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融入于体育教学当中

2015-04-29 15:38张贵
大观 2015年2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体育教师心理健康

张贵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从一种思想观念变成具体的行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目前我国许多中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妒忌、执拗、狭隘、焦虑、抑郁、孤僻、恐惧等方面。通过体育教学对排除这些心理障碍,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

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注意到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人才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培养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不仅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而且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一份调查资料表明:全国在校的中学生患心理疾病率已达到20%以上,而且发病率还呈上升趋势。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有些人就会有濒临精神崩溃的感觉。我国目前正处于这种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竞争机制越来越激烈,而青少年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意志薄弱,承受能力差。

一、体育活动调节心理的理论依据

体育活动可以使人的注意力转移,情感发泄,兴趣改变,紧张程度得到松弛,情绪趋向稳定。因为,人的大脑与肌肉之间的信息传导是双向的,兴奋可从大脑传递给肌肉,产生相应的肌肉的收缩。体育活动之所以能有效地调节人的情绪,就是遵循了这一原理。体育运动不同的项目,不同的运动速度、强度、幅度和节奏对人的心理施以不同的影响,破坏心理障碍患者的消极心理导向,消耗他们长期聚积的大量不良的心理障碍,尤其可以使遭受挫折产生的冲动通过运动得到转移,从而可以消除障碍,达到心理平衡。

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于体育教学

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体育健身和健美的功能,却忽略了体育活动的健心功能,尤其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蕴涵了丰富而又积极的教育功能,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体育教学中,才更符合我国现代教育的要求。

(一)提高自身心理素养水平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因此,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优秀的气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在课余时间应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心理学素养。这样就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勇于表现自我,学会理解与认可不同的意见与分歧,并适时提供一种谅解与宽容的心理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这些都给学生以很大的感染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进行情感教育

体育教师平时应主动接触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状况、运动技术与身体素质状况,并逐一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比较,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因人而异。尤其对于在课堂上表现异常的学生,更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和学生建立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使他们生活在和谐氛围中增加集体凝聚力、向心力。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且能充分挖掘潜能,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有意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心理健康。

(三)利用比赛形式培养健康心态

体育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堂练习时可以运用竞赛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一般在竞赛前让学生练习几分钟,这样每组为了取得好成绩,就会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风气。进行比赛时,同组的同学就会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同学间的感情交流,克服独生子女的任性、娇纵、自私等不良个性品质,使情感得以升华,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个性发展。教师还可利用不同时间、各种比赛形式,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锻炼个人意志和竞争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三、通过体育教学排除心理障碍

(一)恐惧型,这类学生胆小、怕羞,做事怕风险,瞻前顾后,优柔寡断,怕难为情,容易紧张,学习上有问题不敢问老师,成绩不好。

教师要在教学中经常给他们提出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以锻炼他们敢说的勇气,有时尽管只需三言两语,对他们来说也是很有心理教育意义的;练习时,尽量把他们靠前些,促使他们先做、敢做,锻炼胆量;也可让他们多学一些单双杠、支撑跳跃、跨栏等项目,以培养他们勇敢、果断的心理品质;多安排他们参加一些教学比赛。使他们通过参加各种激烈的比赛活动,逐渐克服与消除怕出丑、怕失败、遇事紧张的心理障碍。

(二)抑郁型,这类学生性格内向,整天愁眉苦脸,心事重重,闷闷不乐,与同学交往少,不合群,反应慢,动作迟缓,学习成绩差。

针对这类学生,可选择一些技巧的、集体的项目。男生安排篮球、排球、足球为主。女生安排健美操,集体舞为主。运动强度大小交叉,速度快慢交替,幅度大小结合,内容应动作变化多。有意识安排患者与他人合作去完成任务,让患者体验到合作后取得成功的喜悦,提高练习兴趣,树立自信,调节好情绪。

(三)自卑型,这些学生多为体质较弱的。他们总觉得自己什么项目都不行,经常表现出为难、沮丧、萎靡等心态,甚至破罐破摔,厌烦体育课的现象。

教师首先要想方设法的唤起他们的激情,可设计一些既有趣味又能吸引他们参加的教学内容,使他们在活动中能够经常感到有兴趣、心情舒畅、非常快乐。然后,再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相应地降低难度,让他们很容易就可以完成,从而可以获得较多的成功机会,使他们不断地在成功中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培养意志力。

(四)执拗型,这样的学生,往往固执、任性、自负,爱逞强,喜欢坚持已见,不愿主动帮助别人。

在体育课中,教师应在平时经常与这些学生接触、沟通,了解和熟悉他们的心理变化情况,并建立起融洽的师生情感;再根据他们在课堂的表现,采取相宜方法,以改善与填补他们心理上的缺陷部分。例如可安排他们到较强的组,使他们通过练习发现和改进自己的短处;也可让他们带着任务到最弱的组去指导同学,使他们在指导过程中,逐渐发现采用一种固执的方法是不行的,需因人而异、方法多样才有效,以培養他们乐于助人,遇事机智灵敏等心理品质。

还有很多的症状,如孤僻型、依赖型、懒惰型等。这些都可以通过体育教学中的各种手段、方法,如:提高体育教法手段的娱乐性、加强体育教学中交往的互助性、加强教学形式的集体性等等,起到较好的缓解与调节、良好的治疗作用。

总之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体育教师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