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琳娜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浪潮不断向前推进.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应的,能否在幼儿时期进行识字教学?普遍成为人们所争议的话题有些人认为,过早的让幼儿识字学习书面语言不仅超越了幼儿阶段的能力而且加重了幼儿负担面对今天这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面对一张张天真可爱的面孔双双渴求知识的目光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是墨守成规,还是应该开拓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幼儿;识字
语言一般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幼儿园始终注重口头语言教学,忽视了书面语言在幼儿时期所起到的作用能否在幼儿园数学中闯出一条新路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随着幼儿的年龄持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办想象力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教他们逐步掌握日常生活中诸方面的技能。技巧,而选择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采用游戏教学法
幼儿园的识字课应怎么上?我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规律,开始了“一、二、三、四、五……”的认读。三个课时,我不厌其烦地演示讲解,但效果却微乎其微,有的幼儿把“六”读成“八”,把“七”念成“九”,这时,我才感觉到,教幼儿识字同样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
由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并对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容易认识,而对那些抽象的、枯燥无味的事物和现象不感兴趣,所以,也就不容易被他们接受汉字,作为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要想让孩子们掌握它.就要认真从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接触的事物中寻找素材结合我国汉字结构的基本特点抓住规律,利用兴趣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识字教学,才是幼儿时期学识字的好办法。
如认识苹果、梨、精子、西瓜、蔬菜等,我就先出示图片再出示生字,幼儿既堂握了有关蔬菜水果知识,又学会了生字。又如学“跑、跳、走、爬”等动词时,教师可请幼儿或教师自己做相应的动作吸引幼儿注意,把字形和动作联系起来,加深幼儿对字义的理解和记忆,再如学“哭”字,在出示字卡之前,先出示一张哭像,孩子们一看即脱口而出,“他哭了”,“你怎么知道他哭了呢?”,“他流眼泪……”,这个字上面的两个口好像眼泪,一个人叉开腿在那哭呢,这个字就念哭,学“拿”一字时,我以”五指争功“的故事引出,只有五个手指合作才能拿东西的道理。
为了让幼儿理解字意并会使用,在认字的过程中妻启发,引导扩散幼儿思维,练习用字组词或说一句话,这样,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生字,并能将其运用到生活之中去汉字的形近字和同音字较多,对此如何加以区分呢?如“飘”和“漂”就可以用“有风空中飘”,“有水,水上漂”的方法帮助幼儿记忆与区分。
教学实践可以得出结论:幼儿掌握识字的规律不在于它的笔划多少,而在于它在幼儿日常生活使用频率的高低,由于幼儿识字只求认不求写,因此必须注重以游戏的形势握序渐进的方法,例如:“以动作答”这个游戏,我把学过的人体四肢及五官名称的字卡混放在一起,随机抽出幼儿认出什么字就迅速指到与字相应的住置上,看谁指得又对又快,这个游戏调动了幼儿学识字的兴趣.锻炼了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和动作的敏捷性。
此外,在家长的配合下,一寸见方的小字卡成了孩子们喜爱的“积木”,他们可随意摆出自己想说的话,这种游戏锻炼了孩子的扩散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初步结合起来。
所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巩固知识的方法,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
二、利用多学科课程整合,合理安排课时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指南》,以及幼儿一日生活常规,识字课应安排在什么时间合适?
在一段时间的探索中,我觉得识字课与其他科教学基本可以结合起来。语言课可以把儿歌出示让幼儿认读从而学会里面的生字2-3个,从故事中选学3-4个,有代表性的字,不但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的理解记忆,而且学会了生字,音乐课以出示歌词学生字;常识课,以让幼儿认识什么学什么字;美工课以画捏做什么学什么字等等。
总之,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融进识字内容,采取整合课的形式,以兴趣化游戏化的教学取缔了死板的填鸭式的识字教学,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长了知识这样既不增加课时又完成识字教学任务。
三、识字教学,为孩子们打开了知识大门
我们班幼儿经过二年的识字教学,大部分幼儿能流利地阅读简单的儿童读物,他们阅读的兴趣很浓有时他们带来一本故事书,几个人聚精会神地读起来,遇到不认识的字,他们就来问我。孩子们的这种识字积极性多可喜呀,现在这些孩子每天回到家里再也不用缠着劳累一天的家长讲故事,他们与书成为了好朋友,从这些书中他们吮吸着大量知识的甘露,滋润着那可求知识的幼小心灵。
一些对幼儿识字持有怀疑的人们感到惊讶,当他们听到孩子们手捧图书,读声朗朗,看到孩子们在街上指点广告牌、宣传板朗读其中内容的情景,不得不承认,幼儿时期是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由此可见,幼儿学识字不是不早的问题,而是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识字之乐》.中国学前教育网
[2]《学前全语言创造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