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课程化:学校发展的一种推动力量

2015-04-29 00:44:03徐晓林陈炳飞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34期
关键词:课程基地学校发展江南水乡

徐晓林 陈炳飞

摘要:地域文化视野下的课程建设涵盖自然和人文,纵贯过去至未来。江苏省昆山中学在“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建设中,注重顶层设计,强调多元融合,突出教学改革,着力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科学化、制度化实施校本课程,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助推了教师的自觉、持续发展,实现了学校的内涵、特色发展,凸显出基地的辐射、服务功能。

关键词:江南水乡;课程基地;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2A-0053-06

2012年9月,江苏省昆山中学开始承建江苏省普通高中“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2013年12月,基地在由省教育厅组织的专项视导中获得“优秀”等次;之后,学校以更高的标准定位,全方位、深层次、持续性地推进课程基地的建设和实施。

一、诠释:江南水乡文化是特色鲜明的先进地域文化

本课程基地名称中的“江南”指狭义的江南,即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江南平原地带,它们在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江南水乡文化是当地人创造、积累的地方性知识、意义系统和生存智慧,包括水乡人的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江南的传统建筑、风俗、文艺、物产、方言、历史、名士,等等。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管子·水地》)江南水网如织,江南水乡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水的滋润和哺育,发端于此的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及其衍化出来的稻作文化莫不如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水体轻灵、清澈、宁静、内敛,多碧水微澜,少汹涌澎湃,孕育于这种特殊形态的江南水乡文化与一般意义上的“水文化”有相同之处,却又独具一格。

(一)水之韵——柔美

“吴门青山外,渺渺湖荡波。”江南“水之韵”柔和、灵秀,塑造出江南水乡文化的优雅、柔美、温婉等。江南园林曲径通幽,水乡古镇河街相邻,传统建筑粉墙黛瓦,江南丝竹别有韵味,以及不时传来的吴侬细语,时常可见的片帆轻橹,无不如诗如画,透溢出秀美、细腻和灵气,给人以审美享受和心灵润泽。这种“不染纷华、修美于内”的江南水韵既能给学生以表象之美,又能培养他们深层次的审美意识和情趣。

(二)水之智——尚真

“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者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孟子·离娄下》)江南“水之智”循理、执着、自由,孕育出江南水乡文化的求真、进取、创新等精神。“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水总能因势而流、因时而变,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水“不舍昼夜”,奔流不息,“历险致远,卒成不毁”(《韩诗外传》),是一种百折不回、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是一种以柔克刚的执着和坚韧;水可方可圆、可大可小、可动可静、可曲可直,善于灵活变通,敢于另辟蹊径,具有自主探索和创新的高超智慧。正是这些融进江南水乡人血液中的优秀品质,使曾经的“荆蛮之地”自东晋时期中华政权定都金陵起,逐步取代了中原地区,成为富甲天下的“人间天堂”。这些优秀元素可以促进学生增长智慧,引领学生追求卓越。

(三)水之德——至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水之德”谦卑、利他、至纯,滋养出江南水乡文化的谦逊、奉献、包容等品质。水滋养万物却与世无争,且甘居卑下,具有奉献、谦逊的品格;水“主量必平,盈不求概”,且不分高低贵贱皆无私给予,具有公平、公正的精神;水纳万物,且“以出以入,以就鲜洁”,具有博爱、包容的胸襟。江南水乡文化是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包容、融合、奉献的理念早已全面融入了江南水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意识形态,成为江南水乡始终人文荟萃、社会平和的重要力量,这些高尚的品质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开放精神和至善德行。

二、缘起:以地域文化的课程化促进学校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优秀地域文化是课程体系的应有内涵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80周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文化风情多姿多彩、千差万别,深蕴其中的先进元素是中华文明积极、永恒的价值追求,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精神食粮,是中学课程体系应该包含的内容。江南水乡文化的优美意境、丰富内涵和先进指向无不具有珍贵的教育价值,课程基地的建设有助于传承地域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江南水乡文化的育人功能亟须强化

