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雪萍
低出生体重儿是妇幼保健的工作重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伴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习惯的改变、环境因素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的增加,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率亦逐年上升[1]。研究发现,低出生体重儿由于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功能与足月正常体重儿比较相对不完善,喂养后常出现呕吐、腹泻、腹胀及胃残留物增多等喂养不耐受情况[2-5]。如何对这部分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合理的喂养,提升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耐受率及存活率是研究的热点[6-7]。本课题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低出生体重儿采用非营养性允吸联合肠内营养支持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2013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24例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出生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尾数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新生儿中男34例,女28例,早产儿48例,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8~10分,平均(8.6±0.8)分,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8~10分,平均(9.1±0.6)分,出生体重1208~2480 g,平均(1672.6±185.9)g;观察组新生儿中男32例,女30例,早产儿49例,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8~10分,平均(8.5±0.7)分,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8~10分,平均(9.2±0.5)分,出生体重1220~2470 g,平均(1638.1±189.2)g。两组新生儿在年龄、性别、出生体重、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儿家长均知悉并同意本研究;(2)所有患儿体重均≤2500 g;(3)所有患儿均未合并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呼吸系统障碍等。排除标准:(1)患儿家长知悉本研究后不同意;(2)新生儿体重超过2500 g;(3)出生后合并有明显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先天性遗传疾病及呼吸系统障碍患儿。
1.3 干预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经口插入胃管进行喂养,热量不足采用静脉营养支持供给。对照组患儿24 h内喂奶(标准早产儿乳或母乳),出生体重≤1500 g新生儿,采用1.0 mL/kg开始,间隔时间为2 h,后每日增加1 mL,出生体重在1500~2500 g的新生儿,采用2.0 mL/kg开始,间隔时间2 h,后每天增加2 mL,上述喂养时间持续为5~7 d,每次喂养前观察新生儿的胃排空情况,若出现腹胀、呕吐及消化道出血症状时,则暂停喂养。观察组在上述喂养基础上采用吸允处理,喂养前采用无孔橡皮奶嘴吸允处理,吸允反射时间为5~10 min。
1.4 评价指标 (1)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给予心电监护,比较两组新生儿干预前(出生第1天)、干预后(出生第7天)心电指标(心率异常、QRS波异常)的发生率。心率>140次/min或心率<100次/min为异常[8],QRS波异常以时限延长,形态异常,电压交替,病理性Q波出现作为异常标准[9]。(2)消化功能评价:比较两组患儿干预第7天时的肠鸣音正常、呕吐、腹胀、腹泻例数,完全达到胃肠肠喂养天数及胃管留置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 字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心电指标评价 观察组新生儿的心率异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心率异常及QRS波异常发生率的比较 例(%)
2.2 两组消化功能评价 两组新生儿的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肠鸣音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吐奶发生率、腹胀发生率、完全达到胃肠道喂养天数、留置胃管时间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消化功能评价
研究发现,低出生体重儿与妊娠期高血压、早产、多胎、环境因素(父亲吸烟、母亲不良情绪、看电视时间)、母亲营养、母亲牙周病、母亲妊娠期感染等多因素有关[10-11]。目前低出生体重较为认可的观点为出生后体质量<2500 g。低出生体重儿,胎龄越小,存活后神经系统及肺部疾病的发生率越高。且由于低出生体重儿神经系统、胃肠道系统发育不完善,哺乳期胃肠道不耐受情况越严重,胎儿发育及存活受到严重考验。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对新生儿中枢神经及远期预后造成重要影响,充足的蛋白质供应可影响脑细胞分化及髓鞘的形成,进而提升低出生体重儿的认知及行为功能的发育。
