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泉
摘 要: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增长率只有7.3%,引发了多方关注。本文简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阐述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在于韧性经济,说明韧性经济的实质是促使政策和体制做出适应性改革和改变,最后分析了政府和市场形成良性的互动来实现创造性新增长,得出韧性经济是确保中国经济良性和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结论。
关键词:韧性经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市场波动的大环境之下,2014年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第三季度GDP增长更是创下6年内的新低——GDP同比增幅7.3%,是自2009年以来的新低。
这一趋势似乎给那些“中国崩溃论”的学者提供了说辞,在他们看来,中国经济仿佛就要走到尽头,随时可能崩溃。但他们似乎忽视了任何一个经济体的经济都是波动的,而中国这么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经济高增长,经济的反复起落在正常不过,还有,他们似乎忽视了中国的改革步伐始终没有停止过,而且在不断地深化改革,忽视了中国政府的调控能力以及中国经济的韧性是巨大的,是富有潜力的。
韧性,在物理学上是表示材料在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韧性越好,发生脆性断裂的可能性越小。韧性经济是指经济体具有抵抗经济低迷、停滞不前或低速增长的能力。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连续超长时间的持续发展,创造了经济领域惊人的奇迹。放眼时下,由于增长放缓,悲观论和唱衰论者逐渐多起来,大多持这种看法的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中国经济出现的问题上,尤其是近几年,银行和地方债务、房地产投资过量、资源型投入大、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经济增长降速等等现象倍受人们关注。
而中国也曾多次出现过类似问题,只不过出现的方式不同,但另人刮目相看的是,中国经济总是能够逢凶化吉,总是能快速地解决这些问题而保持连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其秘诀在哪里,内因何在呢?
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充满着挑战,总会经历多次的反复的经济起落,外部环境的冲击和震荡以及内部经济增长的需求,不断刺激着领导者们,要想实现高增长,提升自己在一定区域甚至全世界的经济地位,就必须能够应对和处理这些挑战,化解这些风险,不断解决遭遇的种种结构性问题。而中国在近几十年能成功发展,有“韧性”的经济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国的韧性经济是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的呢?
经济的快速增长,往往会带来很多例如产能过剩、过度投资、通货膨胀、银行坏账和环境污染等。在中国,这些问题一样存在,当这些问题阻碍了经济发展的时候,中国政府往往能在增长战略和政策上做出很大的调整并且会大力推行制度改革,从而促使了更新的经济活动产生,这些新的经济活动带来的效益逐渐消化掉了以前存在的问题,进而再次促进了经济增长。
如果政府不能鼓励更新的经济活动发展,经济增长还主要依赖那些产能过剩和负债累累的行业的话,经济是不可能长时间持续发展的。在过去的30多年,中国总能灵活地实现政策和体制的调整,总能鼓励和支持那些新的、有效率的经济活动发展,从而总能保持经济的高增长,这就是中国的经济,这就是中国经济的韧性。
有韧性的经济也可以理解为创造和创新。创新理论的创始者、奥地利的经济学家熊彼特先生曾提出过“创造性毁坏”的概念——动态升级过程:用更新、更有效率的新经济活动去抵销或者缓冲那些旧的和失去效率的生产和投资活动,让经济发展不至于“断流”的重要策略。其实这里的创造性毁坏理解为创造和创新会更为直接。
在推进经济的创造和创新就是改革,是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来实现的。中国20世纪80年代农业的改革以及乡镇企业的崛起,就是创造和创新的结果,为当时的经济增长率平均接近10%的实现做出了突出贡献。近30年来,国家曾提出的债务重组,企业结构性改革,产能压缩等种种措施,从政策和体制上创新性的促成了新的经济活动,这些新的经济活动产生的效益冲销和补偿了原来的无效或低效率的经济。
有韧性的经济,就是政策和体制在关键的时候做出适应性的改变,去激励一轮又一轮更新和更有效率的经济活动,在价值上来冲销上一轮增长扩张可能留下的代价。比如,2008年后,由于经济超常增长,盲目扩张的投资导致了产能严重过剩。上一轮的扩张与增长所产生的产能过剩,使整个行业都低迷不前,亏损的亏损,倒闭的倒闭,严重制约了未来经济的发展。但若先处理问题后再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基本上毫无可能。所以,对于产能过剩,就需要产生更新和更有效的经济活动来代替它,在价值上冲销上一轮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去刺激新一轮增长。这就是韧性经济的实质。
我们不禁要问,经济怎样才能有韧性呢?这就需要政府和市场形成良性的互动。
