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IL-17与MMP-9在过敏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

2015-04-23 02:25曾嵘
河北医药 2015年8期
关键词:腹型紫癜急性期

曾嵘

血清IL-17与MMP-9在过敏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

曾嵘

【摘要】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白介素-17(IL-17)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92例初发HSP患儿按尿常规结果分为HSP组(68例)和HSPN组(24例),将68例HSP患儿依据临床表现分为单纯型、关节型、腹型及混合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儿血清IL-17和MMP-9的水平,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胱抑素C(CysC),分析血清IL-17与MMP-9相关性,及其IL-17、MMP-9与CysC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儿急性期IL-17、MMP-9和CysC高于对照组(P<0.05) ; HSPN组急性期患儿IL-17、MMP-9和CysC高于HSP组(P<0.05) ; HSP组各型之间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HSP组中混合型MMP-9水平高于单纯型、关节型和腹型(P<0.05) ;单纯型、关节型、腹型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相关分析,HSP急性期患儿IL-17、MMP-9水平分别与CysC呈显著正相关(P<0.01) ; HSP急性期患儿IL-17水平与MMP-9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 ; 2组患儿恢复期IL-17和MMP-9水平仍然高于对照组(P<0.05) ; HSPN组患儿恢复期IL-17和MMP-9水平仍然高于HSP组(P<0.05)。结论IL-17和MMP-9可能参与HSP急性期血管内皮细胞炎性以及肾脏损伤的机制,对HSP早期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白介素-17;基质金属蛋白酶-9;儿童

作者单位: 644000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是否合并肾脏受累,直接影响HSP的预后。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大量研究显示HSP的发病机制主要为体液及细胞免疫的异常,凝血与纤溶紊乱,基因多态性改变,炎性介质的参与,同时细胞因子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17 (IL-17)是一种前炎性细胞因子,在多种免疫性血管炎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钙、锌离子依赖性蛋白水解酶,MMP-9是其中一员,MMP-9是降解Ⅳ型胶原最主要的酶,在调节基质降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HSP急性期患儿血清IL-17、MMP-9变化,分析两者相关性,了解IL-17、MMP-9在HSP中的发病机制,从而为HSP患儿肾损害的诊断、及时治疗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8月至2014年7月我院儿科收治的HSP患儿92例,均符合HSP诊断标准[1]。男52例,女40例;年龄3~15岁,平均年龄(7.69±2.82)岁。均为初次发病,并且在1周内未用过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并排除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史。将92例初发HSP患儿按尿常规结果分为HSP组68例和HSPN组(尿蛋白含量>150 mg/d 或100 mg/L,定性试验阳性;尿镜检红细胞>3个/HP) 24例。将68例无肾损害的HSP患儿依据临床表现分为单纯型15例、关节型16例、腹型19例和混合型18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查体的儿童30例。2组患儿年龄、性别比与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2组患儿入院后均予以维生素C 1~2 g/d静脉滴注7 d;西咪替丁每次10 mg/kg,2次/d静脉滴注7 d;芦丁片20 mg/d,分3次口服; 10%葡萄糖酸钙1 ml·kg-1·d-1静脉滴注7 d;低分子肝素钙60~80 μg·kg-1·d-1皮下注射,连续2周。另给予口服孟鲁司特抗过敏,有临床感染症状表现者予以抗感染治疗,关节肿痛严重者加用琥珀氢化可的松5~10 mg·kg-1·d-1静脉滴注7 d。

1.3检测方法2组患儿于入院第1天和恢复期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3 ml注入干净试管,室温凝固20 min,离心1 000 r 15 min,收集血清,分装后-20℃冷冻保存。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17和MMP-9;采用乳胶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CysC,试剂盒均购自上海恒远公司。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组IL-17、MMP-9和CysC检测结果比较2组患儿急性期血清IL-17、MMP-9和CysC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HSPN组急性期患儿血清IL-17、MMP-9和CysC高于HSP组,2组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IL-17、MMP-9和CysC检测结果比较 ±s

