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朋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有学者指出,在当今新形势下,马克思交往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本文就此对马克思交往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马克思交往理论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
一、引言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期面临着新的环境,因此也会出现新的问题。从当前的现状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主体间性缺失、情感教育目标缺失、教育方法单一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转型迫在眉睫。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概述
马克思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认为,交往是人在社会中存在、生活的动力,体现着不同社会主体间的社会关系。交往理论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交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在交往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情感、物质、观念上的联系。其次,交往体现着主体间的关系。人类不同主体间通过实践而发生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确立了自己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性。最后,交往是人全面发展的根基,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的影响,周围环境中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直接影响到人的发展状况。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内容方面存在缺陷
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工作内容主要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伦理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的教育内容带有很强的政治性,没有关照到受教育者的自然需求和物质需求,因而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反感与误解,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一项与现实脱节的教育工作。
(二)受教育者主体间性被遮蔽
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往往是教育者单方面地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主体间性被遮蔽,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活动中没有得到体现。以马克思交往理论对照现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难发现教育者是“主体”,而受教育者是“客体”,在这种主客模式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产生深刻的感情隔膜,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教育目标也很难实现。
(三)教育过程中对情感没有关注
情感在人类的交往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而在教育活动中,情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情感力量来达到教育目标是教育工作方式的一种。我国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这方面的内容缺乏关注与体现,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很少与受教育者发生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
四、马克思交往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一)以马克思交往理论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维的转变
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即任何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主客体间的关系。而将马克思交往理论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则可以指导工作思维方式的转变,使教育者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共生的关系。
(二)以马克思交往理论构建主体间性的工作原则
由于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被遮蔽,因此有必要建立新的工作原则,在工作中体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主体间性。通过建立主体间性的工作原则,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交往过程中就能相互协作,改变以往塑造与被塑造的压制性关系,而建立起和谐、融洽的新型关系。教育者不再独掌话语权,教育双方之间可在主体间性的工作原则下建立起平等对话的形式,在对话中实现知识、思想和情感的交流。
(三)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指导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强调的是对学生政治思想的建设,因此教育资源的选择范围比较狭小。而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改变这种比较单一的教育内容。第一,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指导,在选择教育资源时将“社会内容”纳入。社会生活内容属于日常生活世界的范畴,将它纳入到教育活动中,则可以改变思想政治教育重抽象理论教育的情况,使教育更具体。第二,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指导,在教育活动中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精神上的需求,例如教师的关心与爱护、被教师尊重等。因此,在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指导下,教育者在与学生的交往活动中要给予学生理解、尊重、关心、爱护等情感关怀,满足他们在教育活动中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五、结语
交往理论作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转型上能够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当前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改变教育环境、完善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路径。因此,我国各高校要认真探索马克思交往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增凤.主体间性视域下的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改革与开放,2011(20).
[2]王伟.哈贝马斯的交往异化理论与马克思劳动异化观的承续性[J].湘潮(下半月),2011(06).
[3]郑越.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主体间性”的再认识[J].学理论,2011(14).
[4]岳宗德.论自媒体环境下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