随着国际化、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江南水乡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中不断发展;但同时,小桥、流水、人家、天井、园林、老街等能寄托江南乡愁的优美意象和文化符号不断减少,调查发现,约40%的高中生对江南水乡文化一无所知,其余同学也只是略知一二,如能说少许方言、了解传统建筑的外观、听过昆曲等。鉴于此,学校试图通过省级课程基地建设和重点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化、立体化开发和实施江南水乡文化课程,激励学生在主动“探索水乡文化的环境起源,探寻水乡文化的优秀特质,探究水乡文化的当代价值”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获得审美体验,领悟文化内涵、增长实践智慧。

(三)学校文化传承和特色发展的迫切需要

昆山中学创办于1946年,所在地是江南水乡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发展地之一,受江南水乡环境浸染七十载,加上学校自身的追求和努力,学校文化和办学特色都深深烙上了江南水乡文化的印记。从外部形态看,老校区亭廊与绿树掩映,疏密有致,幽静清新;“江南水乡文化角”绿水环绕,以风格鲜明的门、窗、廊“隔景”或“障景”。从内在文化看,形成了以“传是”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传是,原为昆山先贤徐乾学的藏书楼名,表面字义为“传此(书)”,隐有“道统”之意。成为我校图书馆名后,“传是”的涵义得以扩展:一是“实事求是”,发展为“日知日行日成,求实求是求真”的昆中精神,强调循理、执着、进取、创新;二是“各是其是”,形成了“民主、多元、开明”的管理思路,突显包容、开放、自由,这些无不与江南水乡文化的特质相契合。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和发展的动力,建设“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是对办学特色的完善和彰显、学校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也是我校“文化强校、特色立校”办学思路的体现。

(四)把握搬迁契机和整合原有基础的必然选择

2012年,昆山市政府规划用地300亩、投资7亿元易地重建昆山中学。我校牢牢抓住这一全面整合原有基础、提高办学品位、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绝好机会,绘制“建设江南水乡特色学校”的蓝图,提出“学校建在大水乡,校园建成小水乡”的思路,在校园环境、学校文化等方面全面融入江南水乡文化的优美意境和优秀特质。这一设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在经费和政策方面,获得了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倾斜;在学术和研究方面,得到了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王家范教授等专家和校友的无私帮助;在开发与实施方面,实现了与昆山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的过程互动、项目共建和成果共享,获得了周庄古镇等单位的鼎力相助。

三、举措:以资源建设与课程实施的相互促进构建立体化课程体系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课程建设涵盖自然和人文,纵贯过去至未来,容易流于形式、失之片面。为使之得到全方位地落实,我们确立了相互促进的两大建设重点:一是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二是科学化、制度化实施校本课程。并将课程基地建设细分为10个具体项目,如建设水乡文化展览园区、打造水乡文化体验湖区、开发系列校本教材等等。努力为学生搭建互动学习的新平台、开启自主探索的新方向、开辟实践创新的新路径。

(一)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

1.开发多元资源,优化课程结构

领悟和传承地域文化需要直觉、灵感和想象力,离不开具体、形象、开放、互动的真实场景;但仅有外部环境的浸染,学生形成的认识可能是零星的、肤浅的、割裂的,这就要借助文本教材加以提升。为使课程基地建设的理念“落地生根”,我们开发了由物态环境和文本教材共同构成的多元、立体的课程资源,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使江南园林的精美、古镇的精巧、昆曲的古韵、先贤的思想、民俗的纯朴,都纳入“走得进的场景、看得见的影像、听得清的录音、读得出的文本”之中。进而,既突破了单一的纸质课程的抽象性,又超越了单纯的直观环境的浅表化。

2.构建物态文化,活化课程载体

一是主题化打造“水韵校园”。在新校区,我校全方位打造洋溢着江南水乡韵味的特色校园,高标准建设承载着水乡文化内涵的展览园区和体验湖区。展览园内叠山理水、修竹倚墙、情景交融,是典型的苏州园林建筑;体验湖区轻波荡漾、绿树婆娑、小桥卧波,是传统的江南水乡风貌;室内和连廊则以“江南文明为主线、现代科技为手段”,再现江南水乡的自然风貌和人文风情。加上校园中随处可见的微型河湖、瀑布和物化的文化符号,营建出无处不在的水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丰富体验、形成感悟、滋养精神、完善人格。

