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军
(铁岭市清河区清河电力职工医院,辽宁 铁岭112003)
柴胡疏肝丸治疗肝气不舒之抑郁症临床研究
胡 军
(铁岭市清河区清河电力职工医院,辽宁 铁岭112003)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丸治疗肝气不舒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肝气不舒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柴胡疏肝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1、2、4、6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HAMD评分,采用TESS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MD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患者副反应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丸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与新型抗抑郁西药相当,且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抑郁症;柴胡疏肝丸;肝气不舒
肝气不舒型抑郁症是由肝脏气机运行不畅或肝气郁结导致的心理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等。抑郁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约15%患者有自杀倾向。临床多采用抗抑郁西药对该病进行治疗,但起效较慢,且长期服用副作用较多,容易产生依赖性[1]。本研究采用柴胡疏肝丸治疗肝气不舒之抑郁症,观察其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96例肝气不舒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实验组中男20例,女28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8.56±12.23)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26例,年龄19~47岁,平均年龄(39.89±11.8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入组时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关于肝气不舒型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无异常;近2周内没有服用过任何其他治疗抑郁症的药物;HAMD评分中17项评分[2]均高于16分。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躯体疾病和不稳定内科疾病者,具有药物过敏史者;癫痫患者;酒精和药物依赖者。
1.3 诊断标准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5年组织专家制定的《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标准》[3],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恐病,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1.4 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柴胡疏肝丸治疗,主要成分为茯苓、枳壳(炒)、豆蔻、白芍(酒炒)、甘草、香附(醋制)、陈皮、桔梗、厚朴(姜炙)等,口服,1次1丸,1日2次,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调整剂量。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难消化的食物,保持情绪稳定。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以及儿童、老人、孕妇、哺乳期妇女、月经量多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3天后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起始剂量为10mg/天,每天增加一定剂量,2周内增至30mg/天,根据患者病情及副反应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治疗期间可适当给予患者促进睡眠的药物。
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1、2、4、6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HAMD评分,采用TESS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副反应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
HAMD积分减少75%以上为痊愈;HAMD积分减少50%~74%为显著有效;HAMD积分减少25%~49%为有效;HAMD积分减少25%以下为无效[4]。总有效=痊愈+显著有效+有效。
1.6 统计学方法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HAMD评分比较
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HAMD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 HAMD 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TESS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期间各阶段TE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3。
组别例数(n)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6周后实验组4820.32±6.5716.34±5.3615.32±5.3413.54±4.979.65±3.44对照组4820.67±6.2115.89±5.7812.10±2.4110.76±5.758.98±4.3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组别例数(n)1周末2周末4周末6周末实验组483.45±1.393.52±1.413.63±1.673.56±1.45对照组488.97±2.5412.9±2.6314.34±3.2511.78±3.29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抑郁症是影响我国人群心理健康的首要疾病,其基本病机为肝气不舒。中医理论认为肝喜舒畅条达,若气机运行不畅或肝气郁结就会导致肝气不舒,症状表现为瘀血、出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抑郁症、头晕目眩、身困乏力、呕吐、失眠多梦、易怒、食欲差、胸胁胀痛等。肝主疏泄,生性刚悖,恶抑郁之变,任何情志刺激均可导致肝脏疏泄失常,轻则气郁,甚或气逆。经云:“悲怒气逆则伤肝。”
抑郁症的治疗目标为控制急性发作和预防复发,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疗程至关重要,其临床治疗可分为3个阶段[5]:①以控制症状为目标的急性治疗期;②以巩固疗效、避免病情反复为目标的继续治疗期。患者症状消失至完全康复约需4~9个月;③以防止复发为目标的预防性治疗期。后两个阶段常统称为维持治疗期,维持时间的长短、用药剂量需视发作次数、病情严重程度而定。
西医临床常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该病,仅能控制症状,治标不治本,且副作用较多,患者容易产生依赖性。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柴胡舒肝丸进行治疗,从其基本病机出发。结果表明,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MD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组患者副反应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柴胡疏肝丸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与新型抗抑郁西药相当,且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高学清,雷福云.解郁宁心汤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9):76-77.
[2] 谭涛,王金贵,孙庆.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2,28(9):16-17,22.
[3] 陈文丽.盐酸帕罗西汀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4,15(6):495-497.
[4] 金勇,马荣国.抑郁症患者血液 C 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2011,26(7):487-488.
[5] 刘树林,黄平,杨建华.瑞波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41.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4-12-01
胡军(1973-),男,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清河电力职工医院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为医院药学。
R285.6;R749.4+1
A
1673-2197(2015)06-0125-02
10.11954/ytctyy.20150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