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路径探索

2015-04-29 10:20王鹏吴之声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29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实践路径中国梦

王鹏 吴之声

摘 要 中国梦是当前凝聚国人力量、指导人们行为的精神旗帜,也为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育指明了方向。学科实践在每一门学科的发展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别是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且具有自身特殊规律的高职思政课,其中国梦的教育更应该借力于学科实践。要着眼于高职思政课学科实践中的课堂教学实践、校园活动实践、社会生活实践,强调教师要在课堂情境中融入中国梦内涵,让学生在校园活动中认同中国梦精神和在社会生活中践行中国梦要求,充分发挥学科实践在高职思政课中国梦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9-0061-04

作者简介

王鹏(1977- ),男,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团委书记,副教授,法学博士(广州,510631);吴之声(1989- ),男,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公民教育视域下粤港高校学生社团比较研究”(12YJC710064);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民素质教育视角下粤港澳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比较研究”(14BKS119);2015年广东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香港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研究:基于国家认同感教育的视角(1997-2014)”(2014WT043),主持人:王鹏

一、中国梦的内涵解读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提出和阐述了中国梦概念及其思想理论体系,中国梦思想成为当前凝聚国人力量、指导人们行为的精神旗帜,也为新时期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1]中国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是国家梦和个人梦的有机统一,因此对人民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国家理想的实现为个人追求理想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巨大的机遇;个人理想的实现则为国家理想的达成奠定了基础,二者互为前提,任何一方的实现都对另一方有推动作用。国家理想不是所有个人理想的简单叠加,而是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理想进行协调整合与升华,引领着个人的理想目标,因此我们要主动把中国梦融入到思政课教育中,引导学生把个人成长成才理想与国家发展理想结合起来。

中国梦是贯穿历史、现实、未来时间向度的必由之路。中国梦是历史的:中国近代史是一段苦难、辛酸、屈辱的历史,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围困,内受封建统治的压迫,被迫割让了大量土地、损失了巨额金钱和资源,中国人民遭受了深重的劫难。这与中国历史上繁荣富强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刺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因此实现民族复兴成为中华民族的首要理想,中华民族为之而努力奋斗。这期间失败与斗争此消彼长,但即使屡战屡败,中国人民依然奋斗不止,直到1949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梦是现实的:这是结合我国现阶段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下提出的。中国梦是在正确对待人们所面临的问题与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对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回应,中国梦是让中国人早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中国梦是未来的: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方向性理念,是值得全国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包含着对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在物质方面,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精神方面,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潮流,凝聚全体十三亿中国人的力量。在思政课教育中,要运用多种形式把中国梦的内涵、特质和要求讲深讲透,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理想信念。

二、中国梦教育在高职思政课开展的必要性

在国家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数量及规模将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7月,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共计1327所,占全国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的59%[2]。习近平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3]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但在提高技能的同时不能忽略其职业道德的培养,不仅要技能过硬,更应成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思政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者,而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时代性和与时俱进的特征,自然成为高职思政课教育的题中之义。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刚刚踏入大学的他们摆脱了高考的压力、父母的管束,但尚未形成目标明确的人生规划,导致缺乏前进的动力与主动性。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高职学生的思想更易受到多样多元多变思潮的冲击,会与其自身已有的价值观产生交流、交融、交锋并产生影响。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侵入而误入歧途。中国梦教育将帮助和引导他们逐渐明确自身的理想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有助于高职学生认清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提升社会责任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当前高职思政课存在着形式重于内容、理论重于实践的问题。部分学生轻视思政课,认为思政课只是泛泛而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一些教师对思政课的深刻内涵把握不准、阐释不够全面、脱离社会实际;且在授课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致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中国梦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和中国当下的时代特征、具体国情紧密相连,用通俗凝练的语言向高职学生传递着大众化、生活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利于高职学生认清他们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在点燃梦想、追求梦想的过程中逐渐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这正是中国梦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价值所在。

当前中国梦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贯彻中,偏重教学过程的说教与对学生评价的分数,忽略了实践在学科发展和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再加之受转型期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如何提高高职思政课中的中国梦教育实效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学科实践在每一门学科的发展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别是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且具有自身特殊规律的思政课,其中国梦的教育更应该借力于学科实践,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国梦的育人成效。学科实践有着广泛的含义,本文主要着眼于课堂教学实践、校园活动实践、社会生活实践。

三、中国梦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一)课堂教学实践:在课堂情境中融入中国梦内涵

思政课课堂教学仍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接受中国梦教育的主渠道,存在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忽略课堂实践环节,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相脱离,影响了中国梦教育的效果。

课堂教学实践要求教师能根据教材教学内容,设计与展现出形象生动的生活情境,将教育内容融入情境中,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在其中体验、领悟和学习。在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与中国梦内容联系较密切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语言描述渲染、视频播放展示、话题情境设疑等形式,将中国梦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重要意义与教材内容及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情境相衔接,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思考、领会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促使学生能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体会到中国梦就在自己的身边,自觉地将中国梦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相对接。课堂教学实践还要求教师能够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恰当地设置课堂实践情境。教师可以设置“我的梦是不是中国梦”、“中国梦是怎么来的”、“中国梦需不需要我的奋斗”等具有一定矛盾性、需要学生探究解决的实践情境,并通过团队演绎、主题演讲、课堂微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课堂实践中明确任务、解决问题,在问题的探究解决中既学习教材内容又自觉学习领悟中国梦的内涵,同时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高职院校还可以开设具有互动性、趣味性、系统化、连贯性、循序性、实用性的思政课中国梦教育微课堂,在互动交流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学习中国梦的收获和情感的满足,提升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此外,课堂教学实践还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驾驭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学习、融通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引导作用。

