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戏剧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促进作用初探

2015-04-29 17:22王静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34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促进作用小学语文

王静

摘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大部分学生还没有从中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儿童戏剧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手段之一,在让学生参与编、排、演、议等实践活动的同时,不仅锻炼了学生整合学习资源、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而且提升了其语文素养,使之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儿童戏剧;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2A-0070-03

一、什么是儿童戏剧

儿童戏剧是指儿童参与编剧、排练、表演、评议,通过语言、肢体、表情等形式表现的一种戏剧形式。它区别于一般的教育戏剧,不强调戏剧方法与戏剧元素在教学中的应用,而旨在让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实践学习中达到学习目标,从而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

二、儿童戏剧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要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更要加强语文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最终全面协调发展。其实,儿童戏剧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师生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争取社会、家长等各方面的支持,创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环境,增强学生在戏剧场合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儿童戏剧编排、表演属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范畴。它把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结合充分整合起来,突出了儿童的自主性。特别是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的戏剧活动,让学生在探索和研究过程中,学会了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策划、组织、协调能力。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实践,给学生带来了学习语文的全新体验。

(一)儿童戏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只有两篇剧本,但可以用于编排成儿童戏剧的课文却数不胜数。如寓言类文章《狐假虎威》《狼和小羊》等,写人类文章《军神》《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等,童话类文章《小露珠》《水上飞机》……学生阅读理解这类文章都没有难度,初学时兴趣较高,因此让学生切身感受人物所表达的情感,再次挖掘此类文本的深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此类文章就可以通过儿童戏剧的形式,让课堂一改往日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其参与课堂组织,思考剧本的编写、演员的选定、剧本的排练等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思考、讨论、组织,必然学得兴趣十足,对课文的理解也将更加深入。

(二)儿童戏剧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学生排演儿童戏剧时的投入是多角度全方位的。排演既要求学生对课文有正确、深刻的感知,也要求学生能发挥合理想象,并与剧组同学协调、配合[1]。笔者本班学生在排演《负荆请罪》时,先对秦赵两国实力对比、蔺相如和廉颇两位主角的性格特点等背景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搜集,然后每组导演挑选合适人选进行排练,在一遍又一遍的排练中,组内成员重新完善剧本,根据剧情需要增加了额外的动作台词,同时还组织学生家长为此次的戏剧提供道具等后勤服务。最后,在课堂上展示时,表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获得了全班学生及家长的赞誉。这已经不是纯粹的由语文教材中编写出来的课本剧,而是由学生多方面参与的一出儿童戏剧。所以,演好一出儿童戏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更提升了学生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素养。

(三)儿童戏剧优化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应成为儿童文化滋长的乐园,但当今社会的网络、电视占据了儿童大量的时间,学校教育也往往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忽视了儿童文化的本质精神是游戏精神。而儿童戏剧与这种游戏精神有相通之处,它能帮助儿童通过幻想轻松地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穿越,让学生基于语文课内现成的或课外搜集的剧本,结合美术课进行服装、道具、舞台设计,利用音乐课为戏剧配乐,创造性地优化了学习语文的环境[2]。

此外,学生通常可以利用儿童戏剧吸引更多方面的人员参与,拓展更宽泛的空间来学习。学生参与儿童戏剧排演时除了利用校园内的资源,还可以寻求政府、社区、商家乃至家长的帮助。在当今欧美、澳洲很多国家的中小学,以及国内上海、深圳等许多城市的中小学,戏剧活动已开展得红红火火。学生通过参与编演情景剧、建立小剧团、举办戏剧节等形式,为自己的童年生活增添了一份趣味,也为自己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开辟了更为宽广的道路。

三、儿童戏剧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实施

(一)编排

儿童戏剧的编排是对原有文本的一种再造和想象。心理学认为,想象是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而再造想象作为有意想象的一种,是根据语言的描述、图像的示意,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儿童剧本的编排就是一个再造想象的过程。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戏剧的有关基本知识,场景、故事、道具、服装,矛盾冲突、人物语言、戏剧结构等,告诉学生戏剧就是要达到时间和空间的高度集中和高度统一。

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分组来写剧本,然后把其中最好的剧本进行修改(先自己改,然后小组互换修改,最后教师指导批改),再定稿。在剧本编排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人物的对话描写,通过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让学生学会用细节描写抓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3]。此外,课内课本剧的编写也是儿童戏剧的一部分,如编排《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一剧时,可以安排能力强的学生做导演,招募演员,讨论角色的性格特点,设计相应的动作、表情、台词,做好服装、道具的安排,以保证剧目的成功表演。

从最初的了解背景资料到参与剧本编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主动搜集—理解创作—再造形象的过程。这一由内化到创造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也让学生体验了成就感,获得了美的感知。

(二) 表演

儿童戏剧具有教学和戏剧的双重身份。在表演的时候,既要符合语文综合性的学习要求,又要体现戏剧表演的原则。首先,教师应要求学生不能干巴巴地在舞台上独白、对话,要有一定的动作、神态补充,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在表演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资源,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其次,学校的儿童戏剧演出并非专业的剧场演出,在道具、服装的配备上尽量不要要求过高,很多时候可以发挥班级学生所长,鼓励师生亲自动手制作来锻炼能力,不追求才艺的最终目标,而重在体验的过程,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表演。所有表演过程中,学生担任每个岗位,如小导演、小道具师、小剧务师、小催场师……

戏剧表演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表演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积累训练,充分感受戏剧的形象美、音乐美、语言美,提高自己的审美品位,使自己的语文素养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此外,学生通过表演走进人物内心,从角色的主观体验上,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促进了个人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评议

儿童戏剧表演后的评议,则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实践的再次提升。教师无法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身心,他所能做的就是建构起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文本。儿童戏剧让学生带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感受,将自己的个体感受与儿童戏剧表演交融,从而生成带有学生个性色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正是学生连续不断的参与,给语文综合性学习注入了新意,让学生产生无尽的联想和美好的向往。

当演出结束,教师要以鼓励为主,但不忽视给学生施加适当的压力,通过自主评价、同伴评价、师生互评的方式,从表演的形象美、音乐美、语言美三个角度再进行评议(如下表),如学生在舞台上表演的情绪是否控制得当,学生是否能运用体态、眼神等表现故事的情节,学生是否能充分利用音乐等客观道具来烘托舞台气氛,深化剧本的主题,学生是否能倾听到作者发自灵魂深处的呼唤,接受真善美的洗礼……可见,儿童戏剧表演评价的设计对语文人文内涵的提升和学生精神领域的开拓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而儿童戏剧就是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既是对学生个体的锻炼,也是对学生群体能力的培养。儿童戏剧让学生在编排、表演、评价中积极参与、合作,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充分表现了其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英.运用课本剧培养学生语文素养[J].学术研究,2013(8).

[2]方琳,方先义.试论儿童戏剧教育与校园儿童文化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

[3]陶笑莹.教育戏剧与语文阅读教学结合的研究综述[J].中国校外教育,2013(10).

责任编辑:石萍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促进作用小学语文
论工商管理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工程财务管理中会计审计的促进作用探讨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探讨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