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育的实证研究

2015-04-24 05:38:12陈世华
关键词:传播学批判性培育

陈世华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育的实证研究

陈世华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批判性思维一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经过量表测量发现,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良好,但不优秀,说明大学新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经过以“传播学”课程教学为刺激物的实验研究后,发现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育是有效的,但培育效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不同的培育方式的效果也有差异。应该将批判性思维的培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提升教师批判性思维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注重对话交流和案例教学,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努力培育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传播学;实证研究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理性思维和科学思维一直备受推崇。批判性思维被视为教育的解放力量,是每个人个人与公众生活中的重要资源[1],是个人学业进步、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重要保障[2]。高等教育历来被视为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阶段。在世界范围内,批判性思维培育都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界也在不断开展以培养批判性思维为目标的研究和实践。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有效鉴别和使用信息成为当代人的基本能力。在信息良莠不齐和鱼龙混杂的情况下,缺乏批判性思维的人有可能被某些知识所控制、压垮,从而丧失判断力,导致知识观的异化,成为伪知识的奴隶[3]。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栋梁和社会建设的主体,面对知识的不断更新,只有增强大学生对知识的辨别、选择、理解和使用能力,才能增强其适应能力,提升其创新能力,从而使其成为社会进步的主力军。

对大学新生的批判性思维现状进行准确测量,对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的效果进行准确评估是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育的基础。研究假设针对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是有效的,并希望通过实验研究证明或者证伪这一研究假设。研究针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问卷,进行访谈,并对获取的资料进行量化和质化分析,获知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评估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育的效果,最后提出批判性思维培育策略的先后次序,以期对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育提供参考。

一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研究坚持社会科学的实证主义路径,以文献研究法为基础,采用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辅以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Focus Group Interview),获取经验资料,并进行量化分析,最终得出研究结论。

样本选择:以南昌大学新闻传播学类2012级121班(共43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36人)、122班(共48人,男生12,女生36人)、124班(共39人,男生9人,女生30人)三个班级为样本。研究者假设大学新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批判性思维训练可能会有效,而且效果会较为明显。

刺激物:“传播学”课程教学。传播学作为一门新闻传播学基础学科,教学内容涉及传播活动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在传授传播学理论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认识、分析、思考传播现象的视野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渗入批判性思维教育,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测试时间: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的第一次课和最后一次课。实施刺激时间为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的完整教学,即2012年9月-2013年1月。

1.文献研究法。首先,全面收集和阅读论及批判性思维的相关文献,并有选择地对经典文献进行解读,厘清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和外延,提升自身批判性思维能力水平,为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奠定基础。其次,整理和提炼批判性思维培育的策略,并将培育策略与传播学课程内容相结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批判性思维策略,并评估批判性思维培育的效果。

2.实验法,采取三组前测—后测后侧实验(见表1)。为了避免单纯以一个班级为样本可能存在的偶然性因素,减少误差,研究者选择两个班级,即新闻121班和122班为受试组,以提升本研究的信度。笔者作为研究者,同时也作为刺激的实施者。选择“传播学”课程的教学为刺激物。在开学第一次“传播学”课程中发放并回收问卷。在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学期结束的最后一次课发放问卷,进行后测。

表1 传播学课程教学测试

选择124班为参照组。同样进行前测-后测实验,在开学第一次课进行问卷测试,但并不是研究者任教“传播学”课程,即并不施加刺激,在学期最后一次课进行测试。

3.问卷。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调查量表(The 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CTDI)是衡量批判性思维的权威测试量表,比较成熟而且被广泛应用。近十年的相关研究表明,CCTDI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研究者以该量表为基础,结合新闻传播学专业特色,参考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的现状,对其进行适当修改。问卷分为8个部分,共73个问题(测度项),在测量方式上,采用里克特量表(Likert Scale),答案设计为非常同意、同意、基本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等五个选项。在统计分析中,分别赋值为1、2、3、4、5。

