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卓娅 杨宜
摘 要: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的总结概括,在前人的基础上,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选择问题。并深入探讨引入保险的银行贷款的实现形式,并研究其可实施性与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以便这种新型的银行+保险的融资模式更好的助力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银行;保险
一、引言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中外很多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他们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融资方式上。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二是从外部环境的角度。
首先,从企业自身角度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风险大,抗市场波动的能力较弱。小规模、高风险、高倒闭率就造成银行为中小企业贷款承担巨大风险,贷款回收率也因此增加,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统计数据显示,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远远高于大型企业;第二,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企业运营不规范。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生产经营活动透明度低,财务报表失真,并且由于企业贷款需要,财务报表存在被美化的嫌疑。因此银行无法从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中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故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第三,中小企业难以获得抵押担保。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固定资产有限,因此很难提供可抵押品,难以获得担保公司的贷款担保。第四,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企业诚信度较差,信用评级观念不强。中小企业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和高水平科技人才存在较大缺口,一般人员过剩。据统计,全国大型企业每百名职工中拥有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为10.46人,中小企业仅 2.96人,只相当于大型企业平均水平的28%。由于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的限制,造成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技术生产水平落后,发展潜力有限;再加之管理层信用观念不强,诚信度不高,管理制度的落后,出现违约的风险就相当大。银行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因而放弃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导致其难以获得融资机会。
其次,从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由于中小企业自身条件的不足,使得我国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存在歧视现象。银行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为中小企业放贷成本高,放贷风险高等原因的存在造成银行历来一直排斥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第二,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低,制度不完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能力不足。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存在很多的空白,利率市场发育不全、票据市场发展不成熟,市场分割和行业干预比较严重,金融压抑现象比较明显,可供中小企业选择的直接融资渠道有限。另外由于现行股票市场、企业债券市场进入门滥较高,通过上市或发行债券融资的市场基本被大中型企业所垄断,中小企业几乎无法直接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第三,我国政府未成功建立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辅助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的直接融资渠道不足,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立法不健全。
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严重问题,发展潜力严重受限,同时这些因素也受到传统思想,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是可以靠某个单方面就可以解决的,需要各方深入合作,加强沟通,共同为中小企业寻求生存发展的新途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以学术研究为理论依据,政府的促进政策为依托,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为基础,企业自身能力的提高为手段,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构建坚强后盾。
二、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现状
从上世纪年代起,国内相关的融资理论体系逐步开始形成,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对于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林毅夫(2000年)提出要加大地方中小融资机构的发展,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潘志强(2002年)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建立,可以改善银行身负中小企业要求贷款的压力,但又不敢将资金在信用得不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向其发放,通过政府、企业、银行甚至民间共同出资的方式,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减轻商业银行的贷款压力。陈晓红等(2005年)提出构建以互助性担保机构为主体、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为补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框架体系。顾海峰(2010年)针对中小企业资信程度所呈现的模糊性特征,运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实现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识别目标的中小企业资信评估系统的评判模型与方法。陆岷峰,张兰(2012年)指出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发行,促进了优质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参与企业的知名度,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新的工具之一。