表1 3组IL-17、MMP-9和CysC检测结果比较 ±s

组别 IL-17(pg/ml) MMP-9(ng/ml) CysC(mg/L) HSP组(n=68)85±33 177±87 1.31±0.51对照组(n=30) 59±13 94±32 0.69±0.21 F值36.75 47.61 29.28 P值 <0.05 <0.05 <0.05

2.2HSP组各型之间IL-17、MMP-9检测结果比较HSP组各型之间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 HSP组中混合型MMP-9水平高于单纯型、关节型和腹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单纯型、关节型、腹型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HSP组各型之间IL-17、MMP-9检测结果比较 ±s

表2 HSP组各型之间IL-17、MMP-9检测结果比较 ±s

类别 IL-17(pg/ml) MMP-9(ng/ml)单纯型(n=15)79±23 163±61腹型(n=19) 85±29 174±67关节型(n=16) 82±25 173±79混合型(n=18) 88±32 190±81 F值1.98 5.68 P值 >0.05 <0.05

2.3HSP急性期患儿血清IL-17、MMP-9与胱抑素相关性分析HSP急性期患儿血清IL-17水平与胱抑素呈显著正相关(r=0.68,P<0.01) ; HSP急性期患儿血清MMP-9水平与胱抑素呈显著正相关(r=0.57,P<0.01)。

2.4HSP急性期患儿血清IL-17与MMP-9相关性分析HSP急性期患儿血清IL-17水平与血清MMP-9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6,P<0.05)。

2.5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17和MMP-9水平比较2组患儿经过抗炎、抗凝等综合治疗后,患儿病情好转出院,进入恢复期。2组患儿IL-17和MMP-9水平仍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儿恢复期IL-17和MMP-9水平低于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HSPN组患儿恢复期IL-17和MMP-9水平仍然高于H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17、MMP-9检测结果比较±s

表3 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17、MMP-9检测结果比较±s

组别 IL-17(pg/ml) MMP-9(ng/ml) HSPN急性期113±36 258±85恢复期 83±22 163±67 t值5.78 6.92 P值 <0.05 <0.05 HSP急性期85±33 177±87恢复期 67±10 112±46 t值4.75 5.19 P值 <0.05 <0.05对照组59±13 94±32

3 讨论

HS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全身性小血管炎性疾病,常可累及皮肤、肌肉、关节、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道和肾脏等多个脏器和系统[2]。HSPN是HSP患儿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肾脏受累的严重程度是决定HSP患儿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目前大量的研究显示HSP及HSPN的发病机制主要为体液及细胞免疫的异常,凝血与纤溶紊乱,基因多态性改变,炎性介质的参与,同时细胞因子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也没有有效的措施阻断HSP出现肾脏受累,因此,明确HSP发病机制,对预防HSPN的发生非常重要[3]。

IL-17是由CD4+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分泌的前炎性细胞因子,具有强大的促炎作用,是T细胞诱导的炎性反应的早期启动因素[4]。IL-17能生产多种促炎趋化和细胞因子,在多种急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5]。在急慢性炎症中,机体中会产生大量的IL-17,促进机体局部产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es-l)、白介素8(IL-8)等趋化因子,使单核细胞及其中性粒细胞增多; IL-17还通过刺激上皮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分泌白介素6(IL-6)和IL-8,促进局部炎症; IL-17还能诱导细胞表面的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的生成,协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1等其他炎性细胞因子诱导炎症活性的基因表达,放大炎性效应[6]。因此,IL-17在局部组织炎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促进作用。本研究对2组患儿检测血清IL-17水平。结果表明,HSP组和HSPN组急性期患儿血清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 HSPN组急性期患儿血清IL-17水平高于HSP组(P <0.05)。HSP组各型之间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2组患儿恢复期IL-17水平仍然高于对照组(P<0.05) ; HSPN组患儿恢复期IL-17水平仍然高于HSP组(P<0.05)。结果表明在HSP急性期IL-17在血管炎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HSP各型之间IL-17参与的血管炎性反应程度并无轻重之分。