4.焦点小组访谈和深度访谈。在后测中,召集数个实验对象(学生)进行焦点小组访谈,评估批判性思维培育效果,讨论批判性思维培育策略的优劣;选择数个学生进行单独深度访谈,了解其对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的认知,了解其对各种批判性思维策略优先性和有效性的判断,评估批判性思维培育的效果。

二 研究结论:有效但不明显

笔者对两次测试结果进行了量化统计分析,对访谈数据进行质化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现状:良好但不优秀。通过对三个班级的第一次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学新生在接受批判性思维训练之前,已经具备一定的批性思维能力,但不优秀。在三个班级共130个样本的总得分是34 555,平均分为3.6 412,折合成百分制为72.8,成绩良好但并不优秀,这证明大学新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在具体的项目上(见表2),121班的各项得分由高到底依次是:求知欲、开放思想、自信心、认知成熟度、系统化能力、分析能力、媒介素养、寻求真相。122班依次是:求知欲、自信心、开放思想、认知成熟度、系统化能力、分析能力、媒介素养、寻求真相。124班依次是:求知欲、自信心、开放思想、认知成熟度、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媒介素养、寻求真相。可以看出,大学新生普遍在求知欲上得分最高,其次是自信心和开放思想,再次是认知成熟度、系统化能力、分析能力,而媒介素养和寻求真相较差。这证明大学新生刚刚入学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有着极强的求知欲,思想较为开放,有进取心。大学生能够通过严格的高考制度进入大学,本身就是高中时期的优秀学生,都有着较强的自信心。但是新生的媒介素养不高,寻求真相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所以,应该利用这个契机,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新生媒介素养不高,主要是长期缺乏媒介素养教育,加上传统教育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深入地认识媒介,理解和使用媒体信息。“寻求真相”的得分较低的原因在于中国长期信服权威,以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传授的都是真理,而不善于提出质疑,缺乏自己独立的看法和理解。

表2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现状测试

2.批判性思维培育是有效的。总体上,两个受试组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都有所提升,而参照组有所下降(见表3)。证明批判性思维训练是有效的。在随机访谈中,研究对象表示,“传播学”课程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教育是其批判性思维提升的主要原因。由于在实施实验刺激的开始和过程中,研究者明确强调“传播学”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培育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因此,学生对培育的目的和过程有着明确的认识。

表3 两个受试组批判性思维比较

在具体的项目上,以121班为例(见表4),除了在“系统化能力”上有所下降外,全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各个维度都得到了不同程度地提升,这证明批判性思维培育是有效的。

表4 批判性思维培育前后对照

3.培育效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虽然是有一定效果,学生在接受批判性思维培育后,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所提升,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效。121班平均得分提升了0.101分,同比上升2.8%,122班提升了0.053,同比上升1.4%,上升的比例较小,证明批判性思维培育的效果并不显著,这也证明批判性思维培育的复杂性,仅仅依靠短期的批判性思维培育,很难取得很大改观。思维惯性仍然强大,大学生在很多事物的判断上已经有自己的看法,甚至刻板印象,短期教育收效甚微,这与中国文化传统和教育方式紧密相关,很难在短期内有较大改变。

4.性别与批判性思维有一定关系,但并不直接相关。研究发现,性别与批判性思维有一定关系。在前测中,三个班中男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都高于女生,这可能与高中时期男生较为叛逆,有着更多不同想法,而女生较为温顺有关。但是,经过批判性思维培养之后,女生的总得分和各项得分都有所提升,这可能与女生接受能力更好,更热爱学习,上课更加专心,看待事物更加细腻有关。男生出现了下降,原因在于男生的样本量较少,样本效度不够,也由于男生到课率不高,部分学生存在缺课的情况,导致出现批判性思维培育无效的情况。