二是多渠道开辟实践基地。以凝聚着江南水乡人文精华的周庄、锦溪、千灯等古镇作为校外教学和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体验和探索空间,引导他们置身于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文化意境中,自由探寻前人留下的生活痕迹,真切感受历史沉淀的文化气息,在潜移默化中体悟文化之真、之美、之善,使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学生素养的培育真正走出课堂和校园、走进社会和生活。

三是多样化搭建互动平台。物态环境的建设还特别注重互动性和人的可融入性。既突出人机互动,使学生能自由自在地获取信息、交互评价、展示成果;又重视操作互动,让学生在校园中就有动手制作、动口说唱的机会,进而建成了多种多样的学习、交流和实践互动平台。例如:在展览园区、专题网站、探究教室设立校本课程学习和资源查阅系统,在体验湖区和体验教室建成昆曲试唱、传统手艺学习等体验系统,在专题网站、探究教室提供相关的网站链接和文化书籍,预留学生的书画、摄影、微电影等作品展示空间,等等。

3.创编校本教材,彰显课程合力

由我校教师、本领域专家和当地文化研究人员组成编写团队,充分挖掘江南水乡文化的广义内涵、传统符号和现代元素,从中选取对学生素质提升最具促进作用的内容,经过“确定主题—分解目标—收集资料—编写初稿—实施评价—修订完善”,历时2年多编成了《江南古建筑》《水乡昆曲韵》《昆山水文化》等9本校本教材。每本教材都方向明确、内容精练,既照顾了江南水乡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又便于学生自主选择和学校分学期实施。

教材编写遵循了目标性、科学性、主体性、学科性、基础性、趣味性、创新性、开放性、典型性等原则。以学科性为例,编写团队特别强调本土文化与国家课程的有机融合,力求用学科知识解读水乡文化,以水乡文化丰富学科教学。如:《江南古建筑》涉及政治、历史、地理、美术、技术等学科内容,其中,“江南水乡为什么多濒水而居、临河成街、因河设城?为什么普遍存在天井式民居?”等问题直指生活中的地理,能引导学生领悟前人的生活和生存智慧,形成“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观。

(二)科学化、制度化实施校本课程

1.科学化建构教学模型

课程资源提供了学习的外部条件,并不足以使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向理性精神的转变,这就需要通过科学实施来引导学生开展理性探索,而建构科学的教学模型是有效实施的关键。我校根据地域文化课程的特点,通过反复实践、提炼和完善,创构出“水韵·体验式”教学模型(如下图)。

其一,以“水韵”为基。水韵,指江南水乡文化的特有意韵,蕴含着优雅、执着、创新、包容等优秀特质,它们既是课程的育人目标,也揭示了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如水般的文化浸润中实现心灵悟道,获得自主发展。

其二,以“体验”为径。以“创设情境,激发体验—对话交流,拓展体验—合作探究,概括体验—评价反思,内化体验—应用试验,升华体验”为基本学习流程,在这种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非线性流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体验、多向交流、理性探索和实践(模拟)运用等活动,最终达成对本土文化的“体验—悦纳—反思—践行—内化—传承—创新”的课程目标。

2.制度化推进课程实施

制订学生自主选课制度、课程教学和研究制度、教学效益评价制度、教师培养和培训制度等,通过制度文化建设促进课程的常态化实施。例如:形成了“三定一动”型“走班式”教学实施制度和操作方式,即“教师定”(组建了包括2位正高级教师在内的授课团队)、“时间定”(每周三下午上课)、“地点定”(教师授课的教室固定)、“学生动”(学生自主选课,走班上课)。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权,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又使课程实施规范而不失灵活性。

3.多样化拓展实践路径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仅有课堂教学还不能使学生深刻领悟抽象的文化内涵,更无法使他们提高实践能力。鉴于此,我校尝试以开放的方式办基地,经常将学生带进社会“大水乡”,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观察、感知和应用,实现水乡文化的活态传扬。

