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与怀疑之间的徘徊——试析艾米莉·迪金森的矛盾死亡观

2015-04-19 09:12
关键词:艾米莉死神基督教

汪 宇

(安庆师范学院,安徽 安庆246001)

一、引言

艾米莉·迪金森(1830-1886)是美国19世纪下半叶杰出的女诗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她一共创作了1775首诗歌。这些作品因多变新奇的意象、突破常规的语法、不落俗套的词汇和激情四溢的基调而闻名于世。因她终身未嫁,且足不出户,她的诗歌大多沿袭传统题材,比如爱情、生命、死亡、战争、自然等。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沿用传统题材,她的诗歌却表达出与前辈们不同的观点。她的死亡诗便是极好的一例。以最具代表性的两首死亡诗“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当我死时——听到一只苍蝇嗡鸣——”为例,迪金森表达出截然不同的死亡观:一方面,她肯定了灵魂永存的传统观点,认同死亡并不意味着终结,相反它引领着人们走向灵魂的永生;而另一方面,她却质疑这一观点的真实性,认为随着肉体的消亡,人的感知也会消失,灵魂也将不复存在。这两种观点相互矛盾,令人费解。然而,实际上她的矛盾绝非个例,而是当时西方社会的真实写照,即人们普遍对基督教传统核心价值观感到困惑和质疑。

二、迪金森矛盾的死亡观

对迪金森而言,死亡不仅是文学中的一个永恒话题,也是与其生活不可分割,对她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父母亲友的相继离世①让迪金森对死亡感受颇深,并推动她探究死亡这个哲学命题的真正含义。据统计,她一生共创作与死亡有关的诗约五六百首,占其诗歌总量的三分之一。在这些诗作中,她细致分析了死亡和永生的关系,深入讨论死亡的深层含义,并表达出复杂的死亡观。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712)②是迪金森的代表死亡诗之一。在这首诗中,她以亡者的口吻描述了自己的死亡经历。死神化身为一个优雅和善的绅士,热情地邀请诗人共乘。为表答谢,诗人放下了尘世间的牵绊,兴致勃勃地登上了马车。他们的旅程经过了代表天真无邪童年的学校、象征青中年的丰收田野和昭示垂垂暮年的落日,最后到达了目的地——墓穴。但这场人生之旅的终点并不意味着一切的结束,而是灵魂永生的开始。自此之后,诗人的灵魂继续存在,延续了几百多年。虽时光荏苒,但她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因为在那时她真正领悟到了死亡的真正含义,“马头朝向永恒”。[1](P183)

而在另一首代表作“当我死时——听到一只苍蝇嗡鸣——”(465)中,迪金森却另辟蹊径,想象自己弥留之际的场景。亲友们聚集在她的身边,悲痛欲绝;而她也早已立下遗嘱,将身后事交代完毕。所有人都屏气凝神、焦急不安地等待着最后一刻的来临。就在这关键时刻,诗人的耳畔突然传来苍蝇的嗡嗡叫声。在寂静的房间里,这平常不轻易被人察觉的声音显得十分突兀和响亮。但是随着诗人的意识慢慢衰减,嗡嗡声越来越微弱;苍蝇的身影也越来越模糊不清。直至最后,她闭上双眼,失去了任何知觉。

对比分析这两首死亡诗,不难发现两者的不同之处。如下表所示,迪金森在“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中承袭了传统死亡观,描绘出一幅优美动人的死亡景象。死神一改通常狰狞恐怖的模样,被拟人化为一位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绅士。死亡也并不令人畏惧,相反它如一场轻松浪漫之旅让人愉悦不已、惬意放松。在生死的重要关头,诗人并没有丧失感知能力。反而,她十分清晰地感受到夜晚的寒冷,“露水令人寒冷和颤抖”。[1](P182)在死亡的一刹那,诗人顿悟出死亡的真谛,即死亡其实意味着肉身成道,它将引领灵魂得享永生。而在死后几百年间,她的灵魂仍未消逝。