近两年,我国也有很多专家学者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改良以及拓宽做了大量的工作,分别从国家财税参与、银保协作、企业集群、国家扶持等方面做了理论以及实证的研究。顾海峰(2014年)指出推行银保协作模式可以有效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利于实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补偿目标,设计了银保协作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补偿的实现机制,并且研究后认为政府财税介入缓解了信贷配给缺口,加大了信贷资金的市场化出清程度,提升了信贷市场效用水平,是实现信用风险外部补偿目标的重要路径;此外,建立商业银行风险拨备机制,有助于实现信用风险的内部补偿目标。张玉明(2014年)研究了小微企业利用互联网金融融资模: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平台、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金融机构互联网、互联网金融门户等模式,认为互联网金融融资可以为小微企业提供小额借贷、信用贷款、订单贷款、股权和期权融资、保理与垫付资金、产业链或供应链融资、票据和实物融资等灵活多样的融资策略选择。
据证券日报2014年11月一个调查研究报告发现,在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过程中,多个城市开发出了“银行+保险”的模式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是贷款保证保险。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宁波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的主要做法是,银行放贷前由保险机构为借款人提供保证保险,承担其因非故意原因不能偿还贷款的风险,使那些有真实生产资金需求、有良好信用记录与发展前景、有可靠还款来源的小额贷款借款人,在无抵押、无担保的情况下也能够向银行或者保险任何一方提出申请,快速获得贷款,从而有效解决融资难问题;“重庆模式”的主要做法是试点银行与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然后试点银行和保险公司联合对贷款申请人进行资信调查,银行与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签订贷款合同,保险公司与其签订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合同,银行在相关手续完备后发放贷款,保险公司按合同约定承担贷款保证保险责任、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责任。这是一种银行与保险公司风险共担的融资模式,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有政府参与,就形成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四方共担的局面,从而能够更好的推进这种银行+保险融资方式的发挥应有作用,更加有4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据调查,人保财险已有20多家省级分公司累计批复“政银保”项目近百个,累计承保小微企业超过 1万家(次),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及地方经济发展。
三、银行+保险新型融资模式分析
在上面的传统银行贷款模式的分析中,银行如果放贷给企业,双方是可以获得利益的,但是现实并非如此,中小企业要想从银行获得贷款,由于自身经营风险以及违约风险比较大,因此需要提供足量的抵押担保。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的发展,保险市场也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如表所示,我国自2006年以来,保险公司总数以及保险系统职工人数逐年增加,财产保险信用保险保费和保证保险保费也同样连年增长,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从保险业各种数据的增长可以看出,保险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特别是企业的重视,这种保险与银行的合作形成的新的融资模式,就是原有资本市场发展的新拓展。这种新型的融资模式可以为企业提供较低的融资成本(“贷款保证保险的费率一般为 2%左右,如果银行利率按照基准利率上浮10%,即7.2%左右,那么借款人的总融资成本通常在10%以下,显着低于市场上其他的融资方式,因此,通过购买贷款保证保险融资仍是一种低成本方式。”人保财险信用保证险部负责人康先生表示)和较好的信誉保证,相比担保公司,银行更倾向于相信保险公司,因此有保险公司的信用担保更容易获得银行的信任,更容易取得贷款。因此,当引入保险公司后银行融资的情况就会发生变化,同样引用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如下:
假设:①银行贷款利率为6%,银行上浮利率为6%,即提高后利率为12%;
②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为15%;
③银行为投保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总额为1000万元,为不投保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总额为500万元;
④银行已提供的贷款,不发生违约风险;
⑤财产担保利率为2%。
由以上假设可以得出,投保情况下企业、银行、保险公司三者的效益总和是150万元,不投保情况下企业、银行、保险公司的效益总和是75万。如果企业不够买保险来提高信用水平,银行就会少提供贷款、提高利率或者不提供贷款。
这种情况下企业与银行博弈后的结果如矩阵1。
在矩阵1中银行要求中小企业投保,并且中小企业也愿意够买保险,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可获得的效益是70万元,银行可获得的效益是60万元,保险公司可获得20万元的效益;如果银行不要求企业购买保险,而企业自主购买了保险,中小企业因此会增加信用评级的水平,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因此企业也就有了与银行关于降低贷款利率问题谈判权力,因此中小企业不但会获得足够的资金,还有以较低的贷款利率获得,从而企业、银行、保险公司之间的效益分配为(80,50,20);在银行要求企业购买保险,而企业拒绝购买时,银行就会提高利率并不愿提供足够的资金,从而三者之间的效益分配为(15,60,0);当银行不要企业投保,企业也不自主投保的情况下,银行就会相应的提高贷款利率,但没有银行要求投保企业拒绝的情况下的利率高,同时,银行也不愿意提供足额的资金,这时三者的效益按(28,47,0)来分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银行来说都是要求企业投保的时候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益,这里均为60万元,不要求企业投保时获得的效益为50万元或47万元。从中小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投保的情况下获得的收益70万元或80万元高于企业不投保的收益15万元或28万元。很明显,在企业投保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可以获得20万元的效益,而企业不投保的情况下,保险公司的这项效益。从以上分析中可知,当银行要求企业购买保险,企业愿意购买保险的情况,三者之间达到最优均衡,也就是三者不可能不减少任何一个人的利益而增加某个人的利益。
