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2015-04-29 00:44杨朝明
山东画报 2015年21期
关键词:中英关系时变周易

杨朝明

2015年10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发表《共倡开放包容 共促和平发展》的演讲,最后展望中英关系前景说:“‘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培根说:‘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是身后。在今天同卡梅伦首相的会晤中,我们就开创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黄金时代达成共识。让我们行动起来,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共同开启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典出《周易·益卦·彖传》,原文为“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天施气于四方,大地化生万物,其化施之利益无所不至、无处不在。因此,益卦所说的补益之道就是趋时而变通,即把握时代变化的大潮流和规律,把握时机,做出顺应时变的判断和选择,从而付诸行动,有所作为。

《周易》的基本思想或者精粹在于它“时”的哲学,不论每卦每爻,还是卦变爻变,都渗透了“时”的变化,离开“时”的观念,《周易》就如无根之水。孔子作《易传》,充分发挥其为“时变”,认识到天下万事万物随时随地变幻无穷,与这一思想精神相适应,就要“动静不失其时”,就要“与时偕行”。 要做到时变,首先就要知时、明时,“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了解“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只有明时,人们才能做到依时而行,才能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动静不失其时”,一切依赖时机而定,才能“应乎天而时行”,做到“变通”“趋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作为中国哲学的精华,时变体现在历代人们的思想中。例如《老子》提倡“动善时”,《国语》赞扬“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 《左传》倡导“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庄子》明确说“与时俱化”,《史记》也记载“圣人不朽,时变是守”“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由于这一思想的影响,体现时变思想的词语如“适时而起”“适时而变”“机动而行”等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习语,如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宜刚宜柔,相机而动”之类即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之一。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无论内政还是外交的许多方面,都体现出了与时俱进的精神。此前,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引用东汉桓宽“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以鼓励变革创新,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让各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出来。他还提倡工作创新,强调理念创新、手段创新,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他希望大家跟上时代前进步伐,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旧的思维、旧的时代。

习近平主席此次引用“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意在强调顺应开放包容、多元互鉴、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秉持长远战略眼光,抓住机遇,与时偕行,积极开拓,以有益于开创中英全面战略伙伴的黄金时代,有益于中英人民,有益于世界和平发展。

猜你喜欢
中英关系时变周易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甜甜的“蝴蝶茧”
英国脱欧对中英贸易的影响
基于时变Copula的股票市场相关性分析
基于时变Copula的股票市场相关性分析
从中英经济交往看建国前两国关系演变
《周易》与《孙子兵法》
烟气轮机复合故障时变退化特征提取
基于MEP法的在役桥梁时变可靠度研究
试论《周易》卦体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