与前首诗不同,在“当我死时——听到一只苍蝇嗡鸣——”一诗中,死神被塑造成一位威严无情的国王,众人焦虑不安地等待着它的大驾光临;房间的气氛紧张且凝重。迪金森有意颠覆了传统观念中圣洁神秘的死亡景象。在基督教文化中,人们普遍认为人的灵魂在死后将会超脱肉体的束缚,继续存在于世间。而虔诚行善的教徒将由天使引领,作为上帝青睐的选民进入天堂,享有无尽的快乐和荣光。但在这首诗中,迪金森用冷峻客观的笔触,描写了人在临死之际时而清醒、时而混沌的状态。随着生命力的衰竭,人的意识逐渐消逝,渐渐丧失了听觉、视觉和其他感知。在最后一刻,诗人等来的并不是神袛降临、天使引路,而是一只不期而至的苍蝇。她听到了不是上帝的召唤,而是弱小苍蝇“悲伤的——断断续续的嗡嗡”。[1](P158)预期中神圣庄严的时刻被这卑微生灵的出现所代替,给诗歌平添了一层讽刺的意味,也折射出迪金森对传统死亡观的质疑。而诗歌最后一句“什么都看不见——”[1](P158)则间接暗示出死亡的最终来临,感知彻底消失,灵魂也随即消失。

?

三、矛盾死亡观的成因

如前所述,迪金森表达了截然不同的死亡观。一方面,她承袭传统,创作“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宣扬灵魂不灭的思想;但另一方面,在“当我死时——听到一只苍蝇嗡鸣——”中,她却用略带嘲讽的口吻质疑这一思想的真实性。她的矛盾观点让人疑惑不解。然而实际上,这种矛盾死亡观并非只有她一人所有,其实是她所处的19世纪下半叶人们心理的真实写照。受以达尔文进化论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影响,他们质疑基督教思想的真实性,对传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表示不解和困惑。

自19世纪中叶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学、地质学和生命学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些研究成果与“神创论”等基督教基本教旨大相径庭,极大地挑战了当时人们的传统观点。例如,天文学证明《圣经》中关于上帝创世和宇宙的编年史的理论是错误的。《圣经》将人类世界看作宇宙的中心。而天文学却用实例告诉世人,地球只是宇宙中亿万星球中的一个普通个体,并非上帝创造的唯一星球;而宇宙的历史可回溯到更久远的年代。1859年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学说进一步质疑了“神创说”。达尔文认为世界上的生物不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而是在遗传、变异和生存斗争的自然选择中,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进化而成的。进化论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学界和公众的极大争议。这种全新的生物进化观点与传统的 “神创论”完全不同。“神创论”是基督教的基本思想之一,认为宇宙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由永恒的造物主“上帝”所创造的。如《圣经·创世纪》的卷首详细记载了上帝用7天创造世界的全过程:他开天辟地、区分光暗、立星辰、造草木、植菜蔬、创鱼虫野兽;并依照自己的形象,用尘土和灵气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而且自然界的一切安排都是上帝的旨意,都是有目的性和合理性的。万物的演化将按照上帝所指定的方向不断发展前进。但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却用详实科学的的资料反驳了“神创论”,质疑其真实性。它明确指出人是由类人猿祖先进化而来的,万物也是在残酷漫长的生存竞争中不断进化演变而成的。生物的演化源于随机变异的内部机构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的合力。诸如此类的理论从根本上冲击了基督教的基本教旨,例如,基督教所宣扬的上帝创造并保护世界、赋予人类特殊地位,以及人们死后进入天堂等。这些理论的提出不啻于一记响雷,极大地震撼了整个西方社会。在震惊之余,人们也开始怀疑长期以来信奉的基督教思想,思索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传统观念等是否真实可信。当时英国著名的评论家阿诺德曾感慨:“如今,没有一条教义不遭到动摇,没有一个公认的信仰不被证明为可疑,没有一种大家接受的传统不面临瓦解的危险”。[2](P140)

