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审计的风险与防范措施研究

2015-04-29 14:23宋丝雨
商场现代化 2015年6期
关键词:审计风险防范措施成因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导致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也日益加大,企业的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加,压力和责任也在增大。现行的内部审计准则中虽充分体现“现在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极有必要对企业审计风险进行研究。本文从企业审计风险概述入手、深入分析企业审计风险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企业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企业;审计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经济网络化,特别是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程度加深,企业经营环境因之变得日趋复杂,企业经营风险大大增加致使企业经理人员对风险空前重视,使得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的介入速度加快,职能的拓展也增加了审计风险。因此合理规避风险,通过企业审计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使得企业能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下求得更好的发展。

一、企业审计风险概述

1.企业审计风险的概念

在国外的审计准则中,审计风险是指在审计人员并非有意的情况下,没有发现财务报表中的重要错误,且在没有对这些错误信息进行有效修正的情况下就将财务报表反馈给上级领导,从而产生了风险。企业审计风险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严谨的审计,从而导致了审计风险的出现;第二,在审计范围内存在重要错误,但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并没有发现这些错误,从而导致了审计风险的出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完备,我国也发布了与审计相关的法律准则,并对“审计风险”一词进行了解释: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但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2.企业审计风险的特征

企业审计风险主要有六大特征,即客观性、可控性、利害双重性、隐蔽性、偶然性以及普遍性。企业审计风险的客观性是指企业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人类的主观意识而消失,反而由于审计人员主观意识的不一致性,企业审计中的误差出现频率更大,从而使得企业审计风险的客观性更强;企业审计风险的可控性是指企业审计风险尽管具有客观性,但是通过审计人员的防范可以对企业审计风险进行一定的控制,从而降低因企业审计风险而导致的企业损失;企业审计风险的利害双重性是指企业审计风险所带来的并不只是弊端,企业审计风险会对企业利益产生不良的影响,但企业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审计风险的存在与否决定了审计职业是否具有价值;企业审计风险的隐蔽性是指企业审计风险的大小是难以进行准确估量的,并且某些企业审计风险是很难被审计人员察觉的,对企业审计风险的判断全靠审计人员的审计能力与审计经验;企业审计风险的偶然性与企业审计风险的客观性可以联系起来,企业审计风险的出现是非人为的,并且企业审计风险并没有准确的出现时间;企业审计风险的普遍性是指企业审计风险是普遍存在的,在各个审计环节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企业审计风险。

3.企业审计风险的种类

在旧的审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审计风险主要有三大类:第一,固有风险,某些企业并没有设置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忽略了对财务报表的监督与控制,从而导致当财务报表存在重要错误的时候,内部控制体系无法察觉该项错误,审计人员无法对企业审计风险所造成的企业损失进行控制,从而导致了固有风险的出现;第二,控制风险,某些企业设置了较为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但内部控制体系却没有发现财务报表中的重要错误,且没有对该项错误进行防范与纠正,审计人员也无法得到准确的错误信息,对企业审计风险所造成的企业损失进行控制;第三,检查风险,检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要的错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以及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查,从而导致那些重要错误无法被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以及审计人员发现,没有得到有效的防范与纠正。目前实行的审计准则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统称为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等审计对象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之所以合并,是因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往往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有时无法单独评估,故将两者合并称为重大错报风险。

二、企业出现审计风险的原因

1.我国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本文所讲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主要是指与企业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就目前而言,与企业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缺乏配套性,尽管我国已出台了一部分与企业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只针对企业审计的法律法规却寥寥无几,并且这些法律法规比较注重“理论”,缺乏可操作性,相应的法律层次也比较低,无法对企业审计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第二,矛盾性,许多与企业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是统一制定的,而是由不同的部门分别制定的,由于制定部门不同,这些法律法规之间通常会出现一些矛盾,导致企业审计人员在处理相关问题时无法明确工作标准;第三,缺乏法律约束,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市场变得越来越复杂,某些竞争企业在市场中进行恶性竞争,企业审计也变得越来越混乱,与企业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此进行有效的法律约束。

2.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就会使企业中各个阶段的工作无法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从而导致企业审计风险出现的频率大大增加。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许多中小企业的拥有者同时也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经营权与管理权没有明确的划分,许多企业管理者并不能客观地对待企业制度,容易出现权利凌驾于制度的情况,这就导致企业制度形同虚设,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第二,企业管理人员没有正确认识企业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人员设置方面较为敷衍,没有招聘足够专业的审计人员,导致审计工作的工作质量达不到标准,在企业制度方面,企业没有设置具有针对性的审计相关制度,没有对审计人员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约束,企业审计部门因企业的不重视也会逐渐失去工作热情,对于工作的态度也逐渐敷衍。

3.企业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

企业审计工作无疑是特殊的,而企业审计工作最大的特性就是独立性,企业审计工作主要是对企业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进行监察,要想企业审计工作发挥应有的效用,企业领导就应保证企业审计工作与企业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然而,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审计部门还存在缺乏独立性的情况,企业审计部门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时常会受到企业其他部门的干扰,尤其是企业领导层的干扰,这就使得企业审计部门无法有效率地进行审计工作,并且很有可能因为企业领导层的指示而耽误或停止审计工作,从而导致企业审计风险出现的频率大大增加。

