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笑天
摘 要:按照绩效标准阐述了顶尖科技创新人才的概念,分析了顶尖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文中指出,顶尖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取决于主观能动因素和客观积极因素的共同作用。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技人才;成长规律
中图分类号:C961;F272.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3-0004-0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动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知识创新。从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趋势看,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谁拥有更强的知识创新能力和人才优势,谁就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人才,尤其是顶尖科技创新人才,无疑是社会最需要的人才。顶尖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研究这种规律对于实施科技人才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顶尖科技创新人才的内涵
在人才发展战略的研究中,关于人才层次划分标准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以按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划分较为普遍。本文提出顶尖科技创新人才就是科技人才队伍中的精英,是科技人才队伍的带头人,是做出了突出科技贡献的顶级人才,是高层次科技人才中出类拔萃的创新人才。关于顶尖科技创新人才的界定,本文中没有采取按学历或按专业技术职称的办法,而是采取绩效标准,即按业绩和能力来界定什么是顶尖科技创新人才。参照有关部门提出的意见并从我国实际出发,一般而言,顶尖科技创新人才应是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之一者:一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二是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的奖励项目的主要研究者,长江学者奖获得者和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的第一、第二完成人;三是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学术带头人;四是承担国家“863”“973”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或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主持人;五是在高科技企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高科技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科技创业者;六是在国际上公认的权威期刊上发表有价值论文的第一作者。
由此可见,顶尖科技创新人才通常是具有创造力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技创新人才。这些顶尖科技创新人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取得了重要科技成果或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对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知识比较深博、专业比较精邃、学术上有较高造诣、研究开发中有较大建树的科技创新人才。
二、顶尖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
1. 稳定的研究方向
选好目标,这是一个人能否成才的首要问题。所谓目标,可以是终生研究的目标,也可以是暂时的或某一方面的具体研究课题。如何选择正确的目标?首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这个实际包括世界的情况、国内的情况、本部门的情况、自己的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然后选定主攻目标。其次,一定要考虑国家需要,同时要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相结合。科学家贝弗里奇说得好:“只有那些对发现抱有真正兴趣和热情的人,才会成功。”因为只有对自己的事业具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的人,才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困难,即使遭到挫折和失败,也能够坚忍不拔、百折不回。
2. 执着的探索精神
“性格决定命运。”一些学者对许多成功人士的人生历程进行了研究,发现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一生的道路。心理学家曾就性格、精神品格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问题,对160位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或发明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这些人均具有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格。他们有恒心、有毅力,在遇到困难时,往往凭着一股“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精神,绝路逢生,柳暗花明。这些性格因素与精神品格在其创新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创新就是突破传统习惯,打破思维定式,创造前所未有的新事物。这种挑战传统习惯的行为活动使创新型人才注定经常要承受超出普通人的心理压力。能经受住磨难考验而获得成功者,往往也塑造了坚定的自信、坚韧的毅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所以,创新型人才的性格通常都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坚定的自信。这种自信表现在他们相信自己的思想,相信自己所确认的东西最终也会被他人认可。自信推动创新型人才进行积极性幻想,使自己始终处在一种昂奋的精神状态,藐视困难,不惧挫折,不断地扬弃自我、超越自我。二是强烈的竞争意识。竞争意识是创新的源泉。许多研究表明,创新型人才的竞争意识强于普通的人。他们喜欢迎接挑战,喜欢承担风险,并从克服困难中获得无穷乐趣。比尔·盖茨的母亲在回忆她儿子时说,他在儿童时期就表现出一种执着的天性,任何事情都要争第一。三是锲而不舍的毅力。创新型人才会认定一个目标孜孜以求,专心致志,顽强执着。美国的心理学家特尔曼曾对1528名高智商的儿童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当受试者到了40岁时,再对其中800名男性受试者进行统计,从中找出150名最成功者和最不成功者作比较分析,发现影响他们成功的并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志向和毅力。四是不落俗套的独立性。创新型人才之所以能成为创新者,就在于他们不墨守成规,敢于挑战权威、挑战传统,突破现有的思维定式,敢想别人之不敢想,敢做别人之不敢做。他们鄙弃人云亦云,喜欢独立思考,独辟蹊径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3. 合理的知识结构