MMPs是一组钙、锌离子依赖性蛋白水解酶,对细胞外基质(ECM)有特异的降解作用。血管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内皮屏障功能障碍,内皮屏障包括基膜(ECM)和内皮细胞。内皮ECM主要成分是Ⅳ型胶原,MMPs家族中的MMP-9是降解Ⅳ型胶原最主要的酶,MMP-9在调节基质降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白细胞渗出和迁移;通过降解ECM来破坏血管内皮屏障;还能通过增加内皮细胞的通透性,促使免疫细胞在血管内皮的黏附,促使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炎性反应的作用。因此,MMP-9在血管的损害中起着重要作用[7,8]。本研究对2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检测血清MMP-9水平。结果表明,2组急性期患儿血清MMP-9高于对照组(P<0.05) ; HSPN组急性期患儿血清MMP-9高于HSP组(P<0.05)。HSP组各型中混合型MMP-9水平高于单纯型、关节型和腹型(P<0.05) ;单纯型、关节型、腹型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恢复期MMP-9水平仍然高于对照组(P<0.05) ; 2组患儿恢复期MMP-9水平低于急性期(P<0.05) ; HSPN组患儿恢复期MMP-9水平仍然高于HSP组(P<0.05)。结果表明在HSP过程中MMP-9对ECM的损伤在疾病早期已起作用,HSP各型中混合型HSP血管损伤更严重。相关研究报道类风湿性关节炎中IL-17可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MMP-9的生成,二者呈相关性[9]。在本研究中通过急性期患儿血清IL-17水平与MMP-9水平进行相关分析,呈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证实MMP-9参与HSP血管炎性损伤,且与IL-17可能有协同作用。

胱抑素C(CysC)是一种低分子量非糖基化碱性蛋白质,其水平能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是HSP早期诊断肾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之一[10]。本研究通过HSP急性期患儿血清IL-17、MMP-9与胱抑素相关性分析,经直线相关分析表明,HSP急性期患儿血清IL-17水平与胱抑素呈显著正相关(r=0.68,P<0.01) ; HSP急性期患儿血清MMP-9水平与胱抑素呈显著正相关(r=0.57,P<0.01)。由此可见,血清IL-17与MMP-9也是较为理想的反映HSP肾脏早期损害的重要指标,对HSP患儿肾损害的诊断、及时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08.

2曾嵘,石明芳,张罡.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sE-选择素和s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 241-243.

3袁芳.儿童过敏性紫癜研究进展.临床儿科杂志,2013,31: 287-289.

4于尧,肖君刚.过敏性紫癜患者IL-23/IL-17轴相关因子的检测.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28: 260-262.

5苗静,周俊霖,彭晓杰,等.辅助性T细胞17及白介素-17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表达及意义.江西医药,2014,49: 102-104.

6徐丽娟.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患儿血清IL-17、MMP-9的变化及意义.国际儿科学杂志,2014,41: 431-433.

7唐艳丽,邵予,孙万邦.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类风湿关节炎免疫致病机制及信号转导中的研究进展.广东医学,2013,34: 2724-2727.

8孙鑫波,刘朝东.MIP-1与MMP-9在免疫炎症反应中作用及其关系研究进展.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28: 474-477.

9Draganv J,Johanne MP,Johan A,et al.Stimulation of 92-kd gela tinas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 productiaon by interleukin-17 inhuman monocyte/macrophages.Arthritis&Rheumatism,2000,43: 1134-1144.

10赵巍,黄伟萍,谢丽冰.血胱抑素C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肾功能评价的临床意义.实用医学杂志,2013,29: 1028.

(收稿日期:2014-07-10)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5.08.014

【文章编号】1002-7386(2015) 08-1166-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 554.6

猜你喜欢
腹型紫癜急性期
针灸联合疗法治疗腹型肥胖效果的Meta分析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针灸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研究进展
腹型肥胖或可增加HFpEF患者死亡率
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探讨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