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捷旭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努力构建高效课堂,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所谓高效的数学课堂,旨在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热爱数学,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有效实现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获得好的教学效果。高效的课堂教学一直是教育者们所不懈追求的。作为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应摒弃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对学生“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秉持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探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新型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求知,不断获得新的发展。
一、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并适应学生个性发展之需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良好数学教育,促进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及个性特点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材,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为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分析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了解其学习能力与个性需求,为进行因材施教做好准备。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学前接触数学的程度不同,数学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较强;另一些学生则可能对该学科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且未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而数学是一门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数学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学习数学会相对容易一些,思维能力弱的学生学习起来则会比较吃力。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充分分析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能有所得。
另一方面,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最大程度发挥教材的优势,为深入开展数学教学做好准备。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都是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完成的,且都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充分研究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并挖掘各相关知识点间的联系,使之形成一定的教学体系,发挥好教材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和启发作用。此外,教师还应重点研究教材中各例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既使学生扎实掌握数学知识,又使其能灵活运用数学思维及方法解决各类数学问题。
二、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我国先哲孔子也曾主张激发学生以“乐学”。《论语·述而》中有言:“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可见,兴趣对学习而言十分重要。学习兴趣是助推学生探索数学新知的动力,也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努力创设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益的提升。
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一幅特别的喜羊羊的图片。这只喜羊羊的身体组成分别由多种图形构成,小学生们一见这只特别的喜羊羊都异常兴奋,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学习兴趣大增,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识别其中的图形,使单调的数学教学变得活泼生动。学生们在这种欢快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轻松学习,收获新知,课堂教学得以高效进行。
三、注重方法引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有效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引导,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各类教学方法中,问题法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思考大有裨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适当进行提问引导,使学生自主、深入地探究知识。在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教师可提问:“什么是分数?它有哪些意义和性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教材,并在学习中自主思考,形成新的问题。在学生了解知识点之后,教师可接着设问:“关于分数,你有什么问题需要跟大家讨论分享吗?”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更深入地研究知识。运用问题教学法,能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自主探究能力获得提升,课堂教学更富成效。
四、数学教学生活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这是新课标提出的又一教学要求。同时,新课标还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因而,数学教学生活化也成为了教师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方式。
生活化教学旨在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数学运用能力。在教学“百分数(一)”时,教师可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开展课堂教学。例如,“老师想买一本书,这本书的标价是50元,可老师手里只有35元,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卖家要将书打几折老师才能以35元的价格买到它?这本书降价了百分之多少呢?”如此生活化的题目放在课堂上让学生解答,定能加深其对知识有用性的认识,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果。
五、倡导合作式学习,促进教学深入开展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指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开展合作式学习,以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促进数学教学的深入开展。合作教学以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为主,一般每组4~6人,并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做好优差生的搭配,以实现生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式学习能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合作交流,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营造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此外,教师还应善于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以使合作有效开展。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题目:“用10根小木棒,你能摆出几个正方形?”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得出了不同的答案,争论激烈,有的说3个,有的说4个……面对争议,我把握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合作探讨中,学生们成功解决了该问题,课堂教学效益也获得了有效提升。
我国著名教育家吕叔湘曾言:“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活”的课堂教学必然是高效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认真学习新课改中新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采取新的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