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丽
摘要:对生态学习观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尤其是对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启示和反思:第一,新的知识观带来的困惑;第二,学习共同体的问题;第三,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包容。最后提出,未来的教学,应该是一种以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全人”为目的,适应真实实践场景并适应学习者特征的、合作性的共同体学习环境。
关键词:生态学习观 教育心理学 研究启示
生态学习观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它以整体、适应和多元的视角透视学习,把学习视为一个由学习者、学习活动、工具中介系统、社会及物理环境构成的生态学习系统。与行为主义学习观不同,生态学习观坚持作为主体的学习者不是消极的受制于环境中的物理刺激,而是积极地与其学习环境交互作用;与信息加工理论不同,生态学习观没有将学习者视为汲取、存储和再现信息的熟练的信息加工“机器”,而是携着一定的生命的印记的“有情有意”的知识意义的积极建构者;与社会文化理论不同,生态学习观强调个体与共同体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贡献、相互塑造。
生态视野中的学习最好被理解为一个活动系统,其中,作为信息探测者的的学习者通过积极主动地活动,借助有目的的实践,对其情景(物质及社会情景)所能提高的给养进行调适。也就是说,在某一情景中,意图、活动、反思构成了一个交互作用的环,所有的有意义学习都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得以实现的。在学习的生态系统中,学习者处于含有真实任务的学习环境之中,在工具、资源、其他学习者或教师的支持和直接指导下,借助反思去积极探求解决这些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不仅建构和理解了知识的意义,而且也逐渐塑造了具有主体性的自我。
生态系统中学习者、学习活动、工具中介系统、社会及物质环境等,构成了一个整体的分析单元。学习不仅是针对物理世界的认知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性的交往实践,其中包括学习者的反思性实践。
生态学习理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延伸,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性的学习理论。该理论吸取了原有学习理论中合理的观点,在结合时代与实际的要求,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下去理解学习,同时,生态学习理论秉承了人本主义的很多思想,尤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观,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式学习(学习和生活要建立紧密的联系)等,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的知识观。传统的教学一般都是教师通过讲解和传授,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技能,这种“外铄”的教学,使学生得到的是间接的书本知识,没有情绪、情感的体验。这种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填鸭”,使学生尽快“肥大”,教学仿佛成为了一个模型,成批的生产规格同一的产品。这个过程完全忽略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主观感受。所以,建构主义早就提出,不能对学生作共同起点、共同背景、通过共同过程达到共同目标的假设;不能对学生掌握知识作典型的、结构化的、非情景化的假设。
2.新的学生观。在传统教学中,要求学生的统一、整齐,让认知、智力、情感、基础、经验完全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按同一进度、同一内容学习,并以同样的标准评价他们。后现代学者认为“人类话语交往的目的不在于追求共同的认识统一的标准,而在于通过宽松的争论去发现悖论和错误,追求一种异质标准”。他们认为,学生是完整的人而非标准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体悟,在原有的不同起点上,要达到最终的统一目标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的。学生要接受教育,但不是整齐划一的教育,而是用开放的、多元的教育去塑造具有丰富内涵和自由个性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训练学生批判思维和个性自由发展的过程。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教育,反映在教学上就是个别化教学,注重差异性。
3.新的教师观。传统的教师是教学中的中心和主体,教师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做是传统教学的典型特征之一。在生态学习观看来,这种教师的角色必须转换,消除教师在人格上的权威,主张与学生平等相处,交流对话。他们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好朋友、支持者、帮助者、咨询者,其主要职责不在于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在于在教学情境中帮助学生寻找探索知识的起点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对话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学生对话,增强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及文化写作能力。在对话中,围绕具体的问题情景从各自不同的立场给出自己的思考,而不是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在以上观点的指导下,生态学习观强调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通过教师的帮助和学生的合作,来实现学生独自一人无法完成的学习活动。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基本上有三种交互作用的形式:直接教学、个人的自我指导式学习、合作的参与式学习。这三种形式绝非孤立的、截然分开的,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不同特质的学生等限定条件,三者将自然地整合、适配、组成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学习共同体。每个学习者通过积极地参与共同体中的活动而占有了这种集体的知识,从而又增强了个人的知识与专长。学习就在这种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共同体的持续互动中不断演进。