迪金森虽过着隐居生活,与外界交流不多,但也受到了时代的影响。和同时代的其他人一样,她质疑基督教基本教旨和传统价值观。例如,虽然她出生在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但她终身没有皈依宗教,甚至一度拒绝前往教堂聆听牧师的布道。这种相信与怀疑之间的踯躅在她的诸多诗歌中均有体现。她曾详细描述耶稣的降生、罹难和复活的全过程、赞美造物主的伟大和神秘莫测;但同时,她也对上帝的公正性心生疑虑,责备他的残忍和冷酷,甚至对上帝是否存在也产生了怀疑,在“从前——人们死去”(1551)等诗歌中,她描述了一幅充斥绝望和困惑的画面,指引亡者的神之右手已被砍去,“神就无从再有——”。[1](P203)在目睹亲友相继离世后,她悲愤地写道,“无法解脱的痛苦可以使人变成魔鬼!如果天使有一颗心,他也会为之哭泣。然而天堂竟然如此冰冷!上帝创造了一切,却否决了我们这般微小的愿望。对我而言,他不再慈祥!”[5](P44)

自然而然,这种矛盾纠结的思想同样也体现在迪金森的死亡观。她在诗歌和书信中对死亡和永生表示出复杂且自相矛盾的观点。在“我知道他的存在”(338)、“剧痛之后,是一种漠然的感觉——”(341)、“我为美而死——但才刚刚”(449)和“我见过一只弥留时刻的眼睛”(547)等一系列死亡主题诗歌中,迪金森展开想象,细致描绘了人弥留之际的各种情景,他们的意识尚存或早已涣散,等待来的也许是上帝之光或是一片虚无;而在死后,他们可能回归美好的天堂,或只是静卧在冰冷的坟墓中;“痛苦与快乐同在,忧虑和期待并存”[3](P247)。这种介乎相信和怀疑之间的死亡观伴随了她的一生。直至逝世前几年(1882年),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迪金森仍在质疑永生的真实性。

四、结语

死亡如同一首回环的哀歌,在艾米莉·迪金森平静的生活中反复奏响,夺走众多亲友的生命,让她悲痛欲绝。而同时,它又如一曲触及灵魂的圣曲,促使迪金森认真思索生死的真谛、探究死亡与永生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迪金森一直在怀疑与相信之间徘徊,但面对死亡,她从不担忧畏惧,始终保持平静从容的心态去接受生命的最终归宿。在1886年5月她临终前的最后一封信上,她留下了仅仅两个字“归去”(called back),坦然之情溢于言表。

(注:本文系教育部英语国家级特色专业项目,项目编号:TS12154)

注 释:

①迪金森的一生见证了诸多亲友的离世。1850年,她的文学启蒙人汉弗莱(Leonard Humphrey)英年早逝;1852年,她的挚友牛顿(Benjamin Franklin Newton)因患肺病去世;1861年,她最喜爱的侄子吉尔伯特夭折。1874年,她的父亲心脏病发去世,母亲于1881年病逝。

②因迪金森生前仅发表了8首诗,其余诗歌均未命名或出版。在她死后,出版商T.H.约翰逊编辑整理了她的诗歌,出版了三卷本《艾米莉·迪金森诗集》(Th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1955)。在诗集中,他将所有诗作进行了标号,并以第一行作为诗名。

[1]周建新,译.艾米莉·迪金森诗选[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钱青.英国19世纪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刘守兰.迪金森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蒲隆.迪金森诗精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5]顾晓辉.上帝与诗人——试论美国女诗人艾米莉·迪金森的宗教观[J].国外文学,2001,(1):43-48.

[6]刘建军.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传统[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艾米莉死神基督教
如果回忆即遗忘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我的朋友
死神来了地球版
THREE BODY THE THIRD
THREE BODY THE THIRD
种类型的“基督教哲学”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生态批评的解读
“龙母”开启征战之路 艾米莉亚·克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