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利芳 张秀娟 祖文月 (呼和浩特市中蒙医院心病科 呼和浩特010010)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为冠心病中最常见、治疗效果相对较好的一类心血管疾病,积极治疗可防止本病进一步发展为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病变。中医治疗本病在改善临床症状及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取得了显著疗效。笔者特将本病临床中常见证型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316例患者均为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科住院患者,按诊断标准《中国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疗及治疗指南(2007年)》[1]明确诊断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男性174例,女142例。年龄45~75岁,病程3月~10年。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12例,合并高血压病患者76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90例。
1.2 病例选择标准 中医诊断:参照2002年修订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及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3],符合“胸痹”中医诊断患者。
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的《中国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疗及治疗指南(2007年)》[1],并结合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心绞痛严重度分级标准进行分级。
1.3 排除标准 (1)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脏支架术后患者。(2)年龄在45岁以下或75岁以上病例;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精神病患者。(4)合并心衰、严重心率失常、顽固性高血压病等病情严重的病例。(5)稳定性心绞痛不是第一诊断病例。
患者入院后医生在2位主任医师指导下按照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手段对患者详细采集病史并诊治。参照中医诊断标准,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进行辨证分型并归纳总结。
通过对我科3年来316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并累计,总结出胸痹证型的分布规律,如表1所示。心血瘀阻证为104例,痰浊闭阻证为88例,气阴两虚证为83例,气滞心胸证为28例,心肾阳虚证为8例,心肾阴虚型为5例。从以上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心脉瘀阻证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病最多的证型,能够达到总证型的32.91%(Entry 1);其次为痰湿闭阻证及气阴两虚证,且证型比例大致相当,分别为27.85%及26.27%(Entries 2,3);其它3种证型(气滞心胸证、心肾阳虚证、心肾阴虚证)的患者非常少见,分别仅占8.86%、2.53%、1.58%(Entries 4,5,6)。
表1 胸痹证型的分布规律
在临床治疗过程,参照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心绞痛严重度分级标准,对患者病情严重度进行分级。6种证型的分级情况见图1。总体上,Ⅱ级严重度患者在前四种证型(心脉瘀阻、痰湿闭阻、气阴两虚、气滞心胸)中所占例数最多(85,70,75,20);Ⅲ级严重度患者也较为常见(12,10,4,3);而Ⅰ级(6,5,3,2)及Ⅳ级(1,3,3,2)患者较少见。后两种证型(心肾阳虚、心肾阴虚)例数非常少见,且主要为Ⅱ级(3,4)及Ⅲ级(2,2)严重度患者。此外,Ⅳ级(1,1)患者出现的几率明显增大,而Ⅰ级患者几乎没有。
图1 证型的分级情况
古医籍中并没有“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病名,根据其临床特点归属于“胸痹”范畴,其临床表现最早见于《内经》。古医籍对于胸痹的病因病机的探讨及治疗也是在不断地进行完善。《金匮要略》归纳病因病机为“阳微阴弦”,至明清时期提出胸痹有虚、实之分以及至今沿用的《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治疗本病。后世中医名家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后,逐渐认识到本病为本虚标实,病位在心及心脉,心之气血阴阳亏虚为本,痰浊、血瘀、热毒为标[4]。
饮食、情志、久病等诸多因素导致血行不畅,痹阻心脉,乃见心脉瘀阻证,本证最多,占(32.9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或过食肥甘厚味或嗜烟酒成癖,或平素体胖,以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司,痰湿痹阻心脉,见痰湿闭阻证,所以本证发病率也比较多,占(27.85%),尤其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本证型尤为多见。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气瘀滞,阻滞心胸,发为本病,本证多见情绪比较激动猝然心痛欲窒,多为新发病,女性相对较多,临床见到28例,女性占22例,正如《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曰:“总之七情之由作心痛,七情失调可致气血耗逆,心脉不畅,痹阻不通而发心痛。”气阴两虚证常见久病体虚,气阴亏虚,心脉失养,临床上多见长期药物治疗,脾胃虚弱或平素体弱患者。本证迁延不愈累及肾脏,或见心肾阳虚证或见心肾阴虚证,两者多见于本病后期或合并糖尿病患者,易发展为心衰病,临床治疗尤为重要。临床上所见比较少,分别为8例和6例。
316例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心脉瘀阻证临床最多见,痰湿中阻及气阴两虚也较多见,其气滞心胸多为新发病及女性患者,而心肾阴虚及心肾阳虚多见于本病后期。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证候分布总体规律为:心脉瘀阻>痰湿中阻>气阴两虚>气滞心胸>心肾阳虚>心肾阴虚。在临床上治疗上要重视化瘀治疗的重要性,并应祛湿化痰或益气养阴,且顾护阳气和阴精也必不可少,辨证施治同时辨病治疗。本文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分布规律,并期望能够为本病的中医证候学规范化提供借鉴。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S].中华心血管杂志,2007,35(3):195-206.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9.
[3]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46-149.
[4]卢红蓉,杜松.冠心病病因病机理论研究概述[J].环球中医药,2015,8(2):18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