美国耶鲁大学的古斯塔夫·拉尼斯教授发表过一篇题为《对东亚奇迹的再审视》的论文,很有见地分析和解释了东亚发展成功的秘诀,对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是经济成功的重要因素有非常明确阐述,他写道,“秘诀是决策者在用持续不断的政策改革和一个有弹性的体制来应对不同发展阶段所产生的不同要求,由于这个有弹性的体制,经济体在每个发展阶段都能回到正确的发展轨道,防止了断流……政府的政策都能顺应而非阻碍私人部门所要求的变化”。这种观点非常贴切地总结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他们是相互依存的,是良性互动的。这也应该是看待中国未来转型和发展的基本概念框架,在经济发达国家市场和政府完全对立的思维方式,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事实上,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外部的挑战和冲击和内部的增长战略需要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超常增长或投资扩张所遗留下来的诟病和问题随处可见,若无政府在政策上的巨大调整和体制的适应性改革,促进了新的、有效的经济活动产生,估计中国经济早已失去了动力和活力。中国的市场与政府之间的互动,避免了上述风险和不利因素,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率,保证了经济的稳步发展,促进了可持续性增长,形成一种市场与政府和谐共赢的局面。
政府与市场间相互依存和良性互动维持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其体现在多方面,比如,地方政府始终保留了公共性的资本支出责任,这使得中国的养老、医疗、教育等公益性事业的投入有了较大的提高,而这些公益性事业投入的增加,同时又促进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城镇的就业,也为中央政府提出的城镇化改革拉开了序幕。另人可喜的是,这还促进了资本在市场间的合理配置,投资者也能获得丰厚的回报。还有一个互动的亮点就是地方政府通过把地方企业成功地推向全球市场,不仅促进了地方企业的发展,还以此吸引了国际资本的投入,使这些企事业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中国经济韧性还体现在地方制度的创新,从当年的乡镇企业、财政包干,集体经济的发展,到私营企业的崛起,再到现在的中央政府下发的2014年关于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的一号文件,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所有权可以流转、有偿入市,发挥最大效能。以上都需要靠地方政府的改革试验来最终达到完善。
近几年来,全球发达经济体向外输出经济危机造成的后果,让发展中的中国经济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在过去两年,中央政府为推进政策的变革和体制的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政改措施,如不以GDP的增长來考核地方官员的政绩,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尽管中国经济的增长出现了稳中下降趋势,但中央政府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发明创造,逐步将粗放型经济转变为集约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的思路不会变。综上,这就是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着韧性的根本原因。
任何一个经济体经济走到一定阶段,都会面临新的约束。要解决所有的问题,仅通过一次或几次改革解决几乎是不可能的,每次新的改革都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约束,只有不断地克服各种各样的约束,不断产生新的经济活动,才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中国的每一次发展,都是在不断渐次改革之后完成和实现的。中国的人均GDP水平、人均资本存量水平还很低,中国的消费结构还有很大升级的空间,未来的经济结构变化和产业升级也将不断地创造投资机会,从而使中国经济持续保持活力。
中国已经创造的经济奇迹在未来是否能延续,这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关注的焦点之一。事实上,没有人能准确地预测未来的经济增长率。在过去30多年所经历的制度转型与结构调整,是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和走向的风向标。中国经济的确存在如杠杆率和信贷密度过高,钢铁产能过剩以及石油、天然气等部门的垄断问题,但这作为经济基础,必然会作用于上层建筑,促使政策和体制做出适应性的改变,以求得新的更有效率的经济活力的释放,实现创造性的新增长,从而继续保持了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由此可见,韧性即调控和改变,即创造和创新,巨大的韧性经济潜力,源自于巨大的改革内因。韧性经济确保中国经济良性和可持续发展,这个光明的前景值得期待,这就是基本结论。
参考文献:
[1]张军.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创造性毁坏”,观察者网,2014.
[2]中国经济的韧性不用小觑.新华网,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