4.高新技术的冲击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就目前而言,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已在企业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新技术下的企业工作也变得越来越便捷,工作效率越来越高。但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给企业带来的并不只是便捷与高效率,还会使企业审计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企业会计在进行会计信息处理时一般会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而一旦计算机出现硬件故障或软件故障,很有可能会修改、丢失或不正常删除会计信息,从而导致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缺少审计线索,企业出现审计风险的频率也会增加。

5.企业审计范围的扩大

企业审计范围的扩大是企业出现审计风险的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许多企业在我国的发展浪潮中得到了迅速的成长与发展,企业的业务量与业务范围也在不断地增大,随之而来的就是企业会计信息逐渐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会计信息变得越来越复杂就会对企业审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审计人员的工作量会变得越来越大,企业审计工作的进行也会愈发艰难,若企业没有对此进行有效的应对,就会使企业出现审计风险的频率大大增加。

6.审计模式与审计方法较为落后

企业审计模式与审计方法较为落后,就会严重影响企业审计工作的工作质量,从而增加企业出现审计风险的频率。企业审计模式与审计方法的落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就目前而言,我国许多企业一般采用抽样技术进行企业审计工作,抽样技术是指在审计对象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审计,由样本的特征来推算整个审计对象的特征,显而易见,这样的审计方法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并且对样本的审计全靠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而审计人员的主观思想是不一致的,因此,这种较为落后的审计方法会导致企业出现审计风险的频率大大增加;第二,在利益的驱使下,某些企业盲目追求企业利益,忽略了对审计流程的完善,只是采用简单的审计模式进行审计工作,这样的审计模式必然会导致审计工作出现误差,从而导致企业出现审计风险的频率大大增加。

7.审计人员素质较低

审计人员素质较低会使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变低,从而使得企业出现审计风险的频率增加。企业审计人员素质较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招聘人员要求不高,企业在招聘审计人员时,对应聘者的实际应用能力要求不高,导致新进审计人员不能迅速地适应审计工作;第二,审计人员专业知识过时,在企业中,一些资格较老的审计人员所学的审计知识一般都与现代审计知识有些距离,甚至某些知识是错误的,完全不适应现代的审计工作;第三,审计人员道德修养有待提高,某些审计人员的道德观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工作态度并不严谨,也缺乏一定的工作责任心,从而导致审计工作容易出现错误。

三、针对企业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针对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我国政府应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尤其是完善与企业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政府应出台更为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的与企业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所出台的与企业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应做到与我国企业紧密联系,针对企业审计中的各个工作流程进行细化,并且还应注意法律法规的一致性,发挥法律法规应有的监管作用。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针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企业应注意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企业领导层应对企业审计进行全面的了解,正确认识企业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企业审计风险的弊端,设置专业的审计部门,并注意人员的科学调配;二是注意企业经营权与管理权的分离,确保企业拥有者不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进行不必要的干扰。

3.设置独立的企业审计部门

针对企业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的问题,企业应注意设置独立的企业审计部门。企业应注意保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在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工作时,企业领导层应让其他部门进行积极的配合,除此之外,企业领导层以及其他部门不能仅凭主观意识就对审计工作进行干扰。

4.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针对高新技术冲击企业审计工作这一问题,企业应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之所以会冲击企业审计工作,主要是因为企业本身的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备,从而导致计算机出现故障,对此,企业应招聘专业的计算机人才对企业的计算机及其系统进行定期维护,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对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培训,以此来提高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5.制定科学的企业审计规章制度

企业应注意制定科学的企业审计规章制度,以此来适应审计范围的扩大。制定科学的企业审计规章制度应注意两点:第一,有效的工作约束,企业审计规章制度应能对审计人员进行有效的工作约束,以使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提高工作警惕性,严格按照工作规范进行审计工作;第二,严谨的工作流程设置,企业审计规章制度应给出严谨的工作流程设置,以使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能够按照工作流程井然有序地进行工作,从而减少企业审计风险的出现。

6.创造适用的审计模式与审计方法

前文已经讲到过时的审计模式与审计方法会大大增加企业出现审计风险的频率,因此企业应借鉴国外较为先进的审计模式与审计方法,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特点以及企业自身的特征,创造出较为适用的审计模式与审计方法。

7.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针对企业审计人员素质较低的问题,企业应注意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此,企业招聘人员在进行招聘时应增加对应聘者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应注意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在职培训,更新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企业领导层应注意多开展企业文化活动,以此来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道德修养。

四、总结

总而言之,企业审计风险对企业会造成无法预估的损失,针对企业审计风险的特殊性,企业管理人员应及时发现企业出现审计风险的原因,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设置独立的企业审计部门,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制定科学的企业审计规章制度,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参考文献:

[1]吴淑玲.浅谈企业审计的风险与防范对策[J].新财经(理论版),2014(1):243-244.

[2]李君.当前企业审计风险分析——基于审计署审计报告的数据[J].中国商贸,2014(9):31-32.

[3]赵雨洁.现代旅游企业审计面临的风险与防范措施[J].前沿,2012(13):118-119.

[4]王秋连.企业审计风险分析及规避方法探讨[J].当代会计,2014(05):28-29.

[5]罗学锋.中小企业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17):72-73.

作者简介:宋丝雨(1992- ),女,汉族,辽宁营口人,渤海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会计学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审计风险防范措施成因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关于降低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研究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