一是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围绕“江南水乡文化”主题,先后开展了“昆曲回故乡”、“感受水乡周庄(锦溪、千灯、同里、西塘、甪直)”、“文化昆山辩论赛”、“体验顾炎武思想”等大型实践活动,让学生亲临生动的、立体的、厚重的现场,在游学、操作、讨论等过程中形成顿悟、提升智慧;举办反映江南水乡文化的征文、摄影、书画、演艺、民间技艺等丰富多彩的比赛或展示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积累体悟、发展技能。

二是开展重点突出的探究活动。激励学生自愿组成相关的学生社团5个、研究性学习团队9个,支持他们经常开展田野调查、交流研讨等探究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又使课程基地在学生的参与下不断生成新的内容。例如:古镇是江南水乡传统文化的缩影和精华,“江南水乡古镇的合理利用”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本市的多个古镇为样本,开展实地调查和走访,查阅历史资料、专家观点和政府规划,并通过小组研讨、组际交流和反思融合,提出“保留古镇区、另建新镇区;保护和修复传统建筑;适度发展古镇生态旅游”等有价值的建议。通过这一探索过程,他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古镇的文化价值,形成“保护文化根脉、关心居民生活”等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成效:有效促进了学生、学校、教师的持续发展

(一)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

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以满足学生的个体成长需要为宗旨,以润泽学生的个体生命素养为核心,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使他们成为学习、探究、实践和基地建设的真正主体;以环境熏陶、课堂教学与实践研学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立体化的课程系统,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感悟文化、发现文化、享受文化、传承文化和创造文化,逐步提高探索能力、厚积文化底蕴、增长实践智慧、养成高雅气质。例如:许多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基地的物态环境、校本教材和专题网站的建设,自主编印《水江南》、《江花》专刊和研究性学习成果集,社团活动成果(如书画、摄影等等)呈现于校园的多个场所,等等,都能反映他们的参与意识、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获得了长足进步。

(二)助推了教师的自觉、持续发展

学校通过多途径、多方式的宣传和激励,增强教师对课程基地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建立了广泛参与的教师建设团队,教师累计有152人次参与了校本教材的编写、校本课程的教学、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活动等,使一批教师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建构者和实践者;同时建立“江南水乡文化研究室”、名师工作室和课程教研组,有效构建了立体化的学习和研究体系。在此过程中,参与教师不仅拓宽了学养和情趣,还提升了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了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的责任感。例如:两位老师申报的“基于昆山水乡文化的特色课程开发和实施研究”、“普通高中昆曲教学实践研究”分别成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和立项课题,张红俊、沈为慧等老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9篇,沈嘉华、洪敏等老师开设了江南水乡文化主题的国家、省、市级公开课7节,等等,都能体现参与教师在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获得的新突破;值得一提的是,我校近2年获评的2位正高级教师、1位特级教师和2位苏州市名教师都是课程基地的建设者和实施者。

(三)实现了学校的内涵、特色发展

通过课程基地暨“江南水乡特色学校”的建设,将江南水乡文化的优秀特质全面导入学校的环境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校园环境越发秀美、大气、灵动、和谐,极具江南水乡韵味;办学风格更加强调求是、开放、进取、创新,管理理念更为注重民主、透明、多元、包容。例如:全校范围内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改革、创造的活力,国际合作办学成为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教师素养在各尽所能、各取所长的主动发展过程不断提升,等等,都能体现江南水乡文化的综合影响及“传是”精神的大力弘扬。总体而言,课程基地建设使我校进一步明晰了发展愿景、优化了物态环境、推动了课程改革、丰富了文化内涵、突显了办学风格、提升了办学品位。

(四)发挥了基地的辐射、服务功能

课程基地要能辐射、影响、带动其他学校的课程改革和学生发展,地域文化课程还要能服务社会、造福家乡,目前,“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初步显现出辐射他校和服务社会的作用。例如:建设经验的视频介绍作为苏州市代表之一,上传江苏省教研室“教学新时空·名校课程”栏目;江南水乡特色学校建设成效作为学校创新发展的典型,在陕西师范大学等单位举办的“大夏论道·课改与教研”全国中学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交流;江南水乡文化展览园区、体验湖区成为“昆山市民看昆山”的景点之一;邓解芳老师参与昆山市高新区“昆曲”网络课程建设,并为多个团体、社区开设讲座;师生志愿者团队和社团(如昆曲)义务为学校或社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研究性学习成果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等等。

