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摘 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从儿童出发、重视学生亲身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教师要从学生出发,设计趣味课堂;从实践出发,强化音乐体验;从创造出发,促进音乐应用,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音乐素养;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4-0086-0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他强调诉诸感性,回归人本,主张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从儿童出发、重视学生亲身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这是奥尔夫三大音乐教学原则。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提高音乐教学技能,为学生创设更加活泼有趣、彰显个性的音乐课堂。
一、从学生出发,设计趣味课堂
坚持从儿童出发,是奥尔夫教学原则的基础,这与我们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改革殊途同归,其初心是一致的。不过,回顾我们的音乐课堂,我们会发现,有的音乐课堂还走着“教唱歌”的老路,学生们端端正正、齐声跟唱,看不见丰富的表情,感受不到起伏的情感,音乐好像“波澜不惊”。在展示环节中,学生更是“敬而远之”。苏教版音乐第三册《小红帽》是一首巴西童谣,它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孩子非常熟悉的童话故事——小红帽,歌曲活跃流畅,容易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考虑到孩子对“小红帽”这个童话故事有着深厚情感,在歌谣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小红帽”的绘本故事,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在随后的《龟兔赛跑》欣赏教学中,我则以迁移的方式,由小红帽迁移到龟兔赛跑,将这个热闹的森林赛跑故事呈现出来。在故事扮演中,学生不仅结合了歌唱与舞蹈,还用上身边能够打击的物件,比如用铅笔巧搭铅笔盒,发出赛跑时热烈的鼓舞声,课堂趣味性十足。在音乐教学中,正是抓住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喜爱之情以及他们对故事的独特理解,鼓励学生将原本单一的歌唱与欣赏,转变为多种感官参与的实践活动,才激活了学生的想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从实践出发,强化音乐体验
奥尔夫先生认为,音乐课堂应该让学生“动”起来,开展“综合式、即兴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坚持音乐的实践性,让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通过歌唱、演奏、舞蹈表达自己的音乐情感,通过亲身参与到音乐实践中,获得真实、愉快的心灵体验。同时,在创设实践活动时,我们还要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小组成员的搭配、实践形式、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确保学生不会有“害怕丢面子”“担心学不会”等心理负担。苏教版音乐第三册《小小的船》,优美又极富幻想,语言通俗,充满童趣。这一内容,学生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已经有所接触,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在音乐教学中,我尝试在实践环节中融入语文及美术学科元素,以学科整合的方式,创设了“小小的船,大大的梦”的表演会。在这个实践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以绘图、朗诵的方式,将自己心中的“小小的船”表现出来。在这样的动手实践中,学生不仅从色彩方面感受到音乐的美,同时,他们在朗诵的过程中,将歌唱与朗读结合起来,既丰富了歌曲的内在情感,又增强了学生们的情感体验。
三、从创造出发,促进音乐应用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中,有的教师只注重“教”的过程,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掌握情况,就像一个“光盘复制”的过程。如果学生能够像刻录机一样,将课堂所学知识“复制性”地呈现出来,我们的教学就算“合格”。奥尔夫先生则不以为然,他认为我们的音乐教学应为学生的个性创造提供无限的空间,鼓励学生在应用、思考、即兴表演的过程中,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我认为,每个学生都充满不可估量的音乐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创造的角度出发,允许学生“天马行空”的理解,尊重学生“异想天开”的创新,多给学生一些宽容、鼓励与支持。比如,苏教版音乐第三册《鲜花爱雨露》这节课“音的高低”这一部分。“音的高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学生都有着亲身的体验。因此,我们在音乐活动中若能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依据,引导他们加以想象与应用,会有不错的教学效果。为了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和了解声音的高低,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我设计了“故事里的高低声”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任务单中的角色“爸爸、妈妈、老牛、小羊、小狗、小猫、小鸟”,模仿其声音,以声音编故事。在这个音乐活动中,我从“创造”出发,通过编故事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化声音的模仿,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潜能。在这个编故事的活动中,各个小组都非常积极,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故事,原本学生们不感兴趣的高低音,变得有趣极了。在这样活泼的氛围中,音乐创造水到渠成。
四、结束语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从儿童出发、重视学生亲身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其教育思想在音乐课堂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专心于课堂教学,更新教育理念,设计趣味课堂,强化音乐体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敏灵.奥尔夫节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妙用[J].陕西教育,1996(09).
[2]骆丰.音乐教学中“爱学课堂”实践例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5(27).
[3]孙琦.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