有业内人士还认为,如果政府也加入银行+保险这种融资模式中,可以更好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难的困境。
四、保险在中小企业融资的发展的几个问题
虽然银行+保险融资模式在理论上有着突出的潜力和优势,但是这种新型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中小企业自身管理者的能力有限。受自身金融知识的限制,企业不能够根据需要适当的选择融资渠道。管理者获取信息的能力有限,加上银行以及保险公司的宣传力度不够,因而很难发挥银行与保险公司协作融资方式的优势。
2.政府政策与相关立法的支持力度不够。这是银行保险协作方式没有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在我國,紧紧是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下发的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强银企合作的相关文件,也给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保险补贴等给以相应的资金支持。但是,我国并没有形成这种新型融资模式市场运作的规范性立法。
3.市场化运作程度不足。这是银保协作模式难以推广的关键性因素。我国目前提供这种险种的只有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因此提供保险的能力力有限,覆盖面还很小。再加之中小企业自身经营风险巨大,保险公司的风控能力有限,风险分担机制相对落后,因此,保险公司在提供企业信用担保保险上持谨慎态度,导致保险市场市场化运作不足。
4.社会认知度不够。社会认知的局限制约了银行与保险公司融资模式的开展。企业缺乏保险担保的意识,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不晚上,我国保险公司开展这项业务的经验不足以及技术不成熟,我国企业对于转嫁风险的意识相当薄弱,因而使得这种新型融资模式的展开收到严重限制。
五、对促进银行与保险协作融资模式的开展提出的几点建议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几点促进这种新的融资方式更好更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1.提倡有关银保协作的理论研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技术创新建立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银行、保险公司应加强与学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研发更加成熟更加先进的银行、保险公司以及二者合作的发展模式,更好的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2.增加中小企业管理者的教育学习工作。通过这种方法使中小企业降低自身经营风险,加强自身的信用意识,降低自己借款的违约风险。通过这种经营管理的培训,也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投入回报率,增强还款能力,以及自我积累的能力。
3.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作用机制的充分发挥离不开良好的信用机制,而中小企业通过信用保险融资更依赖于良好的信用环境。因此政府应积极引导市场经济参与各方遵守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减少恶意违约等不正当经济行为。以政府平台为依托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构建完整的中小企业的财务、经营、信用信息。
完整而有效的信用信息能够减少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减少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更利于金融机构作出有效的判断,也为中小企业的经营提供便利,还能够避免在承保过程中的逆向选择、挑保现象和保险责任中的道德风险。在法律体系方面,政府完善银行保险协作的法律体系。
4.加强企业、银行、保险公司以及政府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实现风险多方共担的目的。企业应加强自身与银行、保险公司、政府的沟通,使他们多了解自己,以便与各方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其中建立良好的信用。保险公司应加强同银行的合作、与投保人的沟通,以防止被保险人投保后放任风险,银行坐视不理、放低信贷要求等道德风险,保险公司应适当设定赔付比例和免赔额以实现风险共担,并维护自身权益。银行应多加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发现好的投资项目,以免错过好的投资机会,让别的银行抢占了先机。政府应从宏观方面制定良好的市场运作体系,从微观上加强对各个参与主体的监管力度,以使我国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庆乐.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探析[J].经济视角, 2011,(9):58-60.
[2]贾佩瞳.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J].管理纵横, 2012,8(期缺失):38,51.
[3]蒋德军.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 2014,(20):15,28.
[4]潘志强.打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J].经济论坛,2002,(4):45.
[5]陈晓红,张卓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框架设计[J].经济管理, 2005,(5):10-13.
[6]顾海峰.基于资信评估路径的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识别研究——兼论中小企业资信评估系统的科学性建构[J].华东经济管理, 2010,(12):69-73.
[7]顾海峰.银保协作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补偿实现机制研究——基于财税介入与风险拨备视角[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4,(4): 37-44.
[8]张玉明.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研究[J].会计之友,2014, (18):2-5.
[9]冷翠华.“银行+保险”模式助小微企业贷款:融资成本低于10%[N/OL].证券日报.2014-11-13. http://acad.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CJRB20141113B021&DbName=CCNDTEMP.
[10]本报实习生苏向杲.中小企业履约保证保险:门槛太高客户难找[N/OL].证券日报.2013-7-27. http://acad.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CJRB20130727B011&DbName=CCND2013.
[11]陈君实.中小企业信用保险融资探讨[J].企业管理,2011,(12): 76-77,79.
注:①由于我国银行体系与外国银行体系制度上有差别,所以本文仅考虑我国银行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影响。
②现行中央银行贷款中长期利率在6%左右,商业银行有权在此基础上上调或下调一定的百分比,最高可上浮4倍。
③本文假设银行将贷款利率上浮2倍。
作者简介:杨卓娅(1989.10- ),女,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北京联合大学;通讯作者:杨宜(1966.12- ),女,汉族,辽宁建平人,博士,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