从学习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几乎每一种理论的诞生和建立,都有其时代的价值和意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当时的教育实践或解决了某些问题,都具有其历史进步性。但是,与此同时,很多理论在推出时,往往一否以前的理论。学习作为一种复杂的活动,的确不是哪一种理论就能完全解释清楚的,往往不同的视角其侧重点是不同的,如果能多角度融合,看待问题必然会全面一些。生态学习理论在这一点上,的确做到了有益的吸收和融合,这也启示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应以一种更宽广的视角、以一种多元融合的观念来发现和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生态学习观带给我的积极启示,不过,在该理论中,有些问题引起了我的疑问和思考:
1.新的知识观带来的困惑
新的知识观认为,知识由死而复活,由既定的知识变成了流动的知识,普遍化的知识变成了情景性的知识,一元化的知识变成了多元化的知识,积累性的知识变成了批判性的知识,因而知识在教学中的地位受到极大挑战。但是,我们都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的确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发生了一些转变,知识不再是绝对的、静止的、一元的,但这并不就意味着所有的知识都是不确定的,绝大部分的知识尤其是自然科学的知识在一定的时期内仍然是确定的,是前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所获得的,作为后来的学习者,秉承历史——现在——未来相联系的原则,维护这部分知识在学习中的权威性,加强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将有利于后来的学习者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好更快地发展和进步。新的学习观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这固然是有其进步意义的,但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情况应根据学习者先备知识的不同,是有所侧重的,并不是就完全省略了,如果都这样,那作为刚刚起步学习知识的小学生,其先备知识怎么获得?所以,教师角色的转化也是逐渐的,是因教学对象的先备知识的具体情况而定的,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处于一种重要的引导者和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只是知识的传授要联系历史、联系学习者的生活,要帮助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意义,而不是为学生掌握“死”的知识为目的,忽视了意义的构建,而是让“死”的知识活起来,尤其要加强知识与学习者生活的联系。endprint
2.学习共同体的问题
学习共同体是生态学习观下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其优点在前面也作介绍。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个问题必然会存在,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会大大地影响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效果。生态学习理论是建构主义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其中所倡导的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吸收了部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的观点,正如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中存在的问题一样,生态学习观也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正如发现教学法必须具备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学生必先具有相当的先备知识与先备技能,否则也无从在学习共同体中从事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也会遭到来自个体先备知识的不足而无法有效地发生作用的威胁;(2)学习共同体中的学生,在准备各自的学习任务时,往往会遭遇求助老师和同学而又不得要领感到气馁,以致减低了学习的动机;(3)学习共同体中的各个学习者智力与经验不同,对共同体中所作的贡献会不一样,这往往会对学习缓慢者或贡献较少者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因而对其后来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4)学习共同体的学习,一般采用团体讨论的方式。语言表达能力不好的学生因无机会或无能力发言,故不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益;如果采取轮流发言的方式,又难免会对不善于说话的学生构成压力。以上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在构建学习共同体时应充分予以考虑,共同体在学习的过程中,组织者有必要适时根据学习的情况了解每一个学习者的困难,及时地帮助克服其困难,才不至于导致有困难的学习者在学习共同体中掉队。
3.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包容
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者基础、学习能力相同,那么对这个共同体所作的贡献差别很大,如果经过了个人的努力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或目标,共同体中的其他人就应对此表示理解和宽容并给予适当的帮助,让该学习者不至于学习受挫而自尊受挫、甚至出现学习的激情和兴趣受到损害而放弃或掉队的情形。所以,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应得到绝对的尊重和宽容,有的对团体的贡献多一些,会让团体的进步快一些,他在此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价值感,从而获得更大的内在动力继续前进;有的对团体的贡献小一些,但是从学习的个体差异的角度,只要学习者对学习保持着兴趣和动力,只要针对自己而言,在努力地、积极地、用心地学习,并且对他自己而言,的确是有进步、有收获的,虽然他的这种进步和收获对团体而言没多大贡献,但都应该得到足够的尊重和包容,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共同体中的学习者都会获得个体学习的最大收益,生态学习观的真正宗旨才会在学习中呈现出来,这也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在学习中的最大体现。
总之,由于学习现象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学习理论的多样性,教育实践证明,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完全解释教学实践的丰富性,没有哪一种理论能指导所有的教学实践,都只能是在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做出一定的解释。生态学习理论,就是期待反映学习的复杂性以及各种学习理论趋于整合的必然性。未来的教学,应该是一种以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全人”为目的,适应真实实践场景并适应学习者特征的、合作性的共同体学习环境。endprint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4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