五、体会:以关键工作为突破口提高基地建设的效益和层次

(一)注重顶层设计,拓展基地建设的高度与广度

课程基地建设涉及面广,是一项长效工作,学校要着眼长远,注重顶层设计,前瞻性地定位建设目标,最好能将其与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融为一体,做到“高标准定位、整体性规划,项目化推进、系统化实施”。

1.高标准定位、整体性规划

我校在易地重建之初,广泛邀请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分析学校的优势和传统,确立“建设江南水乡特色学校”的核心目标;在获得充足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后,从校园环境到精神文化进行整体设计,并关注每个细节,从外而内精心构建最具江南水乡韵味的新学校。例如:校内开辟专门的江南水乡文化区,并分别命名为“是园”、“容湖”;通过多方争取,将校外的城市干道命名为“传是路”;围绕江南水乡文化的特质和学校传统文化的精髓,系统设计校训、校风等精神文化层面的学校标识,等等。

2.项目化推进、系统化实施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设立“课程基地建设办公室”负责课程基地建设的具体事务,成立“江南水乡文化研究室”负责课程基地建设的学术研究和指导,以统筹安排、系统推进课程基地的建设工作;将建设工作细分为10个具体项目,并分解每个项目的建设目标、内容、重点和难点,明确建设时间,建立项目组组长负责制,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促进课程基地建设的有序、有效推进。

(二)强调多元融合,彰显课程基地的活力和张力

综合性课程是对学校课程的重构,也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能促进学校走向特色发展之路。这类课程的建设贯穿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全面融合、优化配置学校的各种要素,才能彰显基地的活力和张力,提升学校发展的系统性。

在“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融合了多种理念、资源、要素、活动等。在建设目标上,突出地域先进文化与学校传统文化、发展特色的全面融合;在建设内容上,强调江南水乡文化与国家课程的双向渗透,江南水乡文化的原生态意蕴(传统价值)与现代化气息(当代价值)的有机融合,江南水乡文化核心要素与昆山本地经典元素的科学整合;在建设路径上,注重物态环境与文本教材、校园环境与周边资源、已有基础与新建项目、课堂教学与实践创新、直观体验与理性探究,以及学校、教师、学生所扮演的不同角色的有机融合。

(三)突出教学变革,促进学生素养的内化与转化

教学方式的变革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程基地的建设效益,是课程基地建设的核心命题。地域文化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实践智慧的培养,而学生从课本、课堂中获得的认识和价值观常常会停留在概念、观念层面;因此,我校以“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为原则构建“水韵·体验式”教学模式,以此统领基地的各类教学和实践活动。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创设具象化的学习情境和学生的亲身经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直观理解;强调合作探究和评价反思,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判断和概括能力;重视回归生活实践的模拟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明智考虑和合理抉择“行”的能力,等等。在这种“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体会到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形成主动传承和弘扬家乡优秀文化的激情、能力与行动;还能通过客观理性地求真、身体力行地求善,将本土优秀文化从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有血有肉的精神养分和实实在在的实践行为,为将来以文明、高雅的方式参与生产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使自己的人生趋于至善。由于这种教学方式既直指教育的根本意义,又能引导学生轻松提升学业成绩,目前已广泛影响到我校国家课程的教学活动。

“以优秀地域文化育人、兴校”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基地建设是一种有价值的挑战和创新,必然要经历漫长的探索、优化过程,我校将一如既往地扎实做好后续工作,力争让每位昆中学子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时,都能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昂扬的精神风貌去求知、去生活、去创造。

责任编辑:杨孝如

猜你喜欢
课程基地学校发展江南水乡
《江南水乡》
文化产业(2023年17期)2023-06-26 01:03:33
江南水乡
好一个江南水乡
家在江南水乡
黄河之声(2017年9期)2017-07-31 19:37:00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文化引领学校走向科学健康发展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44:22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00:31:41
浅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作用
考试周刊(2016年27期)2016-05-26 00:50:24
立足课程基地 推进教学改革
构建活动化校本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