为了适应研究工作的需要,要在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几个科学领域内,获得一定广度与深度的知识。一般说来,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与自己专业研究相适应的文化知识和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有关的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辩证思维知识。恩格斯说:“要想登上世界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离不开辩证思维。”回望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发展,凡是有名的科学家,不管他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者,在从事科学研究时,必定要进行辩证的思维,才能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4. 创新的思维品格
列宁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充分地看到了创造性在能动性中的地位。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兴趣是科学创造的驱动力,是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好的直觉是一个科学家必备的素质。有创新意识的人,首先应该是善于思索的人。当然,观察力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智力条件,是探索未知的起点。但是在当今信息社会里,一个善于观察而短于思索的人,就无法利用大量的信息,也就无法利用他人大量观察与分析的资料,并从中得出科学的结论。一个好点子往往始于观察,却产生自思维的创造性和想象的新颖性。
5. 正确的研究方法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有正确的方法和措施。如好的学习方法、思想方法,周密可行的计划以及对时间的合理运筹等。其中特别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时间的运筹。时间是一个常数,但运用得法的人可以在同样的时间里获得比别人多得多的成果。俄罗斯作家柳比歇夫对每天的时间都进行了科学的安排,他一生活了五十多岁,写了七十多本著作。
6. 健康的身心状态
保持健康的体魄。这也是决定人才成功与否的重要内在因素。假若一个人目标选好了,竞技状态,知识结构都好,方法措施也很科学,但是体质却很差,生命活动不能正常进行,他怎么能做出成果呢?所以,任何一个想要在科学上做出成就的人,都不可忽视健康这个因素。除此以外,还要有一个良好的竞技状态。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的艰苦劳动,没有顽强的意志和战胜困难的精神,是无法取得成果的。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辛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三、顶尖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外在条件
1. 较好的科研条件
科研条件是保障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系统和技术平台,是支撑科技活动的重要基础。科研条件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大型科技设施及装备、科技文献及科技基础数据、科技规范和标准、生物种质资源及标本等各种硬件及软件。现代科研条件已成为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环节和科技创新的一部分,是衡量各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和标志之一。
2. 正常的学术交流
在中央关于人才问题的决定指导下,选拔优秀拔尖人才到发达国家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进修、培训或参加学术交流、考察,开展合作研究。组织国际间同行业的协作,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积极创造条件,与国外著名大学、企业集团或国际基金组织合作,联合培训跨世纪的优秀拔尖人才。引智聚才,更有效地吸引留学人员,使其以多种形式为祖国服务。以上学术交流条件对于顶尖科技创新人才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3. 稳定的生活条件
一定的物质生活,是保证科技工作者以充沛的精神专心致志地从事研究工作的根本条件。同时,良好的精神生活环境,也极为重要,要使人看到未来,对未来充满希望。
4. 适当的政策激励
政策激励方面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是要提高对人的科学认识;二是要政策正确。比如,由于人的生命运动和思维运动的发展状况不同,表现出来的认识水平、工作能力、兴趣爱好等等因人而异,各有特点,这就要求必须对人先有认识,然后才能制定出政策,做到“知人善任”。
5. 良好的文化环境
创新型人才喜欢能够发挥其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环境,因此,要摒弃传统文化对人们的束缚,大力提倡科学的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和竞争精神,要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创新领域,或者保持一定程度的自由选择权。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谈论他如何当美国数学所所长时说:“办这个研究所最要紧的是把有能力的数学家找在一起,找来之后就不要管了,让他们自己搞去。”大量的事实证明,在新的想法未完全成熟和被证明有效之前,保持它的神秘性,不让批评者过早了解,能够激发创新。现在已经有一些公司的经理们鼓励技术人员做他们想做的事,而不要求了解技术人员所做的这些事的细节。譬如,3M公司的“不必询问、不必告知”原则,即允许技术人员可以把15%的时间花在他自己选择的项目上。另外,还专门为创新型人才量体裁衣,设计有别于一般技术人员的弹性工作制度,不拘泥于时间和地点,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和无限的创新空间。
参考文献:
[1]罗辑壮.科技人才创新素质的构成与培养[J].科技与管理,2003
(04).
[2]袁文全.论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培养与成长[J].高等建筑教育,2005(03).
[3]娄伟.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