(二)校园活动实践:在课余活动中认同中国梦精神

校园活动实践是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思政课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加强中国梦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不可或缺的环节。多层次、高品位的校园活动实践,能使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氛围中受到中国梦精神的教育,并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强对中国梦精神的认同与皈依。

校园活动实践在思政课实践中的具体含义是指学校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有针对性地在校园内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以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于此,教师要立足中国梦教育的目的与要求,根据学生课堂理论学习的实际,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活动实践形式。教师可以开展中国梦征文比赛、中国梦主题演讲挑战赛、中国梦话剧演绎大赛、中国梦时事分析挑战赛等校园活动,并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元素,使学生在相应活动实践中既能进一步消化课堂的理论知识与强化对中国梦内涵的认知,又能通过躬身经历增强对中国梦精神的认同。

高职院校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实践,将中国梦教育与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建设相结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设立中国梦宣传文化廊,组织学生在校园文化空间设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阐述的名言名句,引导学生在图书馆、阅览室开辟中国梦读书角,教师要强调学生在这些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主体性,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操作、体验、实践、探究等环节,让学生真正掌握和内化中国梦精神内涵,达到由行到知、再由知促行的效果,而不是在传统校园活动中的被动参与,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校园活动实践中自觉接受中国梦教育,将中国梦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

高职院校要把握好新时期社会主义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把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政课的校园活动实践相结合,在校园活动实践中更多地关注高职学生的群体特殊性、需求多样性和内容针对性,贴近学生实际和需求,以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实践体验,更好地促进学生由“知”到“能”的转化。高职院校应针对传统思政课教育中的单向灌输、缺乏互动、内容陈旧、缺乏参与等问题,将中国梦教育融入思政课校园活动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多方面,把教师与学生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坚持以师生为主体、以育人为导向,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思政课校园活动实践,让中国梦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之中,促进学校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师生,提高校园文化和高职思政课育人的实效性。

(三)社会生活实践: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中国梦要求

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是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也是思政课实践不可缺少的部分。社会生活实践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价值倡导融会于生活体验、与现实相结合的关键,也是学生认识社会、把中国梦价值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重要形式。内化于心,方能外化为行。从最初头脑中的印象、到偶尔在生活中落实中国梦要求、再到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直到用中国梦精神来指导自己的专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中国梦教育才算真正进入高职学生的脑、心、行。

在思政课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环节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中国梦内容联系密切的典型章节,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及学生对中国梦思想的理论掌握情况,设计能让学生课后进行动手实践的作业和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实践中深化对中国梦思想的认同。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对班级或一个社区内人们理想信念状况的调查研究任务,并在调研基础上探讨个人梦与国家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调查中体验生活,在研究与思考中加深对中国梦的理解,增强践行中国梦价值理念的自觉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在适当的教学阶段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福利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对当地知名人士的人生奋斗事迹进行访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比赛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让学生明白艰苦奋斗是实现中国梦的条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而在现实生活和行动中自觉践行中国梦的要求。

此外,在高职院校思政课中开展中国梦教育也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使得思政课教育与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相互促进。教师应把握好思政课社会生活实践与专业技能实践之间的关系,在开展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训练的过程中融入中国梦教育,使二者实现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受到中国梦教育对专业技能训练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对中国梦和思政课教育的重视。以中国梦教育为引线,实现思政课的生活实践与学生专业技能实践的融合与互动,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有积极意义。

中国梦教育不仅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更是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目标、选择正确人生道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对高职院校学生个人成长具有积极作用的教育。中国梦教育是当前高职思政课教育中的重要任务,教师要勇于与善于开展思政课学科实践中的课堂教学实践、校园活动实践与社会生活实践,在推动思政课发展的同时也让学生对中国梦的思想内涵有更直观、更深刻的体验与理解。这三种思政课学科实践的形式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科实践在思政课中国梦教育中的应有作用,促使高职院校学生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与积极实践者。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4/201408/173611.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作指示 李克强讲话[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406/170742.html.

Exploration on the Practice Paths of Integrating“China Dream”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Peng,Wu Zhisheng

Abstract  China Dream is the spirit flag of coalescing Chinese peoples power and guiding their behaviors. It also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bject practice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very subject,especially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connects with real life closely and has its own rules. So the education of the China Dream should be leveraging on the subject practic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focus o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l practice, campus activities and social practice, emphasize the amalgamation of China Dream into classroom teaching,which lets the students  identify the spirit of China Dream in the campus activity and fulfill the China Dreams requirements in the social life practice, to make subject practice play a full role in China Dream edu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China Drea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 path

Author  Wang Peng,associate professor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Wu Zhisheng,postgraduate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实践路径中国梦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