3.1 非营养性允吸可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心率异常发生率 新生儿长时间的心率失常可能引发持续性室性早搏,甚至心功能衰竭及死亡。新生儿出生时其心脏传导细胞,包含房室结、房室束及窦房结均未发育成熟,出生后将逐步发育完善,因而新生儿心率失常的发病原因、心率正常范围及发病后的临床表现与成人均有所不同。研究认为新生儿心率失常与体温异常、缺氧、血电解质、血pH值、感染、胃肠道失衡、药物及先天性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心肌炎)等影响有关[12-14]。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采用非营养性允吸及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心率异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原因可能为:(1)非营养性吸允可促进神经系统完善,提升心脏对心率调节及应激反应的调节能力;(2)非营养性吸允可促进胃肠道功能的完善,降低胃肠道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降低喂养时交感神经兴奋程度,研究发现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是引发心率过快的主要原因。(3)Marcus等[15]的研究发现新生儿出生后若出现胃食管反流,将引发新生儿不规则性的窦性心动过缓,非营养性吸允在促进胃肠道功能成熟的同时,亦降低了心动过缓的发生率。
3.2 非营养性吸允可改善低体重儿消化功能状况 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各系统的发育尚不成熟,尤其是胃肠道功能不完善,其无法依靠自我获取足够生长发育的营养,缺乏维持生命的基础,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促进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促进低出生体重儿的胃肠道功能的发育,加速胃肠道功能的形成,尽早的形成代谢的独立性。新生儿营养支持应用指南提出,对于胎龄低于32周的早产儿,若不存在明显的胃肠道喂养禁忌,但吞咽及允吸功能不全的患儿,应采用鼻胃管微量喂养。本文的研究中两组低出生体重儿均经由鼻胃管插管,出生后24 h内采用母乳或标准早产儿乳进行喂养,观察组低出生体重儿在常规喂养的基础上采用非营养性吸允干预,干预后的结果表明,观察组新生儿的肠鸣音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吐奶发生率、腹胀发生率、完全达到胃肠道喂养天数、留置胃管时间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非营养性吸允联合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可更好地改善低出生体重儿的消化功能状况,降低喂养天数及留置胃管天数。研究发现非营养性吸允可有效刺激新生儿迷走神经兴奋,提升胃肠激素、胰岛素水平,降低生长抑制素水平,进而实现促进胃肠道功能成熟,降低腹泻、吐奶、腹胀的天数,加速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另外非吸允性喂养可有效增加极低体重儿舌酯酶的分泌,提升新生儿对脂肪的吸收状况,可有效缩短极低体重儿经由胃管喂养到经口喂养时间,缩短胃管留置的时间。丁志三等[16]的研究中对低出生体重儿采用非营养性吸允联合肠内营养支持不仅可有效促进患儿的胃肠道功能恢复,还可缩短低出生体重儿恢复至正常体重的时间。
[1]何玥,文师吾,谭红专,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及其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4):397-400.
[2]李娜.小儿捏脊配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3):110.
[3]何伟彬,杨辉,马玉花,等.IGF-Ⅰ与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及营养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4):25-26.
[4]黄丽萍,肖玲莉,刘江勤,等.超低出生体重儿43例临床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4,29(3):145-148.
[5]杨姿荣.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7):183-185.
[6]王慎梅,孙建华.水解蛋白配方奶在新生儿中的应用[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4,15(5):531-533.
[7]张小宁,周长美,周莹,等.不同喂养方法对早产儿喂养耐受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29-1831.
[8] Lockhart C H, Elliot J L.Potential hazards of pediatric rigid bronchoscopy[J].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1984,19(3):239-242.
[9]高明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重度肺炎患儿心电指标影响的研究[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2.
[10]薛玉杰.95例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49-50.
[11]汪晓霞,肖绪武.早产低体重儿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7):716-718.
[12]常惠婷.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近远期预后分析[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12.
[13]姚荧,张岩.盐酸利托君致胎儿心率失常1例[J].中国药物警戒,2009,6(6):378-378.
[14]俞雪贤,邓劲瑶,陈丽霞,等.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3040-3041
[15] Marcus C L, Hamer A.Significance of isolated bradycardia detected by home monitoring[J].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1999, 135(3):321-326.
[16]丁志三,包健.早期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体重儿生长发育及消化系统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9(9):68-69.