教育事业在国家各项事业中的战略性地位。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闭幕式上邓小平同志做了题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的重要讲话。他从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命运的高度强调,要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尽快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邓小平在讲话中强调,“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9]他还说,“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10]《决定》的颁布和邓小平的讲话,让全国人民深刻认识到搞好教育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间的重要关系。同时,将教育工作开展情况与地方领导者的执政能力评价相结合,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为我国实现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奠定了基础。

第二,《决定》的颁布明确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决定》颁布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将教育体制改革确定为教育事业改革的重点,使教育体制改革成为与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和协调并进的改革。这清晰地体现了党对教育工作的深刻反思和对教育存在的弊端的深刻认识,更体现出党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教育发展的整体设计和深谋远虑。《决定》是党对教育体制改革的动员,拉开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序幕,指明了教育体制改革的航程。

第三,《决定》的颁布与实施明确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说,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是个好文件。纲领有了,蓝图有了,关键是要真正落实。现在来看,我国30年来教育改革与发展就是沿着《决定》指引的航向及其部署展开的。在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领域,我国逐步实现了义务教育政府办的局面,保证了政府的公共教育职能,确保教育公益性的体现。在中等教育领域,我国中等教育的单一化结构得到努力突破,职业教育充分调动政府、学校和市场的积极性,形成官、产、学互动,蓬勃发展的新形势。在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改革部门办学、政府包办的管理体制,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成为一种积极的探索。这一切构成了我国30年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壮观景象,彰显出《决定》的重要作用和现实影响。可以说,中国教育的关键,仍在体制;中国教育的前途,仍在于改革。

参 考 文 献

[1]陈至立.千秋基业壮丽诗篇[M]//共和国50 年.北京:学习出版社,1999:187.

[2][4]胡启立.《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前后[J].炎黄春秋,2008(12):1-6.

[3]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6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379.

[5]方晓东,李玉非,毕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369.

[6]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基本经验研究课题组.教育改革要从体制改革入手[M]//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重大理论成果.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03.

[7]顾海良主编.教育体制改革攻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13.

[8]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课题组.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89.

[9][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0-121.

猜你喜欢
教育体制起点中国
弄清楚“起点”前面有多少
起点
我的“新”起点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朝鲜族教师教育体制发展问题研究
新年的起点
浅谈“双向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