5.不同培育策略的效果有差异。通过与研究对象的焦点小组访谈和深度访谈,发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手段的不同,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培育的作用是有差异的。受试者普遍认为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在具体的培养策略上,研究对象依次认为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学习环境建设、考核方式改革、教师个人能力提升、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课堂和校园环境建设等培育策略有着由先到后的重要性。

三 讨论:批判性思维培育策略

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大学新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但并不理想。迫切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将批判性思维意识和技能的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体系,应该依次采取如下培育策略。

1. 开展课堂讨论和辩论。研究发现,学生认为课堂讨论最有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教师应该营造平等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善于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和辩论,开展双向互动的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分析、讨论、对话,让学生运用相关的论据和事实来为自己的观点、立场辩护[4],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2.案例教学。研究发现,案例教学是大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积极开展案例教学,补充大量教材以外的案例,重视案例评讲[5],要求学生分析和评价某一社会现象,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发现问题,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掌握全面认识事物的方法。

3.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宽松的学习氛围是批判性思维培育的基础。师生在课堂和课外都应建立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允许和鼓励学生进行理智地质疑和探讨[6],引导学生善于批判自我和相互批判,敢于挑战权威,批判老师的教学、教材、参考资料及答案,敢于提出不同观点,使他们善于批判,用于批判。

4.教师转变观念和角色。教师在扮演指导者、示范者角色的同时,也应该扮演朋友和伙伴的角色。教师应该心胸开阔,积极反思、评估、调节自身的思维和行动,愿意接受新的观点和知识,能坦然地承认自己所犯错误并接受批评[7]。教师要扮演引领和参谋的角色,改变灌输和同化的思维,鼓励学生多元和发散思维,让大学生进行独立的判断和选择。

5.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是课堂知识传授和学生能力培养的中介,应该努力提升自身批判性思维能力,向学生传授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和技巧。教师应该了解批判性思维的规则,优化知识结构,为学生提供批判性思维的示范。

6.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传统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让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育。应该改革教育评价和考试制度,在安排讨论、作业和考试时,选择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自由作答。建立科学的成绩评判方式,将定性观察与定量考察相结合,根据各学科的特点采取口试、笔试、面试和操作能力相结合,开展多角度评估。

除此之外,有条件的学校应该设置批判性思维课程,增加通识性课程,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开展小班教学,构建多样的社会实践环境,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 结束语

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批评性思维能力良好但不优秀,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系统的批判性思维培育策略是有效的,应该将批判性思维的培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提升教师批判性思维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注重对话交流和案例教学,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努力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

[1]岳晓东.批判思维的形成与培养[J].教育研究,2000(8):65-69.

[2]黄石胜.加强大学生独立思考和理性批判思维的培养[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4):89-92.

[3]赵江涛.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18-24.

[4]左洪亮.努力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J].江苏高教,2004(6):93-94.

[5]毕远志.沈贵鹏.略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及其培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160-162.

[6]朱新秤.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意义与策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23-126.

[7]刘惠珍.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0(7):15-16.

(责任编辑:吴姝)

The Positive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CHEN Shi-hua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31, China)

The cultiv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high education. Through the scale measurement, we found that the capac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is good, but not excellent, which improves that there is space to improve the critical thinking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he experiment of taking the course teaching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as stimuli, we found the cultiv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is valid, but the cultivation effect is not so strong as we expect, and different cultivation ways have different effect. We should embrace the critical thinking training in high education, improve the teachers’ critical thinking, reform teaching methods and test modes, emphasize conversation and case studies, construct free and democratic learning environment, build new teacher-student relation, and try hard to cultivate the colleg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cation studies; positive study

2014-10-23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育的实证研究”(11YB278)

陈世华(1982— ),江西玉山人,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新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理论、新媒体研究。

G 444

1671-6493(2015)02-0027-05

猜你喜欢
传播学批判性培育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新闻传播(2016年10期)2016-09-26 12:14:47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新闻传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4:45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
新闻传播(2015年14期)2015-07-18 11: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