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颠来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随着新课改步伐的推进而不断得到关注,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文章首先论述了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其次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9-0019-01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性格的形成極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基于此,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对课堂进行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一、教学有效性的概念
教学有效性的定义表述较多,笔者总结前人观点认为,所谓教学有效性即教师的授课有没有达到一定的效果,有没有达到该课程所预期的目的,也就是说教学是否有效率,是不是有效果。就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而言,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注社会热点,对社会事件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等等。总而言之,思想品德的有效性就是使学生的知识得以丰富,能力得以提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以建立。
二、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性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欠缺理论指导。新课程改革打破了原先的教学体系,但是由于新课程改革的时间不长,因而欠缺相关实践经验,加之一些教师认为教学任务繁重,也无暇去研究相关理论,所以还只是沿用原先的教学模式。这样,违背了新课程改革初衷,显然是对思想品德课有效性教学的开展和研究不利的。
(2)重视程度不够。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破除现在唯“分数论”的陈旧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初衷是好的,而事实有时往往是事与愿违。目前,有些学校普遍存在着教育功利性倾向,就是考试考什么我们重视什么,对考试范围外的科目往往忽视,甚至上课沦为形式。这样,导致有些学校重视考试科目,轻视甚至忽视非考试科目。其最后结果是,教师本人对这些非考试科目重视不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精力投入不够,教学氛围不浓,教师很难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进行经验交流和教学研究。即使有一些思想品德课教师愿意开展有效性教学研究,但是受本身水平所限,且欠缺必要的科学教学方法,因而也效果不佳。
(3)缺乏有效教研。教育的功利性,会导致整个教育体系轻副课。一些学生不重视所谓副科,部分教师没有教学研究的热情,课上得不好,学生更无学习兴趣,如此恶性循环。其结果是,教师主观上忽视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客观上整个教学氛围不是很浓,教师很难静下心来进行教学研究和经验交流,也很少去其他学校进行有效性教学的交流和研讨。仅靠每学期为数不多的几次教学活动,很难有所改善,这对于思想品德课有效性教学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三、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性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1) 强化理论学习,改变教学理念。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想真正掌握有效性教学的具体含义,那么就应该强化理论学习。不断通过阅读的方式来分析有效性教学的相关内容,不断地在脑海中构建有效性教学的具体情景,同时将其作为基础,不断引导自身的教学实践。这样,才可以保障教师有效性教学按照科学的方向发展,最终提升思想品德课有效性教学成功率。
(2)设计问题,提升提问的有效性。众所周知,问题对于启发学生思维而言非常重要,同时也是思维火花爆发的起源,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应该具备强烈的提问意识,充分设计好相关的问题,让不同的问题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思考热情。换句话来说,教师自身必须要对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设计,尽力提高问题的有效性和价值。因此,在具体的提问过程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对问题进行抽丝剥茧,让问题不断深入,逐渐提升问题的深刻性,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促进学生成长。
(3)营造良好的情景,引领学生探索知识。一般情况下,教师必须要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入手,营造出良好的有效教学情景,最大限度地利用多媒体自身的综合作用,把抽象的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化,最终实现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标。然后,教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不断探索和寻找相关的知识,感知理论知识的具体含义。具体来看,教师在介绍爱国主义的含义时,可以依次播放一些古代、现代和当代爱国人士的故事纪录片,接着引导学生对这些事迹进行评价,让学生真正明白爱国主义的具体含义,明白不同时代的爱国内容具有差异化的表现。这种有效情景的营造,不但能够让学生明白和清楚爱国主义的含义,而且从另外一个方面降低了爱国主义的抽象性,提升了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的感性认识,进而也就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生自身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和理想人格的塑造,具有非常关键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而言,必须不断地提升有效性教学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研讨和分析有效教学的具体手段和模式,真正意义上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最大限度地提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崔晓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6).
[2]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
[3]金敏怡.时事热点有效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